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位老人在岌岌可危的古建筑旁行走。 “再来一趟吧,雨再这样下下去,巍山的这些房子可能很难熬过这个梅雨季节了。”前天,家住东阳市巍山镇的赵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96356来电反映。2006年、2010年,本报分别以一个整版和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过巍山古建筑群急需保护的问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阳古建筑向来以“卢宅牌坊、李宅祠堂、巍山厅堂”而闻名,巍...
位于日本长野县中部松本盆地内的松本市是以松本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下町,也是日本的国际会议观光都市,曾是信浓国(长野县旧称信浓国)国府的所在地,面积约988平方公里,是长野县面积最大的市。由于松本的音乐、山岳和学术非常有名,所以被称为乐都、岳都和学都。 松本市在二战时免遭轰炸,所以除国宝松本城之外,这里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尤其是城中的中町大街保留了大量作为松本城象征的江户时代的土墙仓房建筑,很...
李鸿章故居大门 李鸿章故居内景 李鸿章故居大厅 李鸿章故居内景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墙、黑瓦、青石板路,是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村落样式。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样的古建筑越来越少,而嵊州市崇仁镇的中心地带却依然保留着一片古建筑群。 走进崇仁古建筑群,没有现代化的商业嘈杂,只有一份凝固了的宁静。然而,这份宁静不仅来自古建筑的历史,也来自老台门里的住户陆续搬走后的沉默。这批建筑群虽是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但目前其保护的力量依靠原来的住户。 随着住户的陆续离开,已有部分老房子坍...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安徽黄山对18个古村实施抢救性保护,原住民外迁,并另建新村安置。有效化解古村居民要求建现代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古建及古村完整风貌之间的矛盾。 安徽黄山有100多个明清时期风貌的徽州古村,近年实施“百村千幢”保护工程,对60多个古村实施有效保护。然而,部分古村仍面临风貌被破坏、新建筑不断出现及古建亟须修缮等问题。其中,古村居民要求建现代住房改善...
这是一个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宁静的古村落——大粲村,因其依山而建的民居布局,而被当地人戏称为“深山里的布达拉宫”。整个大粲村是在一整块岩石上凿砌而成, 村里房屋大多是黄黏土与石头混合材料建筑,家家户户由弯曲、错落、高低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由于交通不便,大粲村的绝大多数村民都迁走了。村里现在只有17个人居住,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经50多岁了。...
6月8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设立3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启动。 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成立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任组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单霁翔任副组长的全国检查小组,陆续分赴各地对保护工作存在问题较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检查。 宁波建城1191周年,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在2009年立法确定每年的12月8日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 ...
图①: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沦为停车场。 图②: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内部寄居着100多家公司。图③: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的正门,停着许多车辆。图④:张治中公馆大门紧闭、门面斑驳。 开栏的话 一边,是古建筑被拆改的现实,从北京的梁林故居,到济南的英领事馆,再到南京的张治中公馆,随着一块块砖瓦的掉落,文化的记忆也随之陨毁;而另一边,却是在遗迹上重现飞檐...
6月14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古建所所长姚军一行,在市、县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邻水县汤巴丘古村落进行考察。专家此次考察目的,旨在对四川历史上第七次大移民相关遗物、生态环境以及民族、民俗文化的综合性现状了解。专家一行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四川作为古代移民集居地,其主要依据于文献资料。邻水汤巴丘古村落是明末清初 “湖广填四川”时期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原始的生态环境与朴实的民居形成天人合一的历史壮观。是研究民族...
花都港头村 曾智勇(左)和曾庆洪 古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在特定历史中形成并保存至今的传统乡村聚居地,凝聚着包括建筑文化、工艺美术和民俗风情等要素在内的丰富的岭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 港头村档案: 港头村位于花都区花东镇,1358年建村至今,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现存古建筑的年代主要为明代、清代、民国。村落布局为坐北向南,...
不少木质古建筑的屋顶已经塌陷。 文保单位北楼的王母楼破败不堪。 山西长治投近4亿元修缮古建筑仍杯水车薪 古建筑修缮后利用途径单一成为难题 三大难题 长治古建筑大多分布于大山深处,保护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很大 当前古建筑的修缮成本平均超过7000元/平方米,投入巨大 修缮专业队伍的短缺 民间有一句俗谚:“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 位于古代上党地区的...
山西长子县布村玉皇庙。解放后一直用来做粮库,现已闲置。一座庙存唐、金、元三座早期木结构,这在现存古庙中难得一见。 山西古建筑的“大木之殇” 山西现存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399座,其中辽金以前的137座,元代的262座,占全国70%以上。399座木构古建,每一座都堪称国宝。2010年8月至今,古建筑爱好者唐大华到山西实地探查历史建筑200余处,发现其中100处以上处于失修...
民间高人这样炼成 古建筑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在现代建筑异军突起的今天,已成为一种“奢侈品”,尤其在繁华的大都市里已难觅其踪迹。但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人依然坚守古建筑艺术,默默地守护并传承民族精粹。家住固原市原州区的马振仁,就是古建筑传承人。30多年来,他修建的仿古建筑或修复的古建筑遗迹遍布我区各地。日前,在固原市举办的古建筑非物质文化艺术展上,记者见到了这位古建筑艺术传承...
5月30日,《清远观察》刊登了《民国首富豪宅被“围堵”》的消息,沉寂一时的文物保护话题又被提起。文章称,市区唯一的清代建筑上廓街麦天合故居如今几乎成了半地下建筑。昔日的大宅门窗破损,四周被填高的新建人行道围住,成了半沉式的掩体。目前清远文物部门已设法保护。 点评:南京拆除明城墙遗址、北京林徽因夫妇故居被拆除、济南百年老领事馆连夜被拆除……近年来,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