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江山市文物普查队深入大陈乡、双塔街道新塘坞村进行文物普查,发现大量清代石灰窑遗址群。据《江山市县》史料记载双塔街道新塘坞村石灰窑所产的石灰,于1915年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奖。 双塔街道新塘坞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现存明末清初徐氏宗祠和部分古民居,该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有丰富的生灰岩、石煤,有六亿年前的海藻类化石,还有三叶虫、笔石等化石。在新塘坞村的绕枧山上,发现十多个清代石灰窑遗址,从...
2月14日,西安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与西安十九粮油、家豪实业公司两家单位正式签署拆迁补偿协议,协议拆迁面积近6万平方米,标志着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有了实质性进展。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改造重点工程,环境改造涉及拆迁面积达8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26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拆迁、17个城中村改造拆迁,拆迁共涉及该地区的15万居民。今年,...
工作人员清理文物 近日,绵阳市解放街一工地发现了一唐宋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为期10多天的努力,目前,发掘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昨日,记者来到发掘现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地方发掘出的文物从汉代到清代各个朝代都有,这里简直就是绵阳的一部“史书”。 从本月1日开始,考古人员就对解放街21号工地进行了封闭。绵阳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最让我们考古人员兴奋的是,随着考古工作深入进行...
连日来,有群众不断向本报记者反映称,由于村民建房取土、当地企业在墓遗址边搭建厂房,加之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保护不力,现位于洋县马畅镇的唐代“唐安公主”墓遗址已破烂不堪,多处出现裂缝,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据史书记载,唐安公主是唐德宗皇帝李适的大女儿。公元784年,唐安公主随父亲躲避兵变经傥水河逃亡到洋县后不久,便不堪艰险暴病而亡,年仅23岁。其死后,便葬于今...
严重遭受人为破坏的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将得到文物管理部门的大规模修缮。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称,由我国政府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的高昌故城保护工程,已于今年2月初启动。 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曾是丝绸之路的一座重镇,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等长达1300余年的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于战火之中。高昌故城遗址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下,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由...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文管所透露,在斑竹园镇发现一处约4000年前的聚落遗址,出土了大量宝墩时期的陶器、石器,还发现了4000年前的尸骨。据悉,这是沱江流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1月20日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17个探方整齐分布,发掘面积约有500平方米。古代的房基、灰坑、陶窖和墓葬等陆续“重见天日”,分别被考古队员用白线作出标识。“这些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遗迹证明,...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北...
严重遭受人为破坏的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将得到文物管理部门的大规模修缮。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称,由我国政府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的高昌故城保护工程,已于今年2月初启动。 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曾是丝绸之路的一座重镇,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等长达1300余年的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于战火之中。高昌故城遗址位于吐鲁番市火焰山下,总面积约220万平方米,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由...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部门对察哈尔右翼前旗汉长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房址、亭障类遗迹各一处,出土大量汉代遗物。 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对汉长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铜五铢钱、铁刀、铁剑、陶罐、陶碗、陶盆、陶瓮以及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 据了解,亭障类遗迹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处于两条汉长城遗迹的中部,平面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0米,...
福建省2007年考古发现向媒体通报 “3000多年前,福建境内的古人已经具备制造青铜器的能力。”昨日,在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007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上,研究员范雪春首先介绍了晋江庵山遗址发掘的情况。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汇报了南靖石土地公山遗址发掘、省农林大厦工地发掘以及平潭沉船遗址发掘等7个项目,向媒体通报了我省2007年考古工作的突破性发现。 庵山遗址发现铸铜...
福建彩陶之王 每一块砖上都有“道光七年贡院正造”字样 上个月,我省考古队员在龙厦铁路工地发现了南靖石土地公山遗址,从中发现了一个商周时期的彩陶罐。这是全省首次发现完整的彩陶罐。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2007年度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去年12月,考古队员对龙厦铁路沿线的地下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他们在南靖县境内发现一处商周墓葬群,距今3500年左右...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临策铁路沿线古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并清理了汉代文化遗址2处及烽火台遗址、古墓群各1处。 这些汉代遗址均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其中巴音毛道遗址、巴音乌拉遗址两处遗址均位于狼山南侧,其中巴音乌拉遗址距汉代鸡鸣塞仅两公里,应与汉长城有密切联系。此次总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多为罐、碗等生活实用器,遗址中发现较多的灶,灰坑内多为生活垃圾。据考古人...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在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发现两处辽金时期遗址,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凉城县古城梁村、半坡村附近的两处遗址进行了整体联合发掘,发掘面积2400多平方米,共清理房址4处,灰坑47处、水井1座。考古人员发现,这两处遗址内地层堆积较好,基本分为3个文化层,均属辽金时期遗迹。在出土文物中,陶器多为辽金时期典型物,包括瓮、罐、盆、碗等;瓷器种类...
出土的铜纽扣 出土的铁器 近日,佳木斯市桦南县梨树乡东柞村一村民在村北附近挖沙时,挖出五枚绿色铜纽扣。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现场勘察后确认,此处是距今约800年辽金时期的一个墓葬遗址。据了解,这是我省首次发现辽金时期服饰的铜纽扣。 “这次出土的铜纽扣,是金代人穿的兽皮衣服上的。”29日,桦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树楼告诉记者:“这次出土的文物还有木匠用的铁...
卜卦作为原始先民最早认识自然、人类的一种手段,出现在我国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从目前国内外考古发现,综合文献记载、历史遗存、民俗资料和传说等进行考察,世界上最早的占卜、算卦活动,应该起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 在天水境内,人们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卜骨。天水考古发掘出的傅家门遗址,据测定距今5600-6000年左右,其所发掘出的罕见祭祀坑内,出土了六件珍贵的卜骨,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卜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