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黑釉瓷器的生产很悠久,现知最早的黑釉器是镇江东汉元光十三年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入宋以后,黑釉瓷器大量烧造。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当时的饮茶风尚谈起。宋代流行“斗茶”。当时的茶叶是半发酵的膏饼,饮前先将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里,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沸起一层白色的沫。蔡襄《茶录》里谈到建安斗茶,他说斗茶先斗色,建安人对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评价很高...
建盏,在宋朝斗茶文化的氛围下,达到鼎盛。现在,我们的饮茶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你若用曾经“斗茶”、“茶”的审美观点,去评判建盏的美和价值,也许过于偏颇。 建窑黑瓷本身并不是一种讨人喜欢的釉色,然而在宋型文化的氛围中,由于时代审美趣味和对精神认知的追求,将建窑黑瓷的雅俗、巧拙的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不同层次的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对流,形成一种朴实无华的写真世界。 随着...
“金油滴”建盏展出。 刚从北京参展回来的福建省建阳建窑建盏协会人士26日告诉中新网记者,在2015年第31届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上,建窑建盏极品“金油滴”在开展不到2个小时就被一位收藏家以96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 本届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首次开辟中国建阳建窑建盏展区,福建省建阳建窑建盏协会首次组团进京参展。在展会上,工艺独特的建盏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前来...
吉州窑,是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的古窑,创于唐代,盛于宋代,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吉州窑是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在历史上起过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饮誉中外。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的...
“确认你的茶盏发出闪亮金光,这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次以建阳窑土烧制而成的金油滴。”日本静嘉堂严崇建泽向金油滴建盏制作人黄美金发来的贺电如是写道。 原来,一位严姓香港商人以5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黄美金的一件金油滴建盏作品,带回香港后跟同行交流,获得日本和港台艺术家称赞。 建盏,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于宋建州府建安县(今福建建阳市),而称为建盏。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曾经大量出口到日本、韩...
宋代婺州窑青黄釉卷草刻划纹盏 此盏高5.5、底径5、口径16厘米。敞口,口沿下施弦纹一道为饰,斜弧壁,小圈足。盏口沿下刻划卷草纹,内底刻划月华团花,外壁刻划扇骨,施青黄釉,盏足无釉。此盏刻划工整,釉质莹润,为宋代婺州窑所烧造“珠光青瓷”代表作。
叶瑞辉此次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冒韪摄 收藏家叶瑞辉伉俪30日来到珠海市博物馆,他们向该馆无偿捐赠两件越窑瓷器,珠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连称填补了该馆的空白。 此次是叶瑞辉第三次向珠海博物馆捐献文物,他捐献的一件是西晋越窑青釉水盂、另一件是唐代越窑青釉油灯盏。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晋越窑青釉水盂高4厘米,口径3.4厘米,胎质致密,通体施青...
位于吐鲁番市境内、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7件唐代陶器和1盏泥灯,这是近期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公布的结果。 1月27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了解到,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掐丝珐琅缠枝花纹盏托,明宣德,高1.2cm,口径19.3cm,底径16cm。 盏托圆形,折边口,中心凸起杯槽。通体以天蓝色釉为地,折边饰彩釉蔓草纹一周,盘内以嫩绿色叶衬托6朵鲜艳的缠枝花。杯槽内有镀金螭纹环抱方栏,内镌阳文篆书 “景杯绍篱”四字,字体不甚规范。外底中心圈足内阴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 此器釉色光洁,尤以白、绿釉色为佳,所饰花纹掐丝活泼,线条流畅,作工精细。杯槽内“景杯...
耀州窑青釉狮形灯盏(金) 鉴赏: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 这件金代青釉狮形灯盏高9.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灯座为卧狮状,狮子张嘴露齿,回首左视,耳、鼻、须、眼等刻印清晰;狮四肢前屈,尾上翘,卧在长方形底座上,形象颇为生动。狮背上置一圆形盏,盏为菊瓣形口,有30余瓣,盏内印花,盏心为折枝牡丹纹,盏壁模印莲瓣纹。灯盏通体施青釉,釉色姜黄,有开...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规格:高4.6cm、口径10.7cm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古时吉安又称吉州,吉州窑因此而得名;又因为是在永和镇,故又名永和窑。它也是黑釉系著名窑场之一,其黑釉盏如玳瑁盏、木叶贴花、剪纸贴花、兔毫盏都是一时之选。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它始烧于唐代末年,鼎盛期是从南宋至元代的初、中期,衰落于元代末期。吉州窑所在地虽没有优质瓷...
建窑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唐至五代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后来形成以建窑为主的黑瓷系,同时也兼烧青白瓷和青瓷。建窑黑瓷釉色黑而润泽,器物内外均施釉,底足露胎,釉厚而釉汁垂流,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因烧制时所含氧化金属的作用而形成窑变花釉,有的釉面呈现黄色或褐黄色,釉中央有自然形成的丝状纹,俗称“兔毫盏”。 黑釉器有印花、刻花、划花、剔花等,尤以自然形成的窑变花纹著名。兔毫釉在漆黑发亮的...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