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历代很多文人将清明节作为诗词歌赋的对象。如我们熟知的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基本上肯定是一首伪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博士昨日做客人民网《金台会馆》时指出。 施爱东说,第一,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第二,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因为这首诗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过去编杜牧各种各样的...
2010年,珠海市文艺界将围绕 “打造岭南文化品牌”和“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两大中心工作,举办一系列文艺活动,展现特区30年巨大成就,树立珠海本土文化形象 包括传统医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体育、捕鱼技法、民间民俗等在内的珠海本土文化,通过一代代口手相传延续下来,这些极富珠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保护非遗的实际意义,更有未来的...
清明节是缅怀祖先的节日,按照中国传统风俗,这一天全家老小要到祖先坟前扫墓、烧纸钱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尊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在这个原本很严肃的节日里选择在家休息或者出去游玩,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认为,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缅怀祖先创业之艰难,表继承家业之决心。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淡忘了这一层意思,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再加上现在...
为弘扬科学精神、缅怀科学先驱、传播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清明节期间,周口店遗址将推出“寻根溯源、传承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在博物馆“北京人”复原像前或科学家纪念园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仪式(根据要求安排献花、合影、清扫科学家纪念园等活动);2、参观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化石地点;3、参与魔法卡片、体验模拟发掘、模型制作、模型装架、磨制骨针和观看三维动画科教片等互动科普项目。主题教育活动旨在利...
圆明园管理处上周末宣布,由10余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将修复150件圆明园遗址考古挖掘中发现的破损文物,首批修复的文物将于今年10月进行公展,以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在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破损文物,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和琉璃,这些文物目前存于库房,从未对外展出过。”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更完整地保存圆明园文...
为庆祝中国冬奥健儿凯旋,祝贺南京申办青奥成功,“辉煌奥运”珍藏品专场拍卖会预展于3月25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隆重举行。年代横跨近百年的一百余件奥运和体育收藏精品亮相预展。其中,一幅长达22米的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尤其引人瞩目。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华辉煌文明的磅礴画卷《清明上河图》强烈震撼了全世界。2008年10月,深藏故宫的国宝《清明上河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时值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为使圆明园受损文物重现当年风采,并使其充分发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作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文物保护,我们携手——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于2010年3月25日正式启动,并在圆明园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
26日,记者从唐山地震博物馆处了解到,清明节期间,地震博物馆将不对外开放。 博物馆负责人表示,由于博物馆改展,对馆内内容进行调整,清明节期间,博物馆将不对广大市民开放。具体开放日期将等改展完成之后另行通知。
由王氏后裔自发捐款修建的纪念馆在兰州开馆以来,引得王氏子孙及其他人士关注。在王阳明纪念馆落成5周年之际,3月28日,兰州王氏子孙再次举行庆典活动,以此来纪念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 据介绍,此次庆典活动包括大型文艺表演、书画展览等内容。从即日起,市民可前往坐落于安宁区交通大学北麓毓山下的王阳明纪念馆参观。据悉,在安宁王阳明纪念馆内保存着一块229年前的石碑,从碑文记载来看,王氏后裔已排序至17代人。...
3月19日,笔者从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副书记赵国新、副旗长赵新华一行日前专程到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学习“大明宫遗址模式”的保护利用经验,双方初步达成了由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为巴林左旗策划辽上京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合作意向。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办主任周冰、副主任孙福喜与巴林左旗考察团一行进行了友好座谈,并带着考察团现场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唐大明宫国家遗...
由辽宁省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近日在京亮相,据悉,此次展览展出宋、元、明、清历代书画珍品50余件,除辽宁省博物馆慷慨支持的部分重要藏品外,还有王季迁先生的“宝五堂”旧藏及众多海内外资深收藏家的珍藏,实为国宝书画的一次难得盛宴。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散落于民间最为重要的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及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
1.国民党大员墓葬石器有皇家气度 在南京风景名胜区钟山灵谷寺后边的半山坡上,有一座风景优美、气度恢宏的墓地,这里鸟语花香、碧草如茵,但墓地前的石器更为引人注目:石牌坊、华表、经幢、花坛、花缸、祭台、石狮、石马等,均为汉白玉石雕制而成,工艺精美,气势雄伟,颇有皇家风范。此即为谭延闿墓。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长的谭延闿1930年辞世于南京,被蒋介石以国葬礼葬于此,成为此地的一个景点。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
一个明代墓葬在村子的中央,村民称墓葬为其发迹祖先的合葬墓,但墓的结构形式又像是和尚墓。近日,新建县文化部门在对辖区内的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了该墓葬。由于该墓的文字资料缺乏,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还是一个谜。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建县西山镇英山村熊家,被村民所称的“合葬墓”在村子的中央。记者看见该墓葬全部由红麻石砌成,墓高有4.2米,墓前台阶至后圈墙深达6.5米。与其他古墓不同,...
22日,位于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 据了解,该馆建成后将设年画创作室、雕版室、颜料研制室、年画作坊、胶印车间、多功能展示厅及配套用房等。不仅全面展示朱仙镇木版...
2010年3月16日至1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保司副司长许言等一行3人在四川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王琼等同志的陪同下,专赴四川泸州市考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申报工作。3月16日下午,童明康副局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泸县宋墓出土石刻文物、“国保”单位龙脑桥和泸县“三普”新发现图片展,对泸县“三普”工作和近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3月17日至18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