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报道感动中国人物时,为寻访张华烈士的成长轨迹,记者来到七台河市博物馆,却意外发现烈士的泥塑头像已经不在了。 张华是我省虎林人,生前系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员。1982年7月11日,他因奋力抢救落入粪池的老农民而光荣牺牲,年仅24岁,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据张华的母亲潘妈妈说:“张华牺牲后,他的大学同学为纪念他,每人手抓一把泥土雕塑成了张华的头像。我们把头像从西安带回七台河,当时省博物馆也想收...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政府视察文物单位时的谈话精神,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省文物局于近日印发通知,部署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现存状况、保护措施等情况的调研。《通知》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调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情况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本辖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认真调查,并如实填写各类调查表。各设区...
什邡桂圆桥遗址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川渝中烟长城雪茄烟厂改扩建工程而发现的一处重要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从勘探结果和发掘出土的器物初步判断,该遗址分布较集中的文化遗存时代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西周、汉代、两晋、宋代五个时期。为坚持“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桂圆桥遗址的考古发掘进程,日前,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赵川荣对桂圆桥遗址考古发掘...
1996年,中国第一家“私博”——观复博物馆在京诞生。然而10多年来,民营博物馆由于自身的性质,无论从审批到藏品流通,一直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近日,《安徽省非国有博物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修改意见稿进入了立法调研阶段,预计下月将正式颁布并施行。立法层面的地方政策启动会给民营博物馆带来什么? 7家“民博”备...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南郑县政府日前公布第一批2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南郑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经过搜集资料和细致整理,南郑县文体事业局确定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杂技、文化空间等9大类,包括汉山樵歌的传说故事、石门的传说故事、南郑刺绣 、碑坝民歌、协税龙舞、春倌说春、协税社...
国办发〔2004〕18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旅游局、宗教局《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四年二月十五日 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
6月22日,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郑连成、工会副主席丁燕良及办公室任洪涛一行三人来到北川文化旅游局,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捐赠一辆适于山区道路行驶的越野车,支援重建与文物普查工作。 自“5•12”地震后,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干部职工对灾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非常关心。2008年9月,恭王府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亲自来北川看望羌族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11月,他们邀...
6月22日,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郑连成、工会副主席丁燕良及办公室任洪涛一行三人来到北川文化旅游局,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捐赠一辆适于山区道路行驶的越野车,支援重建与文物普查工作。 自“5·12”地震后,北京恭王府管理中心的干部职工对灾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非常关心。2008年9月,恭王府管理中心领导班子亲自来北川看望羌族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11月,他们邀...
6月19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挖掘现场,一位考古人员正在为刚出土的一个兵佣清洁面部。中新社发 刘震 摄 6月13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正式进行第三次发掘。长期以来,因为保护手段达不到要求,出土的彩绘兵马俑色彩会很快消失,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兵马俑没有继续发掘的原因。 本次发掘将会填补当前在兵马俑研究方面的一些空白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2007年4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第5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从事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工作的单位,须依照本办法申请并取得《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单位资质证书》,方可承担相应等级和...
(2007年4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第5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的资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资质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从事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的单位,须按照本办法申请并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单位资质证书》,方可承担相应等级和业务范围的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工作。...
(2007年3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第三方机构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化遗产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课题中的评估咨询工作,推动和保障支撑计划课题的顺利实施,根据《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制定...
(2007年3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障支撑计划项目目标的完成,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课题是指由国家文物...
(自2007年4月16日起施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的管理。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资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监理活动。 第四条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等级分为...
(2006年12月8日经国家文物局第20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2月8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作用,依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实行专家咨询制度。 第三条建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