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6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记者成睿智实习生范小洁)“先打头,后打油,烧急慌忙打棉油,哼哼嗨嗨打菜油。啊哟哟,嗨———”平顶山鲁山县张官营镇楝树村刘心建老人的油坊里热闹起来,他们正在向记者们演示传统手工大槽油的制作过程。4月20日,记者参加的由省文化厅组织的全省非遗普查集体活动来到平顶山,观看了鲁山县的大槽油...
不用任何颜料,只需一管烙笔,顷刻间,便可在竹木或宣纸、丝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各种各样的烙画作品。这就是被称为“世界艺林一绝”的南阳烙画。昨天,记者随“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采访团来到南阳市烙画厂,目睹了一幅烙画的诞生。下午3时,南阳市烙画厂的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20余名工人手持细小的烙铁,对着一张张宣纸,进行特殊的“绘画...
6000年以前的两处洞穴彩绘手印岩画最近在内蒙古雅布赖山脉被发现。 新发现的一处岩画点手印数量较多,受侵蚀剥落较为严重;另一处手印较少,画面比较清晰。从制作手法看,这两处手印岩画与此前在这一地区发现的3处洞穴彩绘手印岩画基本一致,初步判断应属远古同一时期先人的岩画作品。 考古工作者认为,可能是用赭石粉掺和动物的血和清水,注入骨管,再将手贴于石壁,然后用嘴吹骨管,骨管中的液体即喷射在手和石壁...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将于当天在苏州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迎接这个文化遗产保护的盛事,由苏州市文物局和姑苏晚报共同主办的苏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活动近日正式启动。 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12月底,苏州所辖的五市七区(包括苏州工业园区)12个普查单元共调查文物点4217处...
八十二岁的沈少三身手依然矫健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9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河南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搜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个。在普查中新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引起各方面关注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新发现”集中宣传活动4月8日在郑州启动,本报从即日起将对其中的一些项目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说起...
脚下就是传说中的望月台 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1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神话传说之一,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郑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在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周围的一些乡村不仅有“嫦娥奔月”的传说,而且有不少与“嫦娥奔月”有关的地名、山名。 4月9日,记者到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采访,顺着村边弯曲的乡间小道,上到了一个土岭上,岭叫望月岭,岭上有不高的台地,台...
下王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东北,东北距淅川县县城35公里。2008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承担了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淅川下王岗遗址的钻探与发掘任务。2008年9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季度的大规模发掘,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其中西周时期遗存对促进早期楚文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王岗遗址西周时期遗存十分丰富且存在有打破关系的灰坑。依据层位关系与典型器物形制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