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正在成都参加非遗保护国际论坛的官员和学者认为,该法的实施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从此中华民族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依法保护的轨道。 “非遗法”今年2月2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这部法律对非遗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的规...
贾庆林同志对文化部文件“关于首钢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首钢作为工业遗产,加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对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5月26日,为落实贾庆林同志批示要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赴首钢调研。鲁炜同志实地考察了首钢厂区高炉、焦化厂、群明湖等工业遗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贾庆林同志的批示要求,全面对首钢工业遗产进行调查摸底,...
2011年5月30日下午,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签字仪式在新疆博物馆隆重举行。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新疆文物局常务副局长艾尔肯•米吉提、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等出席了签字仪式。经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新疆博物馆双方代表签字后,两馆之间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及科研合作将正式开始。新疆出土的古代纺织品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是研究新疆乃至中国民族史、中外关...
在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波碉楼(官寨碉)保护维修工程进行了实地评审验收。通过现场勘察、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专家组认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维修质量较好,达到了预期的保护维修目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直波碉楼位于马尔康县松岗镇,东距县城十五公里,地处川西著名的嘉绒十八土司之一的松岗土司官邸所在地,由直波八角南北碉楼、松岗土司官寨东西碉楼等4座碉楼组...
龙岗舞龙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部署,深圳市自2005年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3年多努力,对深圳市7个区55个街道进行全面摸底,逐个筛查,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发掘出24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一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国家、省、市、区的保护名录。其中49个被列入区级名录,先后两批共39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 12个被列入省级名录。去年...
保护志愿者在描述破坏前的楚长城模样资料图片 有中国“长城之父”之称的楚长城,因河南叶县一风电项目,遭毁2公里。目前,项目虽已停工多时,处罚也已做出,但被毁坏的文物再难恢复原貌。 这一典型事例折射出我国当前在田野文物保护方面面临的诸多困难,有专家和文物保护志愿者建议,除打击盗掘、盗窃田野文物等犯罪行为外,政府还应重视防治对田野文物一般类、非犯罪性的破坏行为,避免类似悲剧重...
筹划会现场 5月22日至23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地区行署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的,“丝路遗产吐峪沟大遗址保护筹划会”在吐鲁番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
5月29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 作为非遗节的亮点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使和国内外8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将研讨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如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机制。大会将形成并发表《成都倡议》。 ...
30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成都倡议》全球发布。《成都倡议》呼吁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学界和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高度关切和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能够体现文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和文化创造活力,为人类的共同福祉发挥其固有的积极作用。 成都倡议: 各国...
徐阿姨在儿子、儿媳妇的搀扶下,向徐苹芳告别 摄/记者 林晖 今天上午10点,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内摆满花圈,著名考古学家、常出面保护胡同的徐苹芳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 他于5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1岁。 告别仪式持续近40分钟,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以及文物考古界人士都送来了花圈,许多前来悼念的人都拥抱着徐苹芳先生的夫人徐阿姨,表达悼念之情。 10点40分许,家属最后告...
20多米高的藏族巨幅唐卡、珍贵的德格印经院藏品、糖画制作的“九龙壁”、蒸馏酒的传统酿造技艺……走进国际非遗博览园西城事组团,我省21个市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让人眼花缭乱。 5月29日,随着第三届中国成都非物质遗产节启动大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作为“重头戏”之一同期揭开面纱。在各种非遗项目登台亮相的同时,也展现出四...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5月30日在成都落幕。经过两天的议题展示和讨论,与会代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 《公约》)框架下,分享了实践《公约》的经验,各抒己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略,并达成广泛共识。5月30日下午,与会代表起草并一致通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倡议》(下称《成都倡议》),开启了非遗保护进入21世...
田青 导读:最近几年,非遗保护主管部门和非议保护专家们在实践调查中发现,部分入选项目存在保护工作与申报承诺不一致的现象,为此,政府层面也正在酝酿推动建设非遗国家级名录的退出机制。就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否应建立退出机制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知名非遗保护专家田青先生。 提起田青先生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一份名为《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退出机制》的提案,他说这...
导读: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官员30日在成都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即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仅190余项,较前两批合计1028项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此外,政府还在考虑推动建设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退出机制,以改变部分地方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现象。 第三批入选项目大幅减少 中国自2006年公布了首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来,已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2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使和国内外8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专家齐聚一堂,热议非遗保护经验。 本届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各位代表围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