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 3、变形...
简介: 作者: 谢小铨 著 出 版 社: 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32273 出版时间:2012-10-01 版次:1 页数:183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中国使用钴蓝颜料做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晋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钴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
元青花凤首扁壶 年代:元 级别:一级文物 方位:首都博物馆4层瓷器展厅 壶身不是浑圆而是扁圆,昂起的凤首作流;卷起的凤尾作柄;展开双翅垂于壶身两侧,而凤身之下一丛缠枝莲花茂盛向上、生机盎然。 元青花这些年名气很大,由于存世稀少,为国际、国内各著名博物馆争相收藏。然而,首博收藏的这件精美绝伦的元青花凤首扁壶,却曾经历尽磨难而重生。 1970年初春,旧鼓楼大街豁口,北京标准件四厂的工人正在...
青花梵文莲瓣洗,明代,高5.5厘米,口径19厘米, 足径11.8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 该洗洗身由双层莲瓣塑成,每层十六瓣,内瓣下凹,外瓣凸起。圈足底,上饰弦纹,底足上双圈弦纹内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莲瓣洗通体描绘青花,洗内底心绘有圆形开光,开光内外分饰两层相向的如意头花纹,内置梵文,上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螺旋纹,外壁饰梵文及折枝花纹,下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海石榴及花筋纹。...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底书楷体“大明隆庆年造”款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青花釉里红四灵盖罐...
一、景德镇受徽州版画影响的地理条件 景德镇地处江西的东北部,是一个比较偏僻、闭塞的地区。景德镇与徽州交界,北面是安徽的祁门县,东北是安徽的休宁县,西北是安徽的东至县,彼此相邻而居。景德镇和古徽州均属于丘陵地带,城区及农村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中,周围群山环峙。景德镇境内有昌江,徽州境内有新安江。而景德镇最主要的河流昌江就是源于安徽的祁门,下接鄱阳湖入长江,它们血脉相连。徽州多商人,歙县志曾说,...
中国是个以瓷为珍的国家,瓷器在中国历史上一度成为国家的象征!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在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宋、元、明、清等每个朝代作品都特征显著。如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致优雅。宣德时期青花瓷多为写意,画风豪放生动,笔法酣畅淋漓,...
元青花是我国陶瓷制造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存世较少,加之人为炒作,成交纪录屡创新高是正常现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元青花在世界各大拍卖场不断缔造着惊人的财富神话。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激发了全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热潮。但是,可想而知,正因为艺术品的稀缺与珍贵,市场上的收藏陷阱也就越多。 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元青花瓷器是第...
景德镇陶瓷发展过程中,民窑青花成为我国传统陶瓷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其图式、题材和行云流水的笔法,给人留下无限暇想的空间,这次要介绍的是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中花鸟题材的特点。 民窑青花花鸟画的艺术特征是多样的。在历史发展中下,民窑青花接受了文人画的题材、构图以及技法,为自己的发展与兴盛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 民窑青花在借鉴文人画形式的过程中,一部分继续保留文人绘...
清同治(1862—1874)时期,皇帝年幼,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揽朝政,清政府的颓势难以挽回。外国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更趋萎缩,虽然在同治五年(1866)时重建官窑,但生产工艺低下,产品质量粗劣,传世品中官窑青花的数量超过了咸丰产品,但传世精品寥寥无几。 胎釉:官窑器的胎体较为洁白精细,民窑器则胎质粗松厚重,大件器物尤其如此,也有...
青花加彩在自身演化中,技法由单一到复杂,釉上彩由单色到多色,有许多品种。 按釉上加彩数量划分,有青花单彩(如青花金彩、青花红彩、青花绿彩等)、青花双彩(如青花黄绿彩)和青花五彩等。青花五彩泛指釉上彩数量在三种以上的品种,如宣德时的青花五彩、成化时的一部分斗彩、嘉靖万历时的五彩等。 图:手绘青花釉下五彩缠枝牡丹精品花瓶 明代的青花加彩主要有青花加彩、青花五彩、斗彩和五彩等名称。...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30余年,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据文献记载,此三朝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年)曾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统六年(1441年)命景德镇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缸;正统十二年(1447年)又有不准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景泰五年(1451年)有减饶州岁造瓷器1/3的记载;天顺元年(1457年)曾派中官赴景德...
青花斗艳,最美不过青花瓷了,青花即素雅与艳丽于一身,是历朝历代追求之珍品。而元青花的富丽雄浑、画风豪放及作品屈指可数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保存至今的完整元青花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样的元青花瓷片就相当有文物价值了。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龚轼的《陶歌》道出了青花浑然天成、不动声色的奢华。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
藏于河北省博物院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河北省博物院供图 它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经过火与土超高难度的艺术洗礼,将青花的素雅与釉里红的艳丽和谐统一; 它是元代宫廷的恩赏,见证了显赫一时的地方豪绅的盛衰兴亡; 它沉睡于地下数百年,50年前才意外地在一次建筑施工中被发现; 它的出土本应震惊世界,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最近公众才得以一睹芳容。 它就是河北博物院院藏6件国宝...
藏于河北省博物院的元青花釉里红盖罐。 河北省博物院供图 它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经过火与土超高难度的艺术洗礼,将青花的素雅与釉里红的艳丽和谐统一; 它是元代宫廷的恩赏,见证了显赫一时的地方豪绅的盛衰兴亡; 它沉睡于地下数百年,50年前才意外地在一次建筑施工中被发现; 它的出土本应震惊世界,却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最近公众才得以一睹芳容。 它就是河北博物院院藏6件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