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记者从重庆钱币有限公司了解到,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在我市首发。青铜器金银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于喜爱收藏的市民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系列每一组的设计与工艺都颇有亮点。重庆钱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该项目的收官之作,1公斤银币与5盎司银币币面采用了创新的硫化加绿锈局部做旧工艺,凸显了青铜器的历史沧桑感。另外,此次发行的青铜器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主...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筹办【甲骨文与商王朝:来自中原的文物珍宝】展览,拟在中国各省(特别是南方各省)的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巡展,向中原以外地区宣传、介绍商王朝文化。本册《商王朝文物存萃:甲骨·青铜·玉器》即以该展览为基础编撰而成。
鉴定中了解古铜器锈蚀的特点非常重要。由于地域的不同和各时期青铜材料的不同、锈蚀年代的长短不同,都会表现在铜锈上。我们一般说的红斑、绿锈、黑漆古、水银沁等,都是最常见的铜锈现象。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多种锈色。真锈是由铜器体内生出来的,特点是有根基、有层次、有硬度、有牢度、有光泽。而假锈,主要是两种作伪方法,一种是短时间内腐蚀所成,另一种是涂抹粘附而成。所以做出来的锈,多表现为锈浅浮、色粉绿、...
本书是对在俄罗斯举行的“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特展”的记录。这次展览的上百件文物,大部分来自湖北省的墓葬,有青铜礼器、乐器和漆器。这些精美的文物,使我们得以目睹我们先人的智慧。 书名:礼乐中国-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商周青铜器 作者:方勤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216081221 版次:1...
作者:张耀 著 出 版 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内容简介 《中国书籍文库:商周青铜器与青铜器雕塑艺术》的重点在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商周青铜器雕塑艺术做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一部分是雕塑理论方面的论述,主要阐明商周青铜器的雕塑艺术特征,鲜明而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及其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包括论证了青铜器雕塑更为具体详尽的制作方法。第二部分按...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 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实际上宋辽金铜镜较比前朝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和金属配比等方面虽然有较大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色,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而其中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铜镜纹饰尤为突出。 所谓人...
明末清初仿青铜器浮云纹白端砚 这方明末清初白端砚,长20、宽13.5、高3.8厘米;长方形造型,四周为适度等宽的阳雕边框,砚堂因长期使用自然凹陷;围绕一字形砚池隆起的边框上,线刻仿青铜器浮云纹饰。值得一提的是,上端池壁上巧妙地凿了两根石柱,富有变化的风格以及它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使该砚古拙生动,韵味无穷,突显了砚雕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全砚虽有深入肌理的大面积墨绣掩盖和几百...
陕西省岐山县的贺家村、礼村、凤雏一带是周原遗址的中心。在这块周文化的发祥地上,历来出土的铜器很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而1967年于贺家村出土的铜牛尊是这其中的佼佼者。铜牛尊出土于贺家村东北部一个约半米深,面积约0.5平方米的方形竖坑窖藏中。该窖坑西北距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周文王宫殿遗址不到200米。 尊,酒器也,牛尊即牛形酒器。此尊通尾长38厘米、通盖高24厘米,腹深10.7厘米,重7...
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室的一个展柜前,时常围满众多的参观者,人们争先观赏的是一件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珍品——虢季子白盘。 据有关人士说,该盘是西周时期虢季子白领兵打仗时立了战功后而得到的赏赐。后埋于地下数千年之久。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川司一农民挖土时在地下发现了它,但并不知其珍贵,弄回家中当做饮马槽子使用。当地一个常州籍姓徐的县令发现了此盘,见盘上的纹饰精美,给了数串制钱,买下收为...
男子打着买文物的幌子先验货,确定为真品后,组织人进行抢劫,共抢得青铜器4件。经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王闯、周亮、严雷、徐大伟、蒋长海十年零六个月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各并处罚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案发后,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4件被抢的青铜器均为现代仿制品。 年逾半百的王闯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平日里对古董文物颇有了解。2013年6月,王闯得知潍坊...
图一 图二 灯的发明源于火的使用,《礼记》载:“古者,未有蜡烛,以火炬照夜。”《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登通镫。认定灯是由食器中的陶豆,逐渐在其近平的浅盘中央出现了凸起的钉状柱,这种变化可能就是豆向镫的演变。铜灯源于陶灯,铜灯款识中自名为“镫”或“锭”,《说文》中二字互训。人们普遍认为灯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灯的制作水平大为提高,从出土实物看战国以前多为陶灯,战国以后铜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出土玉鹿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由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呦呦鹿鸣——燕国公主眼里的霸国”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2007年5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一个墓葬群的发现,轰动了考古界。史籍中没有丝毫印迹的西周封国——霸国横空出世,数量惊人的随葬品、风格独特的葬俗、精美的漆木器、最早的漆木人俑、发现最早的青铜灯、填补史籍记载...
在现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烹饪锅具功能多样,且用起来方便快捷。但如果回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你知道那时的人们是用什么来烹饪食材吗?答案有青铜鼎、鬲、簋、盂等。但不同于现代烹饪食器的大众化,那时的这些青铜食器唯有贵族才能“消费”。 青铜鼎,既是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合肥的“地下博物馆”便深藏着一个代号为S341的西周青铜鼎,它造型质朴简单,却不失浑...
2014年9月25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收藏文化艺术节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及民间国宝评选活动”。届时,泉州收藏爱好者将有机会在文化底蕴浓厚的泉州与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王立军零距离交流。 世界华 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特邀专家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大型鉴宝...
近日,河南省文化厅向河南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牌匾,这也是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位于洛阳伊川烟云涧村,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人、民间工艺大师、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馆长方长站介绍,早在夏商周时期,王室选定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祭祀宝地就位于烟云涧村南九皋山金鼎峰下,历代宫廷使用各种青铜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