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
“文化部已经确定由江苏牵头推进江南水乡古镇、中国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的联合申遗。”12月3日,在江苏省关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主题发布会上,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在谈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透露。 江苏是文化强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宝贵资源,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总结了有关江南地区周代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现象的发现、争论与确认的认识历程,指出"一墩多墓"现象确实存在并比较常见。进而通过对土墩内部墓葬形制、布局及层位关系的考察,指出"一墩多墓"存在着向心结构与不规则结构两种形式。前者墩内墓葬存在一定的布局安排,中心墓葬与周围墓葬之间主从关系明显,很可能是出于某种规制而成。这一形式大体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并集中发现于茅山两侧的宁镇丘陵...
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吴江博物馆和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承办的《香具雅韵——吴江博物馆藏香具精品展》于2015年10月23日在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 香具因香而生,因香而美。人对香的喜欢,与生俱来,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香气在馨悦之中能调动心智的灵性,在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所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香具是香文化的承载...
来源:《翠苑》2015年第1期 打开黑陶的《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仿佛翻看一张张尘封已久的黑白老照片,悠悠的时空记忆里,那物、那景、那事、那人,古老而亲切,久远而温馨。扑面而来的是缕缕江南的气息,那烫着江南烙印的草、花、竹、树、石、烟、火、茶、酒、溪水、古道、码头、古宅、古村、古镇、古店、陶瓷、古匾、寺庙、亭台、楼阁,裹挟着丰子恺、吴昌硕、徐悲鸿、苏东坡等文化古人,纷至沓来,使人浸染其间,咀...
位于镇江市东南部镇江新区的华山村,有着“江南第一古村”的美誉。据史料记载,该村落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南朝著名爱情民歌集《华山畿》的发源地,而华山畿传言为梁山伯和祝英台故事的原型。 今年9月中旬,该村纪念《华山畿》的标志性碑刻“神女冢”被不明人员砸坏,碎成五块。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被砸只因“不吉利”? 记者采访获悉,被砸坏的这块碑刻在2006年,由村民解小祥自掏600元建造。 现年7...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长辈常用这句话形容自己的阅历丰富。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小桥流水人家”闻名天下的江南地区。 古桥是江南水乡的灵魂,也是值得好好研究的江南文化。10月17日,桐乡市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恒基建设集团举行,吸引了100多名来自杭州、嘉兴等地的专家学者、桥梁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会会员参加。 恒基建设集团作为桥梁、道路的专业施工企业,一直致力于...
摘要:江南素为人文渊薮之地,清代科举世家之现犹如雨后春笋。吴县潘氏祖籍安徽,清初以业鹾迁徙至苏。经过数百年由儒贾立身,到专力举业的晋身之阶取换,在乾隆时期崛起为吴中著名科第艺文之家。潘氏子弟兰茁其芽,秀彩竞发,对清代中后期政治、社会、文学、文化及学术影响深巨。通过梳理吴县潘氏世系及其崛起的天命人为因素,将家族崛起置于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景深中,探究家族文化与文学典范性成长的动力与过程。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虹桥”为全木结构桥 近日,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展的重头戏之一,“石渠宝笈特展”引发观展热潮。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经过三年多的“休眠期”后再次问世,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热点。 对于这幅画,很多人都能说出个大概,5米多长的画卷,熙熙攘攘的闹市,一座木结构拱桥连接着汴水两岸,桥上商铺林立,车马络绎不绝。但是,若要问该画的“画眼”在哪里?恐怕就不是...
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吱呀”一声,推开长兴县煤山镇仰峰村的沈家大院大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70多年前,这里迎来一批身穿军装的特殊客人,他们的名字叫新四军。这批客人的到来,也给沈家大院留下了一个新的名字并传念至今——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这里拥有江南抗战时期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革命旧址群,被誉为“江南小延安”。 追忆烽火抗战事 跟随讲解员,缓步踏入三进的房屋,大...
顺治末年兴起钱粮奏销 顺治十七年(1660),江宁巡抚朱国治鉴于明末江南地区严重拖欠钱粮赋税,同时为落实朝廷足额征收田粮的要求,遂借郑成功进军江南之机,以“拖欠钱粮致误军需”为由,奏请严惩江南士绅的拖欠行为。于是江南“凡绅衿欠粮者,无论多寡,一概奏请褫革,名曰‘奏销’”。江南赋税定额、拖欠数目、绅衿人数均居于全国前列,而且朱国治执令甚严,又大事株连,遂导致苏、松、常、镇四府及江宁府溧阳一县被褫革...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著名民间瓷窑之一,其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又称“永和窑。”因从隋唐至宋,今吉安古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历史悠久,始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从开建距今已1200年。目前遗存的24个窑包遗址保存完好。 吉州窑是享誉中外的综合性的窑场,也是全国古代黑釉瓷的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工艺考究。其黑釉、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等品种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许多国家把...
最近,南山鹤林寺门前广场在进行考古,据考古人员讲,他们今年初就开始对该寺进行考古了,目前已经陆陆续续考古和挖掘了鹤林寺大雄宝殿前原天王殿遗址。 鹤林寺也许就是唐诗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刹古寺之一吧。曾几何时,鹤林寺曾经是古城京口的二十四景之一,鹤林烟雨。镇江清代京江画派周镐就留存京江二十四景画作藏于镇江博物馆。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的米芾...
吴门画派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明末董其昌(1555-1636)题杜琼《南村别墅图册》的跋语:“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琼),石田先生(沈周)之画传于恒吉,东原已接陶南村(宗仪),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在此,董其昌明确提出了“吴门画派”的名称,将沈周、文徵明为首的一批吴门画家划归为渊源于杜琼的画派,进一步将沈周、文徵明纳入到文人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他认为沈、文二人主要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主体风格属于文人画...
杏花与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对佳偶。古典诗词中的杏花,多以春雨为衬,如唐王涯《南浦杏花》曰:“胭脂万点怯春寒,蓓蕾枝头绛雪干。昨夜南风春雨过,玉人晓起揭帘看。”北宋欧阳修《田家》曰:“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元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曰:“隔帘听,几悉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杏花疏影,杨柳新晴。”明末陈子龙有《画堂春·雨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