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说起文房用具,自然会联想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和笔洗、笔架、笔筒、墨床、镇纸、水盂、砚滴、印章、臂搁等器物,但很少有人知道有砚屏。屏者,屏风也。《说文》云:“屏、敝也,从尸,并声”。《淮南子·时则》云:“授车以级皆正设于屏外”。屏风乃敝障之物,砚之有屏,旨在挡风,蔽日,装饰也。 砚屏形状如立于案头的小插屏,为玉石、陶瓷、象牙、澄泥、漆木等原料制成,是一种放在砚端以挡风尘的用具,其首创于宋代,流...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均达到盛况空前的程度。由于唐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不但生时注重享受,死后也要有大量的随葬品。所以唐代时无论是帝王陵、贵族墓,还是平民百姓的土洞墓中,都有大量的随葬品。它们是研究唐代各类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代随葬品种类很多,有陶俑、陶器、釉陶、瓷器、金银器等品种。其中陶俑是随葬品中时代特征较明显的器物。不同时期...
摘要:2010年10月,山西省中阳县西坡村出土4件彩绘画像石,以及一些随葬器物。可推断为东汉时期墓葬。画像石尚存的线条,很好地表现了诸多图像的完整内容与造型。其中神兽等部分造型,对于汉画像石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石 彩绘 神兽 线条 基金项目:山西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2-kg-27):山西汉画像石图像与材料研究 来...
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在清末基本发展成熟,是我国复原修缮古建筑技艺的一个流派,1949年以前分布在整个东北,目前主要在辽沈地区传承。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气候等方面的影响,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和我国其他地区的地仗彩绘技法在工艺流程、用料配比、颜料上有所差异。 地仗(油饰)是对建筑承重的主要木构件进行加固、防腐处理,从而稳定了整体建筑。主要运用桐油、麻、白面、血...
贴金彩绘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北齐—隋,通高一百六十五厘米、像高一百三十六厘米,质地石灰石,青州市博物馆藏。 这尊单体圆雕菩萨,椭圆形脸,五官清秀,轮廓分明。宽宽的额头,柳叶形弯眉,长目低垂,表情沉静。头戴透雕宝冠,冠中间饰一双手握珠串的化佛。额前黑发仔细地梳成六个装饰性很强的圆形,脑后长发分成两束,沿双肩自然垂至上臂。菩萨体态匀称,挺拔健美。肩披饰圆形和条形图案的帔帛,胸佩连珠、兽头衔花蕾等组成的...
来自北京的专家组4月1日在山东曲阜对“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试验性施工现场评估后表示试验成功,可大面积实施保护修复。 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历经百年沧桑的“三孔”古建筑彩画存在褪色、积尘、起甲脱落、空鼓开裂等多种病害,此次工程将从原样保护、加固保护、重绘保护三方面进行。 中国古建筑彩画家王仲傑表示,“三孔”古建筑彩绘具有独到特色,金龙和玺、龙凤和玺等多类型彩画反映了儒家严格的等级规制分...
来自北京的专家组1日在曲阜对“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试验性施工现场评估后表示试验成功,可大面积实施保护修复。 据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是清末以来的首次系统保护维修,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建筑彩画存在褪色、积尘、起甲脱落、空鼓开裂等多种病害,此次工程将从原样保护、加固保护、重绘保护三方面进行。 由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成员陆寿麟、中国古建筑彩画家王仲傑、北京市古代建筑研...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3日发布消息,大兴安岭地区新发现1处彩绘岩画地点,发现彩绘岩画近300幅,绘画内容与表现形式与大兴安岭其它岩画有显著区别,经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端,是中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在历史上同属中华文化传承地区,遗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大兴安岭彩绘岩画是中国最北的岩画遗存。 上个世纪70年代,黑龙...
宜兴窑紫砂彩绘花鸟纹壁瓶,清嘉庆,高14.5cm,口径6×3.3cm,足径6.5×2.5cm。 壁瓶半圆式,正面敞口鼓腹,背部平坦,颈后下方有方形小孔,便于悬挂。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腹部彩绘莲塘花鸟图,池塘中水波荡漾,荷花盛开,几枝芦苇随风摇曳,一只水禽展翅从远方飞来……彩绘色调柔和,用色淡雅清疏,犹如一幅工笔绢画,令人回味无穷。 宜兴加彩工艺是在泥绘装饰的基础上吸取粉彩工艺发展而来的一种装...
宜兴窑紫砂彩绘花鸟纹委角笔筒,清乾隆,高13.5cm,口径12×12cm,足径11×11cm。 笔筒方形,委角。浅黄色砂泥。外壁以白、粉、黄、绿等色设色,四面分别绘有:鹭鸶莲荷、飞燕桃花、喜鹊登梅、双蜂戏菊。笔筒色调丰富,制作技艺纯熟,所绘花树枝叶纷披,摇曳生姿,禽鸟等轻盈灵动,顾盼生辉。以紫砂胎施以粉彩的做法在清乾隆时期大量出现。
宜兴窑紫砂描金彩绘天鸡尊,清乾隆,高15.5cm,口径5.5cm,足径10.5cm。 尊作天鸡驮宝瓶式,天鸡腹中空,与宝瓶的底部相通,鸡首口部有出气孔。通体以白、绿两色砂泥制成,以金彩描绘花纹。天鸡立于祥云之上,背托宝瓶,翅膀、鸡冠等部位施红彩。宝瓶上绘金彩祥云及“寿”字纹。 此尊砂泥极细,装饰华丽,是乾隆朝宫廷御用文房清供之一。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清雍正,高11.5cm,口径12×9cm,足径8×9cm。 壶直口,略呈长方形。器身方中见圆,圆中见长方。弯流,方柄,壸门足。出沿式盖,方亭式钮。壶为紫砂内胎,外髹黑漆,并以金彩绘画。壶身描金漆绘保存完好,盖上则大部分脱落。壶身四面所绘内容为山水楼阁图,壶柄和流上绘制梅花。 以漆髹饰紫砂壶始于明代,清雍正年间吸收了漆画中重彩描金的技法,将壶体装饰得金碧辉煌。 此壶...
记者10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得知,考古人员在西安张家堡村发现一处汉墓群,清理了西汉墓葬42座。其中出土了较为罕见的大型彩绘铜镜,直径超过27厘米,为研究西汉彩绘铜镜提供了新材料。 此次发掘的张家堡村汉墓群位于西安市北郊,从2013年3月开始,当地考古人员在配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清理西汉墓葬42座,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 “这批墓葬方向以西向和北向居多。”此次发掘领队、考古专家王自力表示,依...
中国向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500多年前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对于诗的功能,西汉《毛诗序》阐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