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东中翰清花2009“清花岁月”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13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槌。中翰清花每年推出“繁花似金”、“时空呢喃”、“清花岁月”三大专场拍卖会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据介绍,“清花岁月”专场今年4月份开始征集,在大量的应征拍品中本场将推出约30...
方力钧当代艺术作品 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11日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大型个展。这次题为“方力钧:时间线索”的展览也是广东美术馆第一次大规模介绍和讨论艺术家创作经历的大型展览。 “当代艺术不是骗钱的” 作为中国百万元级乃至千万元级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当代艺术F4”,但是中国当代艺术一...
2009年12月5日下午,中国书画艺术价值与鉴赏研讨会在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学术交流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国墨(北京)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主办。广州市原副市长、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院长姚蓉宾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了研讨会,此外还有以及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领导、各界人士和媒体代表等约四十多人出席了研讨会。中国书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价值的确立,会随着环境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呈现...
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江传统家具”日前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已获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据悉,这也是台山市继“台山广东音乐”和“台山浮石飘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后,有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第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以伍炳亮为代表的台山市大江镇人,发现了收藏传统家具的巨大市场潜力,为掌握明清...
2008年10月20日,《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展览是自“南海一号”出水后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出水文物。展览展出的200多件展品均是遴选出的精品,大多是瓷器,也有小部分的金、银器和铜钱。 试开馆首日,逾二千游客进馆参观,安置在博物馆“水晶宫”里...
昨日,“南海Ⅰ号”博物馆对外试开放。广州日报 龙成通/摄 观众观看“南海一号”打捞起的文物。广州日报 “虽然我是阳江人,但一直不知道‘南海Ⅰ号’是什么样子,现在博物馆终于开放了,我第一时间赶过来看看!”昨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试开业,广大游客、市民翘首以盼的“南海Ⅰ号̶...
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协水彩艺委会、云山艺术馆联合主办的“云山雅韵·广东当代名家水彩画展”,将于200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展览将于12月4日至8日将在广东画院展览馆展出。包括林墉、罗宗海、陈作力、陆晓翰、陈海宁、陈朝生、陈之哆、方晓龙、龙虎、廖剑华、冯伟、李小澄、李燕祥、洪少丹14位名家的水彩画作品共80多幅将参展。这批...
雷州农民挖出疑为明代俑 “哇!一个、两个、三个……”11月28日上午,雷州市东里镇下湖村委会南包东村谭革荣在为自家建厕所挖粪池时,突然发现数十个“小人物”,同时还挖到26枚刻有“圣元通宝”字样的铜钱。据了解,这批出土的物品疑为明朝年间文物,目前尚待有关专家鉴定。 昨日下午,笔者赶到靠海的南包东村谭革荣的家里看到,这批俑有35个,全呈黑色,质料疑为木或陶,质地坚硬,高约15厘米。用手一掂,重...
雷州农民挖出疑为明代俑 “哇!一个、两个、三个……”11月28日上午,雷州市东里镇下湖村委会南包东村谭革荣在为自家建厕所挖粪池时,突然发现数十个“小人物”,同时还挖到26枚刻有“圣元通宝”字样的铜钱。据了解,这批出土的物品疑为明朝年间文物,目前尚待有关专家鉴定。 昨日下午,笔者赶到靠海的南包东村谭革...
为庆祝粤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昨日(28日)上午,包括粤剧名家红线女在内的近百名广东省粤剧界知名人士和粤剧研究专家以及粤剧院团有关人员,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庆祝粤剧申遗成功系列活动的新闻通报会。 在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9月,粤剧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确定每年11月下旬举行“粤...
在粤剧申遗成功之际,中国粤剧网开通仪式,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左一)出席了仪式并为中国粤剧网揭幕。 包括粤剧名伶红线女在内的广东文化界百余人二十八日聚首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宣布未来数天将在广州举办多场大型系列活动,共庆粤剧申遗成功。郭凤女、罗家宝等多位粤剧名角均将一同参与。同日,中国粤剧网宣布正式开通。 二00三年,粤港澳三地达成粤剧合作申遗的共识。...
广东惠东生态渔歌传承千年 经久不衰 客家人流行唱山歌,而沿海的渔民也有流行的渔歌,且一唱千年,经久不衰。 在红海湾一隅的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沿海村落,流传着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惠东渔歌走过千百年历史,依然在当地广为传唱,渔民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爱用渔歌唱之。 惠东沿海村落的渔民长期面对大海、蓝天,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以...
汉乐演奏家坦言,不愿自己的孩子再从事汉乐演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汉乐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暨南大学学生对广东汉乐生存状态的调研结果引人深思,这项成果近日入选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全国前12名。 被称为“中州古韵”的广东汉乐已在客家地区流传至少500年,是&ld...
昨日,记者从大岭山镇获悉,2007年4月至今,大岭镇开展文物普查新发现82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人员在全镇共发现13处明朝文物,今年12月份广东省有关专家将来验收。 在本次普查过程中,新发现年代久远的文物始于明朝。到今年11月初,普查人员在大岭山镇共发现13处明朝文物,其中大部分为古墓,同时还有古井和宗祠。 大岭山文物普查办专职普查员黎福校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文物登记表,上面记录的是新发现的明朝徐鹤...
咸水歌起,粤曲韵动,英歌舞翩,看在东盟7国文化界嘉宾的眼中,新鲜又精彩。昨天,广东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开幕,丰富的广场演出和展览让嘉宾们领略广东非遗项目的魅力。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杨治,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长陈云贤,副市长麦洁华等参加了开幕式。 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7国文化界嘉宾,港澳文化官员和来自国内的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