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底,南昌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了一起盗窃“出土文物”案。庭审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均辩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系出土文物,不属馆藏文物,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出土文物归属如何?出土文物又该如何处理?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施工挖到古瓷器拿回家 2013年7月30日上午,罗某某、徐某某在施工工地操作挖掘机取土时挖掘到古墓,并挖出类似于三足碗的物体一件(青瓷锥形器),二人未向工地负责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应当事先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但是,文物法对“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和“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没有明确界定,具体实施起来存在不少困难。比如,什么是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什么是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区,特别是法规没有设置行政许可,文物部门应如何介入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套操作性强的机制和办法来。 “农村包围城市”...
相关部门对待监督置若罔闻部分村民改建扩建我行我素 村民呼吁加强对郭峪村的保护。郭峪村是以明清两代建筑为主的中国北方古建筑典范村庄,有民居、古堡、地道、城墙等,可以说,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事都有。1997年,当时的干部就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对郭峪村的建筑、文化、历史进行论证,完善并出台了乡土建筑、古村落保护规划、古建保护及旅游开发、修缮东城墙等一系列的科研报告、方案和文本。村...
4月22日山西日报发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遭破坏》的批评报道后,5月4日,记者再次走进郭峪村回访,发现党报的舆论监督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村民依然我行我素拆旧建新、相关部门对记者的采访根本不予理睬。 在郭峪村的街头巷尾,不少村民都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遭破坏》的报道大加赞赏,特别是69岁张姓村民,听说记者采访关于古村落保护的事情更是激动,他希望能通过舆论呼吁来加强对郭峪村的...
昨天,记者从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即日起至2014年6月15日,向南京广大市民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只要年龄在18周岁以上,热心社会公益的市民都可以报名参加。 据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顾小荣介绍,目前南京全市各类文物众多。就不可移动文物而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357处,另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不过,...
院子里到处是瓦砾 赵杰 摄 南京城南中华门以西,有不少老宅院,其中就有高岗里39号民居,在2012年3月,它还成为了“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月10日,仍居住在里面的房主王本炽向现代快报求助,称一间小屋的房顶,被砖块砸出了一个大窟窿,最南侧的小院则成了堆放建筑垃圾的地方。在现场,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房顶被砸穿,完全是一次“失误”。 5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高岗里39号民居门前,老宅...
案发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案发缘由:文物部门报案称,一座古墓被盗。 今年年初,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古墓群编号D107古墓葬”被不法分子盗掘。记者近日从安吉警方获悉,目前,警方已抓获盗墓团伙成员18人,其中16人已被刑事拘留、两人被取保候审,另8名团伙成员被网上追逃。 古墓传出爆炸声 据了解,“龙山古墓群编号D107古墓葬”占地8亩,外有隍...
记者7日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测绘院、大同勘察测绘院、北京则泰集团公司及云冈石窟研究院等多方专家学者日前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共同探讨了高浮雕石窟三维数字化过程的工作规范,有望今年年底编制形成一套完备的石窟寺数字化规范乃至中国的行业标准。 据了解,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西部窟群包括第21至45窟,大多属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以后的作品。其中第...
莫高窟第45窟阿难(盛唐)。吴健 摄 历经劫难的四大名窟如何平衡保护与开放 考验保护者的智慧和定力 甘肃敦煌,在汉唐时期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重镇。作为中西方文化汇合点的敦煌,境内有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虽经飞沙走石、历代劫难,却仍难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风光,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作家冯骥才称之为“一部放在沙漠上壮丽无比的佛学图典”;而古丝路东段重镇天水(旧称秦州...
中国文物学会4月29日在北京成立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旨在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开展科学评估,探索保护方法,实施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 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古代文化遗存相比,由于在保护理念、认定标准、法律保障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使20世纪建筑遗产保...
23日是世界读书日,拥有千年历史的北京“万松老人塔”昨天打开山门,迎来读书客——这是北京市首次将文物保护单位打造成公益图书馆。从此您可以在北京最老的胡同里享受阅读的快乐(如图)。 万松老人塔位于西四南大街,为金元时代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胡同”因此而得名——史料记载,它是北京形成最早的胡同,被称为北京胡同之根。与大多数享受国家文保待遇的古建不同,西城区政府将宝塔脚下...
南京南捕厅3处“不可移动”的清代文保建筑蹊跷被拆 昨天,有市民向扬子晚报爆料,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有3处保护建筑被拆除。记者调查发现,三处建筑分别是绫庄巷3号、大板巷23号与27号,都是清代的古民居,并于2011年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是一个月内,继大板巷75号违规维修后,南捕厅片区又一起被曝光的毁坏文物事件。与大板巷75号被偷偷搭上脚手架不同,这次3座民居已经被全部拆除,夷...
资料图 南捕厅3处清代文保建筑 4月21日,有市民向扬子晚报爆料,南京南捕厅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内,有3处保护建筑被拆除。记者调查发现,三处建筑分别是绫庄巷3号、大板巷23号与27号,都是清代的古民居,并于2011年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这是一个月内,继大板巷75号违规维修后,南捕厅片区又一起被曝光的毁坏文物事件。与大板巷75号被偷偷搭上脚手架不同,这次3座民居已经被全部拆除,夷为平地,消失在拆...
文保点千年老庙要拆?铜盆闸村的老人急了! 钟公庙街道:还在商议中 “挂了牌的文保点,怎么能拆呢?”昨天,鄞州区钟公庙街道铜盆闸村的几位老人来到本报反映,村子里有座千年老庙,叫梄木庙,因为规划的需要,将要面临拆迁,“唐朝时期就在了,拆了可就再也没有了。” “目前还在商议过程中,暂时不会拆。”对老人们的疑问,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的工作人员这样答复。 传说中庇佑村庄的老庙 “唐代有位将军,叫薛仁贵...
已有900年历史,位于厦门海沧街道的沧江三都瑞青宫目前正在申报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拟打造成对台民间交流的新平台。日前,瑞青宫新一届管委会特地邀请洪卜仁等“非遗”专家、学者为瑞青宫申报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把脉”献策。 现场,专家们对沧江三都瑞青宫的两岸民俗价值进行了讨论。据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介绍,按照闽南习俗,先民渡海前往台湾,都要随身携带境主宫香火、祖宗牌位、族谱等。在海上若遇风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