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正在河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受到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自3月8日开展以来,观众参观热情高涨,高峰时日接待观众3000人次,其中既有结伴而来的青年学生,也有扶老携幼的全家“总动员”, 3月14日,展览还迎来了参加全省文物局长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们,大家对展览的展出内容、形式设计和讲解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多家媒体给予持续的关注和宣传报道。该展览形式设计别具匠心,参观环境...
3月31日,清苑县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前锣鼓喧天,人们聚在这里共同庆祝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展览——“冀中冉庄地道战”被省文物局评为第二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 本次评选活动是从全省推荐的20多家爱国主义教育及历史类博物馆中遴选出来的。在实地现场观摩的基础上,参评专家通过观看多媒体片、纸质文本等申报材料以及听取相关介绍,经过评议...
四月一号上午,青海省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文古籍整理合作项目”在省博物馆启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资料馆馆长安才旦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世居在这里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民族和宗教文化。其中传承下来的藏经等藏文古籍文献不仅记载了佛教经典,而且记录了藏族世代相传的天文、历法、医药等各科知识成果,是藏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讲解员指导孩子们进行挖掘 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成果展》于3月27日在海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书记齐肇业、所长王巍、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巡视员陈文宝、省博物馆馆长丘刚、副馆长王书印、陈江等领导出席仪式并参观展览。该展览共展出国宝级文物365件(套),包含了品位极高的各种青铜器、玉器、...
4500年前面条、9000年前稻米长什么样? “考古中华”大型展览昨省博开展,七成文物系首次亮相 本报讯 中国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水稻、最早的小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嵌绿松石铜牌饰……只有“震撼”一词,才能形容看到这些国宝级文物的感受。昨日,我省2011年十大文博展之一的《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
近日,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隆重揭晓,出土于邹城的明鲁王陵朱檀墓的明代九旒冕荣登其列。 据了解,山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10年11月正式开馆,设有九大展厅,其中明鲁王陵独占一厅。20世纪70年代,明鲁王陵朱檀墓出土文物达1000多件,省博物馆新馆开馆后首次向观众展出了一大批明鲁王陵朱檀墓出土的稀世奇珍。明代九旒冕是明鲁王陵朱檀墓出土文物的代表,对研究明王朝的政治、经济...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召开了2010年度防火工作总结表彰暨2011年度春季防火动员部署大会。经过综合评比,吉林省博物院被评为南关区人民政府2010年度防火工作先进单位,这已是吉林省博物院连续3年被评为防火工作先进单位。会上,吉林省博物院侯溪林同志因在2010年度全区防火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 作为国家一级风险单位,吉林省博物院一直对安全防火工作特别重视。院领导经常督促、检查消防...
18日,由山西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烟岚无际——黄宾虹书画精品展”在省博开幕。此次展览至5月4日结束,观众可免费参观。 黄宾虹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收藏家、教育家,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并称“20世纪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他擅画山水,偶作花卉,兼工书法、篆刻。此次展览精选了黄宾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百余幅。
2011年3月16日上午,陕西省博物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开。参加会议的常务理事有成建正、马力、吴永琪、赵力光、张礼智、谭前学、蔡理华、马振智、强跃、晏新智、曹发展、魏世刚、樊英峰、姜捷、王彬共15人。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省博物馆学会名誉会长郭宪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党委书记段志长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成建正会长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常务副会长马力对20...
会议现场 3月14日,河南省博物馆学会2011年工作会议在河南博物院召开。会上,总结了河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年度的工作,同时对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和部署,并且审议通过了新会员和理事变动。学会理事长、河南博物院院长张文军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省文物局副局长李玉东做了重要讲话,与会各位常务理事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回顾 2010 举办学术会议 积极做好文化交流 2010年4月河南省博物馆学...
近日,从江西引进的《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20件(套)文物,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中一级文物24件(套)。如: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青铜鼎,它是商代江西本土文化最具代表的青铜器之一;兽面纹青铜豆,它在现已发现的青铜豆中时代最早,最为精美;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它是威严的仪仗兵器,是王侯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地位的高贵和权力的...
由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河北省博物馆承办的《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于2010年3月7日上午在河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省政府孙士彬副省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征地移民司袁松龄司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征地移民司陈曦川巡视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乔梁先生、省政府李同亮副秘书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王英志副主任、省政协...
3月7日,记者从湖北省博物馆媒体联谊会上获悉,2011年,湖北省博物馆将推出《“圣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宝藏”文物展》、《郑成功展》、《湖北馆藏文物精品展》、《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等多个重大展览。此外,该馆还将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根据馆藏特色包装打造精品外展。2011年,以九连墩...
河北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式现场。(3月7日摄)3月7日,一名参观者在欣赏河北南水北调工程出土文物北朝陶俑阵。 3月7日,河北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在河北省博物馆举行。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图片200多幅。 此次展览分“工作概述”和“主要成果”两大部分。前者介绍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后者用新石器时期、先商文化、商代遗址、汉代墓葬、战国和汉代铁器、壁画墓的揭取及搬迁...
今天到河北省博感知古老河北神奇复活,“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 新石器时期的河北人就用上了“马克杯”;汉代时燕赵儿女视死如生,干脆把房子、水井、牛车等各类用具都来个“缩小版”长伴逝者……由河北省文物局等主办的“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今天在河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