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通高98厘米 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西周 通高23.9厘米 口径23厘米 器立耳,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且鼓,底部曲率较小,近平,下承三蹄足 。腹部饰凸弦纹一周,颈部饰窃曲纹,足部上端饰饕餮纹,鼻梁处置扉棱,是西周中期青铜鼎的常见式样。
西周 通高17厘米 口宽18.4厘米 器呈椭圆方角形,弇口,兽首耳,鼓腹,圈足中部内凹。器盖作拱形,上置两个曲尺形捉手。腹部饰瓦纹,器盖边缘与器腹近口缘处各饰一周穷曲纹。器内铸铭文3行15字:“鲁司徒伯吴敢肇作旅 ,万年永保用。”青铜 出现于西周中期,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基本消失。 (撰稿人:闫志)
春秋 蔡昭侯时期(公元前518年-前491年) 1955年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通高37.7-35.6厘米 口径24.3-23.7厘米 座长24厘米 宽24.2厘米 器侈口,束颈,兽首耳垂珥,腹部圆鼓,低圈足,下连铸方座。器盖顶置五瓣花状捉手。器盖、器身与方座均饰蟠螭纹,器耳饰重环纹。
战国 魏 晚期 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通高20.3厘米 口径19厘米 器直口,套环耳,深腹微鼓,分裆平且矮,足跟甚短。器盖上拱,中央置套环。器中腰饰凸弦纹一周。
秦 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 陈介祺旧藏,后入上海博物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长27.6厘米 胡长16.8厘米 器援长而狭,长胡,内部三面均有刃,是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典型式样。戈胡部两侧均刻铭文,正面:“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诏事。属邦。” 《史记·吕不韦列传》云“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为各级督造...
汉 西汉 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高13厘米 染指调味品。此染器中的耳杯用来盛酱、盐等调味品,染炉用来使之加热,满足当时人们喜欢用较烫的调味品濡熟肉食用的习惯。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在四川博物院临时展厅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郭金龙指着几件展品,现场当起“考官”。5月30日,“天山往事——古代新疆丝路文明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200多件来自新疆的文物在四川讲述天山往事。 仔细观看郭金龙所指的土黄色文物,有的像花瓣有的像树叶,郭金龙的答案让人出乎意料:“这都是唐代的点心。在我们博物馆里,还有几只唐代的饺子,里面馅保存完好。”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很多...
埃及古代的艺术品中,绝大多数是出于墓葬之中的文物,极少是传世的作品,就是这些出自于坟墓的珍品,构成了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埃及国家博物馆里挤挤挨挨的石椁木棺、黄金玉饰、壁画纸草、雕塑器物,乃至木乃伊和棺材,几乎都是为死者服务的,这是由埃及文化的特殊构成所决定的。 神灵的信仰和灵魂的信仰,这是古埃及文化发展的两大动因,而当时的一切艺术创造乃至于生活,一切的建筑、雕刻、绘画、文学和医药,无不和这两...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让馆藏文物走出“深闺”,走近观众,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特别策划了《大千世界方寸间——馆藏民国香烟画片展》。 近年来,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征集了81套(近4000枚)民国香烟画片,其中三级文物32套。这些香烟画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文学名著、京剧艺术、市井民俗、妇女儿童、风景名胜、时事政治、历史人物、科普知识...
5月23日,参观者在欣赏展品。新华网图片 刘潇 摄 当日,第五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在西安大唐西市举行,全国近百家民办博物馆参展,展出5000余件馆藏文物和艺术精品。博览会旨在加强各地民办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5月23日,参观者在欣赏展品。新华网图片 刘潇 摄
馆藏林则徐作品被质疑成“垃圾” 清代作品的简体字“乱”字引争议 厦门博物馆馆藏的一幅林则徐的作品,被质疑成“三四百元的垃圾货”。 5月1日起,为期两个月的“闽台墨宝—厦门博物馆藏闽台书画珍品展”亮相江西省博物馆,展出厦门市博物馆藏书画中闽籍、台籍和客居闽地书画家的优秀作品百余幅。结果,就在展品亮相半个月时,质疑声起。 不仅林则徐的作品,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被网友发现了简体字...
我国甲骨收藏保护和研究机构15日发布山东博物馆藏的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人员在对万余件甲骨保护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新见字形和新材料,并通过甲骨内容印证了前人推断。 这些重大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在当天召开的“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座谈会”上发布的。2013年12月,山东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山东博物馆藏甲骨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截至5月12日,项目组...
关于馆藏文物退出机制,《文物保护法》第四章规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再收藏的文物的处置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其他馆藏文物损毁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将核查处理结果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馆藏文物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文物收藏单位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同时...
国家文物局前不久公布消息,国内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其中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 在公众看来,文物被“馆藏”,还不安全吗?这个惊人的数字不禁让公众担心,我国放在博物馆的文物究竟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腐蚀?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文物放进博物馆,是否等于放进了“保险箱”? 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是博物馆一项重大基础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