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最早的溜冰鞋是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制成的,原材料主要是动物的骨头 滑冰是时下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冬季运动。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滑冰了,不过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生存。 据英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出示的证据显示,最早的溜冰鞋是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制成的,原材料主要是动物的骨头。在骨头一端穿孔并用比较细的皮带从中穿过并捆绑在溜冰人的脚上(见图)。与现在的运动方式不同,当...
“崮头集墓地是我国考古的重要发现。”12月18日和19日,在对威海市米山水库中崮头集墓地的发掘成果进行鉴定和论证后,昨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光冀代表专家组郑重向媒体透露了这一消息。 自2003年以来,为做好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物部门组织业务力量对沿途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崮头集墓地位于米山水库的西岸,引黄调水工程...
当地文明史提前到了新石器时代 发现新石器时代文物 有望出土大量元代青花瓷 5000年前 川南古人用的是石斧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昨日公布对向家坝库区文物进行的第五次复查成果:在本月该院联合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展开的行动中获得两项重要成果,修复了川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古文明史,随之出土的铜斤、半两钱更是直接为研究秦灭巴蜀后的蜀人南迁路线提供了新的物证。 叫化岩遗址 发...
过去的一年里,几乎每周都有重大考古发现,每周都有关于人类历史的新理论发表,从这些中挑出十大最重要发现是件困难之事,尤其此次不只是为报纸挑选头条标题,而是将在未来十几年内都会被业内谈论重视的话题。下面这些就是美国《考古学》杂志挑选出来的2007年重大发现: 1.发现美洲最古老太阳观测站 发现美洲最古老太阳观测站 旅行家们早就注意到,秘鲁沿海山丘上排列的13个塔楼至少建于19世纪,然而去...
鸡笼山一号石室甬道 考古工作者向人们展示从鸡笼山一号石室中挖出的文物 鸡笼山石室土墩抢救性考古挖掘已进行了一个半月,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昨天,苏州博物馆与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合作组成的鸡笼山考古队相关成员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了现阶段考古发现:可基本判断D1号石室土墩为春秋时期的贵族大墓,虽然墓主身份难以判断,但猜测其王位不会比真山大墓墓主吴王低。 苏州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丁金龙介绍,这...
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 权威专家称为“中华第一城”,是堪比殷墟的重大发现 良渚古城北城墙遗址正在挖掘中 良渚古城文物 昨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外界公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过18个月的努力,良渚文化考古勘探工作获得重大成果,在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据了解,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
鸡笼山一号石室甬道 考古工作者向人们展示从鸡笼山一号石室中挖出的文物 一号石室出土的弯月形玉饰件 一号石室出土的玉瑗 一号石室出土的瓷碗等文物。记者 濮建明 摄 一号石室外景。 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虽然墓主身份难以判断,但猜测其王位不会比真山大墓墓主吴王低 鸡笼山石室土墩抢救性考古挖掘已进行了一个半月,目前仍在发掘清理中。昨天,苏...
经过阿房宫考古队5年多的艰苦工作,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勘探与部分试掘工作已基本完成,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没发现与阿房宫前殿同时期的秦代建筑遗址,确定了未建成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存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即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未建成的阿房宫。 自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成立阿房宫考古队以来,考古人员首先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与部分发掘工作,发现这...
考古已进行到第二十天,现场发现了用碎石和碎瓷片铺设的通道 12月6日,丘浚墓考古已进行到第二十天,记者从丘浚墓考古现场了解到,全面神道考古发掘工作已展开,继日前祭拜遗址被发现后,6日上午又挖出几块残碑,其中一块半截石匾上刻有文字。另外在神道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段用碎石、碎瓷片铺设的地面,怀疑此地段是丘浚墓神道原道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紧靠丘浚墓东面围墙墙壁处的一堆乱石下,几块刚出土的古石...
在昌江信冲洞挖掘出土的巨猿右下第一臼化石 在昌江红林三队采石场挖掘出土的熊猫犬齿 记者昨天从海南省博物馆获悉,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和红林三队采石场,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巨猿、熊猫、猩猩、鬣狗、犀牛、獏、象、硕豪猪等近20种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为距今40万至60万年前,洞穴内堆积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 这一重大考古发...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在对重庆市合川区草树土汉代遗址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汉、唐房址以及汉至六朝时期的灰坑等遗迹。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朱寒冰介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工作队于6月下旬至9月对草树土遗址实施了考古勘探、发掘,勘探面积4000余平方米,发掘面积725平方米。考古人员发现并清理汉代房址两座、唐代房址1座、汉至六朝时期灰坑1座、唐代灰沟1条、明清时期灰沟3条。房址、灰坑中出土的遗物有金银器、...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对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干线及支线的考古调查中发现15处不同时期的遗址。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朱寒冰介绍,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考古调查工作近日结束,在对该工程干线及支线的文物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文物点15处,包括商周、汉代、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遗址,其中有明清窑址一处和清代、明代墓地各一处。 中石油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
自今年6月,金莲山古滇墓群考古工作进入室内整理阶段以来,我市考古工作者在研究中又有新发现——金莲山古滇墓群具有明显的古代百濮族群的文化特征。这一结论如果被证实,扑朔迷离的古滇民族来源之谜将由此找到答案。 经过对澄江县金莲山古滇墓群一年多发掘、整理、研究,考古工作者有了新的发现,有关专家称,滇青铜历史文化可能因此被改写。 9月1日,据考古队队长、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杰介绍,此次金莲山古滇墓群考古发...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对重庆钢铁集团迁建区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汉代和唐宋遗址等文物点15处。 重庆钢铁集团从重庆主城区迁往长寿区江南镇,是重庆市已经启动的基建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重庆钢铁集团迁建区位于长江南岸二级台地,考古调查发现,迁建区有文物点15处,其中汉代、唐宋遗址各1处,汉代墓葬群3处,汉砖采集点5处,明清墓葬群5处。发现的汉代墓葬大部分为砖室墓,墓葬均被破坏,已露出墓圹。汉...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考古复查中发现汉代、唐代和元代遗址各一处。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新发现的古代遗址分别为小垭口遗址、石谷坝遗址和牛黄坝遗址。其中,小垭口遗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炭嘴村小垭口社,距航电枢纽大坝仅500米,为唐宋遗址。石谷坝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南津办事处南坪村十社,考古人员根据采集的大量唐宋瓷片及汉代绳纹瓦片推断其为汉代遗址。牛黄坝遗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