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尘封30多年、一直被误认为是乐器组件的出土文物,不仅改写中国古代天文研究史,更帮助现代人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汝阴侯下葬日,得以仰望当时的星空。昨天,在省博新馆《安徽文明史》第四展厅,工作人员为大家揭秘馆内最为特色的一个馆藏亮点。 推演出“汉代星空”图 省博新馆《安徽文明史》展厅,陈列着我省史前文明直至明清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其中第四展厅全力打造一个以西汉汝阴侯墓出...
本报讯 发生在2010年8月的汉宣帝陵园王皇后冢被盗掘案,警方共追回国家一级文物4件,7名涉案人员归案。昨日记者了解到,该案已经进入诉讼程序。 盗墓贼挖出罕见连体玉人 2010年8月25日深夜,长安区大兆街办甘家堡村村民李军平、李波叔侄俩,与同村村民贾某持铁锹等工具,一起来到村旁的汉宣帝陵园王皇后冢挖文物,向地下挖到六七十厘米深时,在一片瓦当下发现了3个玉杯和1对十分罕见的连体玉人。事后,李军...
警方展示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 发生在2010年8月的汉宣帝陵园王皇后冢被盗掘案,警方共追回国家一级文物4件,7名涉案人员归案。昨日记者了解到,该案已经进入诉讼程序。 盗墓贼挖出罕见连体玉人 2010年8月25日深夜,长安区大兆街办甘家堡村村民李军平、李波叔侄俩,与同村村民贾某持铁锹等工具,一起来到村旁的汉宣帝陵园王皇后冢挖文物,向地下挖到六七十厘米深时,在一片瓦当下发现了3个玉杯和1对十分罕...
2003~2005年,微山县文物管理所对山东微山县微山岛44座汉墓进行了清理。墓葬分土坑墓、石椁墓、画像石椁墓三种。其中土坑墓15座,有单人葬和二人葬之分;石椁墓21座,有单椁、双椁、三椁之分;画像石椁墓8座,有单椁和多椁之分。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铜器、铁器、石器、玉器等。还出土有38块画像石。这批墓葬年代为西汉早期至东汉早期。 微山湖在明代以前为陆地。微山岛位于微山湖南部,四面环水,在...
警方在现场追缴文物 看着眼前出土的文物及残片,合肥市文物局文管处的陆文举面露忧色,“这个东西应该至少有半米高的,两千多年都安然无恙,没想到今天却碎了。” 昨天上午,在省城经开区青龙潭路与云谷路交口东北角一处在建工地上,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时突然挖出了一些陶器,随即这些陶器中的一部分被工人私藏,所幸被赶到的经开区巡警追缴。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来自一座汉代古墓。据目击者称...
看着眼前出土的文物及残片,合肥市文物局文管处的陆文举面露忧色,“这个东西应该至少有半米高的,两千多年都安然无恙,没想到今天却碎了。” 昨天上午,在省城经开区青龙潭路与云谷路交口东北角一处在建工地上,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时突然挖出了一些陶器,随即这些陶器中的一部分被工人私藏,所幸被赶到的经开区巡警追缴。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陶器来自一座汉代古墓。据目击者称,还有两把宝剑下落不明,辖区民警正在全力追缴中...
汉代朱雀踏虎衔环玉卮 玉器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无论是礼仪用玉还是日常用玉,都反映了历代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内涵,这其中不乏推陈出新的精品出现。下面介绍的这件朱雀踏虎衔环玉卮,就是汉代的玉雕珍品,它是1997年巢湖北山头汉墓所出土,现收藏于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 卮是古代一种器皿,常用来盛酒。从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的汉代卮来看,主要有玉卮、漆卮等,卮由盖...
朱雀踏虎衔环玉卮 玉器是中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无论是礼仪用玉还是日常用玉,都反映了历代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内涵,这其中不乏推陈出新的精品出现。下面介绍的这件朱雀踏虎衔环玉卮(见图),就是汉代的玉雕珍品,它是1997年巢湖北山头汉墓所出土,现收藏于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 卮是古代一种器皿,常用来盛酒。从考古发掘出土和传世的汉代卮来看,主要有玉卮、漆卮等,卮由盖和卮...
记者日前从苏州市考古所获悉,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该所在虎丘西南侧宋家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挖掘,目前发掘出墓葬57座,出土了唐三彩粉盒和罕见的汉代麟趾金。这些古墓从清、明、宋、唐、六朝一直延续到东西汉时期,几乎没有朝代间断,墓葬层层叠加起一个近5米高的土墩,截至目前已出土文物180多件。在最近发掘的一个汉代古墓中,10个麟趾金散落在墓室里,同时出土的还有20多件器物。据宋家坟考古发掘队领队张铁军介绍,...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柳林镇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汉代砖室墓,墓内发现一面两千年前刻有情诗的汉代铜镜。这枚铜镜呈圆形,直径15厘米,外围和内向均有装饰性环绕线,铜镜上还有一圈铭文,共48个字,经考古专家认为为一首6言情诗。其文为:“絜清白而事君,怨阴驩之弇明,彼玄锡之流泽,恐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驩之可说,莫窔窕之灵泉,愿永思而毋绝。”考古专家说,汉代铜镜...
(记者 周艳涛)昨日,西安市民刘岳将一件汉代文物“釜甑”无偿捐献给中国农业博物馆,该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人的炊具提供了实物依据。“釜甑”上面是陶制的甑,下面则是圆形铁制的釜,是古人所用的一种炊具,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刘岳说,他是一名国家注册的艺术品评估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收藏到了这件文物。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部专家曹建强介绍,目前发现的“釜甑”大多都是模型,也是陪葬品,一般只有十几厘米大小,而刘岳捐赠...
8月22日,凤翔县文物部门在该县柳林镇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汉代砖室墓,墓葬内的所有文物基本保存完好。 据了解,这个墓葬是凤翔县供电所在该县柳林镇关村六组新庄架设电线过程中发现的。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查看,初步确认为汉代砖室墓。该墓呈南北向,残深4.2米,因墓道位于村民住宅下,仅发掘了主墓室部分。经清理,墓葬内共出土大小陶灶两件,釉陶仓、釉陶奁、釉陶壶、陶狗、陶甑各一件,线描陶鸡两件,大小陶罐五...
远在汉代,我国就实行了“五天工作制”,这个制度一直到隋朝才结束。 古代把休假叫做“休沐”、“洗沐”、“洗浴”等等。据《史记·日者列传》记载,《过秦论》作者、汉代名人贾谊与同事宋忠“同日俱出洗沐”,这里的“洗沐”就是休假。 唐代张守义在《正义》一书中说:“汉官五日一假洗浴也。”《汉书·石奋传》中也说:“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文中的“洗浴”、“洗沐”都是休假...
当时5号墓出土的陶瓮,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资料图) 曾经在6月29日于聊城市民文化中心施工现场发掘的汉代古墓文物,近期将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进行专题展览。 据聊城市著名地下文物专家孙淮生介绍,一座汉代墓群在距离地面7米的市民文化中心施工现场被发现。共清理出8座墓室,一口砖井,出土有陶瓮、陶罐、陶仓、铁器和铜器。从发掘的古墓形制和出土的部分器物判断,可能是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队日前在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发现大型石筑高台、石围居住遗址、墓葬等,初步断定是世界上罕见的一处游牧民族的王庭遗址。 在距离巴里坤县城23公里的东黑沟古游牧民族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队队长、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讲师马建正带领20名考古队员挖掘、整理古遗址。在方圆约8.75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考古队已发掘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遗迹4座、墓葬12座。其中最重要的新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