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丧葬之礼在我国起源很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由于人们相信玉有保护尸体的作用,所以对坚硬不朽的玉,充满迷信,不但把它作为神圣之物消灾辟邪,而且以玉敛葬,祈求再生。葬玉就是指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随葬玉器,西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这话道出了当时人们使用葬玉的目的。因此,在出土的墓葬中保留了各个时期众多的精美玉器。 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遍,玉琀...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1年第9期 ■ 返回
中新网(微博)广州10月24日电 (记者 莫非)广州出版社于10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出版社副总编李利在会上宣布:由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古陶瓷鉴定家、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收藏家蒲重良著述的《汉代陶瓷鉴赏》一书即日起面向全国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关于汉代陶瓷收藏鉴赏类专著的空白,经网络查询和国内图书目录查找,均未发现汉代陶瓷鉴赏类专著,本书是第一本该类专著。这也预...
郭旃在合浦汉文化博物馆拍摄东汉时期的波斯陶壶。 专家在合浦汉文化博物馆考察汉墓。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北海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日前,北海、广州、泉州、扬州、宁波、蓬莱等6个城市代表达成一致意向,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联手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0月19日至22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汉代著名的城障遗址——居延遗址群普查时,新发现了18处汉代烽燧遗址,为进一步研究居延遗址群的历史和价值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据内蒙古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傅兴业介绍,这些新发现的烽燧遗址分布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风镇和马鬃山苏木的居延遗址群范围内。受戈壁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烽燧已坍塌为方形土台或圆形土丘,有的烽燧顶部被人们垒起石块,改造...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北海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日前,北海、广州、泉州、扬州、宁波、蓬莱等6个城市代表达成一致意向,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联手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0月19日至22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谊会在北海举行。六市联合“申遗”专家莅临考察据北海文物部门介绍,国家文物局...
10月12日,省城海湖大道发现两座古墓,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10月19日,记者从古墓发掘现场了解到,经过几天的紧张发掘,又有一批文物出土,其中较为少见的是一面铜镜。挖掘人员判断,两座墓葬是夫妻合葬的双棺墓。 10月19日,记者在古墓发掘现场看到,靠南侧的一号墓内的两具棺木都已经清理完毕,从中发掘出了耳档(古人下葬时用于堵塞死者耳朵眼的塞子,多为玉质)等文物。另外,考古人员在清理了...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学集刊》第18辑 ■ 返回
徐州市汉代采石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南部,遗址的时代为西汉时期,下限不晚于东汉早期。2004年5月在基建时发现,徐州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地层简单,但采石遗迹分布密集。采石坑数量大,反映的采石工艺较为多样,另外有石坯坑、石渣坑、未完成坑、踏步、楔窝等。遗址内出土遗物主要为采石用的铁质工具和生活用的陶器等。 遗址的地层堆积简单,依次为现代地层、清代地层和东汉地层。第3层以下即为采石遗...
温曲遗址位于山西祁县东南的古县镇温曲村附近,距祁县县城约3.5公里,文物普查确定其为一处汉代遗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工作是 “大西客运专线”祁县段进行的抢救性发掘项目,分两区进行。田野工作从2010年10月底开始,持续到2011年1月,两区发掘面积1550平方米;清理灰坑15座,壕沟1条,墓葬30座,出土大量陶瓷器、筒瓦、板瓦等标本,部分标本上有一些重要文字和刻划符号。 一、战国——秦汉...
史书记载,省油灯唐朝出现,实物最早见于宋代。但是,西安收藏研究院院长、著名收藏家薛勇新近收藏的一盏汉代陶质豆形灯,却将省油灯发明的时间向前推到了汉代。 昨日,记者在收藏家薛勇家中看到了这盏灯,显得简约明快、古朴典雅。该灯圆形底座,高15厘米,是陶质豆形灯。薛勇告诉记者,这盏省油灯,颠覆了省油灯是唐宋人发明的传统说法。史书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实物最早见于宋代。宋代诗人陆游描述:...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又有新的发现!继9月26日晚发现一具宋代棺材以及其他陪葬品后,昨天早上,工作人员又在对现场一口古井进行挖掘。据了解,这应该是2100多年前汉代时期的一口井。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口古井的位置距离之前已挖掘出的墓葬不足一米。据市博物馆考古顾问俞洪顺介绍,这口井直径约为70cm,外围材料为汉代烧制的陶。但是,它与之前挖出的一口棺材不是同一时期的文物,相距一千多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