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李水城,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盐业考古、环境考古。 1任职简历 1978-1982,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 1982-1985,四川省历史博物馆历史部(副主任) 1985-1988,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 1988-今,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员) 1999,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2000...
高星,出生于1962年2月,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1人物简介 高星(1962.2——),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1985年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
1基本介绍 李伊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9月生,吉林长春人。1986年7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访问学者(1993—1994年)。 2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 1997年,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文学院及人文...
中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先民,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的进程差异很大,出现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同地域制陶工艺表现的特征和艺术成就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形成一个陶器艺术的百花园。以文化开发较早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来说,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以下几个系统,它们的陶器特征如下: 磁山、裴李岗文化 这是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个文化距今近8000年。磁山文化最早发现的遗址在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
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山西大学和大同市考古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大同、朔州境内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古人类化石遗迹进行为期3年的调查与发掘,现已在大同县、阳高县等处发现50余处旧石器时代及动物化石地点。这一新发现,将扩大泥河湾盆地的内涵和外延,对进一步探索大同地区远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6月22日记者采访获悉,此次考古通过地层堆积、生物化石、C14测年测试三种方法,在大同县、阳高县等...
【摘要】从长时段看,华北地区从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期的文化变迁,在生计方式和工具技术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其中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旧石器晚期晚段和新石器早期的聚落之间,反映的是社会组织从游团到部落的跃进。聚落形态及其反映的社会复杂性的增加提供了一个农业起源之外的观察旧新过渡的视角。 【关键词】旧石器—新石器过渡 文化变迁 社会复杂性 ...
猕猴在使用工具 对旧世界猴子文化的全球首次考古挖掘,发现了此前几代野生猕猴使用的工具。此项发现意味着在可通过考古被“撬开”的既有文化记录方面,人类并非是独一无二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人类进化杂志》。 仅在几十年前,科学家还认为,人类是想出如何将其环境中的物体变成有用工具的唯一物种。如今,人们了解到,所有动物都能这样做。不过,选择的工具通常是像叶子或小树枝一样的易腐材料。这使得此类行为...
【摘要】通过对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石家河古城内谭家岭遗址地层孢粉、碳氮地球化学和磁化率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石家河文化早期(4.6—4.4 ka BP),孢粉浓度较高且种类多,特别是喜暖湿的孢粉科属含量较大,植被覆盖较好,说明遗址及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TOC、TN和C/N偏高,δ13Corg偏低,表明当时以C3植物为主,气候较为温暖湿润;该时期遗址区域可能积水较多,磁化率值总体较低,发生过水...
考古人员近日在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的一条支流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时,发现了数百件以黑曜岩等为原料的石器。部分黑曜岩石器初步判断来自长白山地区,进一步印证了当时这一区域古人类的扩散交流。 “此前极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存,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乌苏里江流域旧石器时代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对于研究古人类迁徙、分布和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部主任李有骞说。 这...
2016年5月16日,云南江川甘棠箐遗址被评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发现的距今100万年左右的木制品、篝火遗存和植物种子化石在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非常罕见,其中30余件木制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木制品。这是云南甘棠箐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化石。
通过一系列工作,发现了英墩、莲子湾、桥山3种全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首次建立起“英墩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 →“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重要、关键的证据。同时,桥山遗址出土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类遗骸,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莲子湾、英墩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海、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
摘要:新石器时代处于石器时代最后一个阶段,是以磨制石器伟代表。而本文简单介绍的是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亚布力文化的玉器、昂昂溪文化的石器和石灰厂下层文化的陶器三处作为代表,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黑龙江 玉器 石器 陶器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 来源:《卷宗》2016(1)
摘要:泾渭流域属于非常典型的考古文化区域,本文研究的泾渭流域的范围基本在泾水(东)—西汉水流域(南)—湟水流域(西)—渭水流域—河套地区(东北)的区域之内。泾渭流域地形主要为高原与冲积平原,其中包含了多条山脉与河流,为该地区远古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传播等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关键词:泾渭流域 新石器时代 储水器 来源:《卷宗》2016(1)
收藏高古玉器,或常到各大博物馆参观远古文物者,多少会对原始民族及其社会、信仰,以至意识形态等有进一步认识。 例如附图,乃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四千年至五千年前)刻“兽面纹”的“山形”玉器,亦称作“三叉形”器;造型与纹饰皆十分独特。迄今,据知仅于余杭反山和瑶山墓地出土这种纹饰之“山形”玉器;浙江其它地方皆没有发掘出来。 “山形”器大体放墓中死者头部,中叉皆钻圆孔(见图),辄与长玉管接连;乃寓...
1912年在爱尔兰出土的遗骸照(来源:The Hungarian) 研究人员在Bradford召开的英国科学节上宣布在爱尔兰Tiree出土的新时器时期遗骸中发现了佝偻病,为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病例。因为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阳光所产生的疾病,通常城市比乡村更易患病,所以这个发现本身就令人好奇。此外,发现该遗骸的墓地十分简陋,也让人对当时的社会如何对待患这种病的妇女产生好奇。 University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