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 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明,高28.7cm,口径3.8cm,底径10.2cm。 此瓶造型系梅瓶的变体,小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内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颈部饰变形蕉叶纹,肩部饰花卉纹,腹部开光内绘山水图案,周围间以云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底素胎无釉。 明代以后彭城窑的范围较宋、元时期有所收缩,只集中在河北彭城附近设窑烧造。所制白瓷及白地绘黑花瓷器,以盘、碗、壶、罐、瓶类居多...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明永乐,高38.5cm,口径9.0cm,足径23.5cm。 烛台为八方式,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烛插,下层为台座,两者均为束腰八方形,中层为连柱,形状如酒盅倒扣。通体青花装饰。烛插由上到下分别描绘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连柱饰有锦纹及缠枝花纹。台座面饰海水纹和莲瓣纹各一周,外壁八面绘八组各式缠枝花卉。足内施白釉。底心无釉。 此八角烛台仿自阿拉伯铜器,结构复杂,装饰华美...
紫檀镶嵌玉花卉宝座为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家具,二级文物。自清乾隆时期制作,属清宫旧藏。宝座主体结构采用金星紫檀制,席心座面,镂空炮仗洞束腰,下承托腮。鼓腿彭牙内翻马蹄,足下带须弥式底座。牙板正中大垂洼堂肚。五屏式座围,正中搭脑后卷,框内镶板,主体以漆工艺装饰,并应用各类材质宝石,包括寿山石、蛇纹石、珊瑚等,以周制百宝镶嵌法,即浅浮工艺嵌山石、树木、花草,主题鲜明,表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图一) ...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明永乐,高8.5cm,口径63.5cm,足径49.5cm。清宫旧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底坦平。盘内外皆青花装饰。内底青花三重线圈内绘松树、棕榈、怪石、坡地、花草等组成的园景图。盘内、外壁均绘折枝菊花、茶花、石榴、栀子、牡丹及束莲纹。圈足内素胎无釉,外底细腻光滑,留有竖条形垫烧痕。 此盘虽硕大,但形体规整,构图雅致,青花发色浓艳。
罐高14.5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10.6厘米;胎体轻薄。靠近颈的肩部,有一圈青花连弧纹。自成化起,连弧纹经常出现在明中期的瓷器立件上(参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系该时期的重要纹饰。这条装饰,成化瓷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弘治、正德时期,而在“空白期”及明晚期,这类连弧纹装饰几乎一概不见。 此罐肩部如意纹与胫部螺丝靥形莲瓣纹,系承袭天顺笔意,而颈与腹的纹饰,均以双勾填色绘制,敷色淡雅,且不留...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明洪武,高16.7cm,口径42cm,足径22.7cm。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莲纹。口沿内外绘卷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 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相...
青花花卉纹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 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置长流,流与颈间连以横片。另一侧置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下饰回纹,颈部自上而下依次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部绘菊花纹和山茶花纹,近足处绘莲瓣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附盖,盖面绘缠枝花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明洪武,高53cm,口径26.5cm,足径23.2cm. 罐通体起瓜棱。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近口沿外绘回纹,其下绘连续如意云头纹。肩部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变形莲瓣含折枝莲纹、朵云纹,连续如意云头含折枝莲纹。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朵菊纹。胫(jìng 音敬)部绘回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折枝莲纹...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高8.5cm,口径45.7cm,足径26.9cm. 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纹样。折沿处绘缠枝菊纹一周,共18朵。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一枝,周围绘4组如意头云纹,云纹内各绘一折枝菊花纹,云纹间由缠枝纹相连。盘外腹绘缠枝菊花8朵及莲瓣纹。 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反映出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所绘花卉纹饰笔法...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明洪武,高16.5cm,口径40.5cm,足径23cm。 碗直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一周回纹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口沿内外分别描绘浪花纹和缠枝灵芝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莲瓣内绘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明初洪武时的青花瓷器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此器就与元代枢府釉碗造型接近,但又有向后来以秀美取胜的永乐碗形演变的...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元,高30.5cm,口径17.2cm,底径13cm.故宫博物院藏。 罐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斜收,平底。通体施白釉。腹部刻划花卉纹。
青花花卉纹鼎,元,高11cm,口径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对称置双耳,浅腹,圜(huán音环)底,下承以三柱状足。通体内外施青白色釉。腹中间凸起弦纹一道。外口下绘青花菱形锦纹,下腹及足绘青花折枝花纹,青花发色艳丽。 此器形制朴实而兼具挺拔清秀,这种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较为少见。折枝花纹的曲线与菱形锦纹的直线形成对比,十分雅致。
黑釉褐彩花卉纹小口瓶,金,高22cm,口径3.5cm,足径13.5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颈,溜肩,硕腹,腹下渐收,圈足。通体施黑釉,其上以毛笔蘸褐色釉料描绘折枝花卉纹。 此瓶的纹样虽只寥寥数笔,图案却生动自然。造型敦厚浑圆,淳朴可爱。此种瓶式多见于北方瓷窑,传世器品中还见有白釉褐花、白釉剔花等品种。 黑釉褐彩系使用含氧化铁的贫铁矿石作为绘画原料,先在施有黑釉的瓷坯上描绘图案纹饰,再入室...
定窑白釉刻划“尚食局”铭印花摩羯花卉纹盘,金,高4.2cm,口径23.2cm,足径8.7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底为摩羯纹,外围牡丹、荷花纹二层纹饰,口沿下印一周云头纹饰。外底竖刻行书体“尚食局”三字。 定窑瓷器上的印花纹饰受定州缂丝图案的影响,金代达到鼎盛。“尚食局”是北朝以来服务皇宫膳食的机构,宋初不设,北宋崇宁二年增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