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
(接上期) 四、青花瓷器的装饰 康熙青花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花纹描画有着独特地表现才能和创造精神,装饰与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装饰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上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
(接上期) 三、青花瓷器的造型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形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富有创意,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采取概括、夸张、抽象手法进行创作,千姿百态,仿古创新,式样繁多,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佛前供器、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
清代康熙朝历时61年(1662-1722年),这时期经济兴旺,工商业发达,国家强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制瓷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废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工匠们恢复了较多的自由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生产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促进了民...
元代以后青花瓷器一直是瓷器烧造的主流,清康熙朝在继承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瓷器的烧造以千变万化的造型与精湛的工艺水平开一代未有之奇。青花更是以不同的浓淡色调渲染出多种层次,赢得了中外学者的赞赏,在整个清代是最具代表性的。《陶雅》云:“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清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清初一切沿袭明朝旧制。景德镇御器厂...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在周杰伦婉约的歌声背后,当代青花瓷收藏也正逐渐升温。 6月上旬,为纪念北京奥运,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权威监制,瓷坛泰斗王锡良、青花大师王恩怀、珠山画院院长熊钢如联袂创作出2008套“永久和平”国礼级陶瓷青花梅瓶。这批被誉为 “当代青花瓷王”的当代艺术陶瓷,目前已被联合国、...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瓷器。氧化钴在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青花”或“蓝花瓷器”。清代是中国瓷器的顶峰时期,数量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当属青花。 元代以后,青花以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点,逐渐取代其他品种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流。入清以后,景德...
清代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经历晚明清初期间暂短的萧条后迅速崛起。产品数量之大,质量之精,行销范围之广,均达到了鼎盛时期。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收藏1000余件康熙青花瓷器,与清代其他时期的瓷器相比较,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精,充分展示了“独步本朝”的时代特征。 康熙皇帝8岁即位,16岁亲政,在长达61年的统治时期,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远远地超出明代君王,制作出一...
清朝入主中原后,逐步改变了游猎民族的生活习惯,尊重汉族文化,在皇室用具,御用器皿的样式以传统的造型为主,且以继承明代为主调。清代官窑瓷器,自康熙朝以来制造风格向复古的方向发展。同时,先进工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且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支配下,新品种不断地诞生,以至于到雍正时期达到陶瓷工艺技术的盛期。这些宫廷艺术的硕果是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好古、爱瓷和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水平分不开的,如他们极为重视陶瓷工...
在耀州窑历代陶瓷上保存有大量写实的儿童形象,从窑址发掘品和海内外馆藏品中不难看出,儿童纹样是耀瓷人物装饰中表现最突出的题材。这类儿童题材装饰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婴儿、孩儿、婴戏图等,它们主要是以儿童持莲、攀花、嬉戏、游艺等活动为绘画题材,真实地保留了古代儿童形象及社会风俗画面。 耀瓷儿童题材纹饰概述 耀州窑唐代即开始用婴戏纹装饰瓷器,窑址发掘出土的唐代素胎黑花盘上已经描绘有意趣盎然的童戏形象...
古城西安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传统古迹与现代文明,纵横交错在这座都市的生活环境之中。距此百余公里的铜川,从唐代开始,这里的先民们就从事了制瓷业,宋朝时耀州窑瓷业极为昌盛。在今陕西省铜川市咸榆公路与漆河汇合之处,散落着许多窑址和瓷片堆积层。几年前,与友人在西安观览古董,见有一件高约尺许、釉下铁锈料手绘、腹部两半开光、一边饰卷草一边画人物的玉壶春瓶把玩此瓶,详观细品而有下文。 ...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因而,...
烧于初唐、历经五代数百年发展的黄堡窑,至宋代烧制技术日益精湛,产品更趋完美,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北方瓷窑系统――耀州窑系,成为宋代名窑之一。 文献对耀瓷多有记述,代表古人对耀瓷的看法,其中有关于耀瓷特征、耀瓷的生产、土贡,而元丰七年德应侯碑“巧如范金,精比凿玉,始和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