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缔造者。黄龙元年(229)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启了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湖北鄂州、江苏南京、安徽当涂等地的考古发掘显示,孙吴墓葬在礼制上较多地沿袭了东汉时期的旧制,实行厚葬,高级别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器物具有相当的规模。同时,在墓葬形制、结构和营造技术等方面开始有新创,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 蒋陵何处 疑云重重 除却钟山与石...
汉末至魏晋丧葬习俗从崇尚厚葬向倡导薄葬的转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课题。自上而下推行薄葬制度,正是从曹魏开始。近年来,一批中原地区曹魏时期贵族墓葬的考古发现,为学界了解曹魏时期墓葬打开了一扇窗口。通过对这批同类型曹魏时期墓葬的建筑、结构、随葬品等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学界对其反映出的丧葬观念、习俗、制度有了更为系统的把握。 形制与随葬品趋于简化 事实上,相对于其他断代时期的墓葬,曹...
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的三国,留下了太多演绎和传说,如何识其真面目?它对后世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历史学者习惯从文献中寻找答案,而考古学者更善于从历史遗存中发现蛛丝马迹,通过对物质遗存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揭示背后的历史原貌。 都城遗址和贵族墓葬有重大发现 今年4月初,“河南洛阳西朱村曹魏墓”、“安徽当涂‘天子坟’孙吴墓”,两座代表三国时期曹魏和孙吴的高等级墓葬同时入围“2016年...
上周,郑嘉励有一本新书《考古四记》正式上市。 郑嘉励是谁,如今应该不需要再搬出“考古界的网红”、“我是一个考古工作者,上班也就等于上坟”这样的段子来介绍他了。 自从去年出版了考古散文《考古的另一面》(详见本报2016年6月20日A14版),又在“一席”上做了关于浙江南宋墓葬的演讲,这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考古学者,已圈粉无数,他也经常出现...
据池州日报报道近期,青阳县公安局经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盗墓、倒卖文物等系列案件11起,打掉了2个犯罪团伙,扣押涉案工具一批、追缴涉案文物5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4件,不乏唐、宋历代瓷器精品。 古墓文物被盗 2016年6月到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施某某、郑某某以图财为目的,利用专业盗墓工具多次、多地点在青阳县杨田镇涧泉村找墓、探墓,并多次实施盗掘古墓葬的犯罪行为。10月18日,办...
这对用于镇墓的武士陶俑,原出土于内蒙林西的金代墓葬中,从陪葬品的规模判断,墓主人可能是在公元1120年金兵攻打辽上京时战死的一位将军,不知何故,这对陪葬的武士俑在上世纪初竟流落到西宁后被一古玩商所收藏,现陈列于他的店铺中,供人欣赏。 这两个武士彩陶俑,通高85厘米,宽30厘米,头戴女真族人传统的发冠,身披胄甲、双目圆睁,两拳紧握呈持兵器状,脚踏草原的神兽雄鹿,一副好战的神态,不禁使人联想到千...
记者17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7年该所继续对甘肃庆阳市宁县石家墓群东侧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6座,随葬品组合上以铜礼(容)器、车马器、棺饰组合、墓主人近身之物为主,这为了解东周时期棺饰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材料。 期间发现一大批铜器,其中铜礼器涵盖食器、酒器、水器等,其中2座未被盗掘墓葬皆为7鼎,墓主人身份或可接近国君等级。另外1件铜鬲口沿处发现铭文,目前已释...
清代墓出土鎏金铜带扣 清代墓出土白玉头花。图片由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为晋中地区的葬俗葬制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1月12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太焦高铁建设沿线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已结束,并取得丰硕成果。联合考古队在太谷南畛墓地清理了金元和明清时期墓葬18座,出土各类葬器85件(套)。专家称,此次发现为金元时期和清代晋中地区的葬俗葬制研究提供了一批难得...
1月13日晚上8时左右,在位于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雷堂村的白鹤林水库(武都饮水工程蓬船灌区)建设工地上,挖掘机师傅一挖斗挖下去,一段神秘的古木显露出来。 14日、15日,省考古研究院老考古专家黄家祥,遂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庄文彬分别到达现场查看。初步确定,这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古墓葬。 16日中午,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再次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了现场勘验,随后赶回成都,将连夜工作,争取17日内...
1月8日,冷雨初歇,玉山武安山普宁寺一隅。肃穆的青山之中迷雾缥缈,被笼罩其中的孤冢和残碑,显得寂静而空灵。 虔心凭吊之时,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毫不起眼的墓室之下,长眠的竟是被中国历代尊崇为“丹青神化,天下取则”的阎立本。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墓室为何会“蜗居”在离故土千里之外的普宁寺?要知道,驰誉丹青的阎立本还曾是初唐官位显赫的右宰相、中...
永嘉:意外发现古代瓷器碎片 附近还有古代墓葬
墓葬壁画,于公众而言,一直遮着神秘的面纱,大众鲜有机会看到它们的真面目,但恰恰是墓葬壁画,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信仰。今日,“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开幕,近10幅沙岭北魏墓壁画的真实摹制作品首次与公众见面,原本隐藏在墓葬中的壁画,通过考古技术与美术技艺的完美结合,被成功“克隆”出来。这是云冈石窟研究院抢救濒危消失...
近日,江西省博物馆策划的“王室遗珍”系列展览,把江西历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部分明代王室墓葬珍宝首次对外展示。其中128件(套)雍容华美、富丽堂皇的明代王妃首饰,尽展藩王妃风采的精美首饰,在短短一周时间里就吸引了数万市民观看。 王妃饰品由明代宫廷银作局专制 2017年12月30日,江西省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的“王室遗珍”系列展览之二:《饰代风华——江西省博物馆藏明代王妃首饰精品展...
青白江发现先秦墓葬 或揭三星堆之谜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先秦时期,以一道秦岭与中原阻隔的古蜀王国,经历了鱼凫王朝、开明王朝等时代。那些在时间中湮灭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曾以三星堆为都邑的古蜀王国是怎样崛起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刚刚公布了去年在青白江的重要考古发现,也许能解开这些历史之谜。 青白江三星村 也发现了古蜀文明遗址 ...
网络图片 青白江发现先秦墓葬或揭三星堆之谜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先秦时期,以一道秦岭与中原阻隔的古蜀王国,经历了鱼凫王朝、开明王朝等时代。那些在时间中湮灭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曾以三星堆为都邑的古蜀王国是怎样崛起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刚刚公布了去年在青白江的重要考古发现,也许能解开这些历史之谜。 青白江三星村,也发现了古蜀文明遗址 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