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海县、会泽县、昆明市 申报日期 2006 通海县洞经音乐 通海洞经音乐始于清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间,最早为“朝山会”,之后是“桂香会”,当时就十分兴盛,曾有“冠冕南州”之誉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时期,又先后出现了五圣会、同文会、圣文学、振文学、兴文学、崇圣学、妙善学等十多个洞经会乐社组织,一些...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梁河县 申报日期 2006 阿昌族历史悠久,人口3.2万,其中1.2万人居住在梁河县。 阿昌族民歌种类繁多,许多歌种在曲调、歌唱形式等方面独具特色。按体裁划分,阿昌族民歌有山歌、叙事歌、礼俗歌、祭祀歌和舞蹈歌等种类。山歌是男女青年情歌对唱的主要曲调,称为“扎尼斯脑克”山歌调,即最古老的情歌调...
遗产编号 ⅱ-6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贡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独龙族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带,历史上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民歌是一重要类别,很多独龙族的史诗、神话、传话、故事、歌谣等,都是通过歌唱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得到继承和流传...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福贡县 申报日期 2006 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文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福贡县匹河乡怒族中流传的民间歌曲“哦得得”,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相互表达感情时不可缺少的曲调。 “哦得得” 有“哦得得一”、“哦得得二”、“哦得得三”等不同的小调,有多种唱词、唱法,反映了怒族...
遗产编号 ⅱ-8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呈贡县、官渡区、西山区 申报日期 2006 昆明调流行于昆明市区及呈贡、晋宁等滇池周围的汉族地区,昆明附近部分少数民族中亦有传唱。昆明调泛指这一地区的汉族山歌、小调,民间有调子、民歌等多种称谓。 昆明调多在山野田间歌唱,一般不受季节限制。除平时及插秧、薅秧时节的田间对唱外,大规模的歌唱活动常...
遗产编号 ⅱ-9 所属地区 云南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勐海县 申报日期 2006 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及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云县、永德、双江、施甸、墨江等县。 勐海县布朗山乡、西定乡、勐满镇、打洛镇等地的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有5种基本曲调:“索”、“甚”、“拽”、“宰”和“团曼”。其中以“索”(布朗语称为...
4月24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思楼大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兔子王、剪纸、烙画、瓷雕、鲁绣等1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学校,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精湛的绝活,耐心地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动手体验,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学思楼前,党委书记张慧青为武韵社团舞狮队的两只雄狮点睛,拉开了此次非遗进校园的序幕。外形精美、栩栩如生的“非遗”工艺品吸引了师生们的广...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万载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宜春市万载县 申报日期 2006 万载得胜鼓,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大型民间吹打乐。整个乐曲主要来源于民间灯彩和民间锣鼓,即从“花灯、龙灯、狮灯、战鼓、十样锦、三百鼓”等锣鼓经中提炼出来的。乐器的编配分打击乐和吹奏乐两组。打击乐有:晋鼓、排鼓、战鼓、堂鼓、班鼓、木鱼、铜铃...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上海·青浦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青浦区 申报日期 2006 田山歌唱腔最具个性特征的曲目、主要传唱区域为上海市青浦区今练塘、赵巷、金泽、商榻、朱家角等镇一带,同时衍生流传于松江、金山、奉贤等区,均系水稻耕作区域。外省传播区域为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邻近地区。 青浦地区的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上海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浦东新区、杨浦区 申报日期 2006 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的主要港口在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后因吴淞江河道淤浅,港口作业逐渐从青龙镇转移到上海浦。1843年11月,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185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1870年后成为中国航运中心。1931年,...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上海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黄浦区、嘉定区 申报日期 2006 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道教内涵向外延伸的演艺形式,是完善道教内容的一个基本要素。 道乐在道教仪式中有四种功能:一是通神的功能,指通过如此形式在精神上与天神取得沟通;二是养生的功能,即所谓治身、守形的功能;三是遣欲的功能,亦即顺意、...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上海·奉贤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奉贤区 申报日期 2006 孙文明,又名潘旨望,男,1928年农历四月十六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他4岁那年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12岁即拜师学算命,以为谋生之道。13岁起即颠沛流浪,行走各地。 1944年,孙文明开始学拉二胡。心灵手巧的孙文明在流浪苏南各地的途中四处求教,潜心钻研,博采众长...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上海·崇明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崇明县 申报日期 2006 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 “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华丽袅娜之精,浑为一体,形成隽永淳朴、...
遗产编号 ⅱ-9 所属地区 上海·宝山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宝山区 申报日期 2006 清朝中期,月浦当地的经商小贩们就挑着货担行乡串巷,一边吆喝,一边敲击着手中的小鼓,发出响亮的声音,吸引顾客出门购物。据传,这些商贩们敲击的小鼓类似于江苏南部的“花香鼓”,鼓面直径在25公分左右,厚度约3.5公分,单面蒙皮,音量较小,但音色清脆,很有特点。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