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6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说,中国将加强与国际考古界的合作与交流,使国外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有更多机会参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同时也鼓励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参加境外考古学研究。 张柏说,国家文物局将择机组织考古队伍赴巴基斯坦、肯尼亚、蒙古、越南等国家开展考古工作,扩大中国考古学在世界的影响。 据介绍,经国务院特别许可,国家文物局已批准了一批新的中外合作考古调查发掘项...
今天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在西藏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地位的萨迦寺,抢救性考古清理工作日前告一段落,新出土文物500多件(组)。萨迦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分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群,有“第二敦煌”的美誉。萨迦北寺初建于1073年,大多数建筑毁于上世纪60年代。萨迦南寺始建于126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萨迦...
为配合银(川)武(汉)高速公路陕西段的建设工程项目,6—11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陕西彬县水北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探,并对该遗址重点区域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共发掘出仰韶文化中晚期灰坑107座,房址3座,陶窑1座,墓葬3座以及宋元时期墓葬12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 水北遗址位于陕西省彬县炭店乡水北村5组南约50米的泾河北岸,根据...
在黄河西岸司马迁故里韩城市的梁带村两周遗址及其墓地,陕西考古工作者经勘探和试掘,发现一个面积达500亩的高等级贵族墓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墓地中央地带仅仅50亩的小面积勘探中,又意外发现103座两周(西周、东周)时期的古墓葬和17座车马陪葬坑。今天,陕西省向媒体公布了这一重要新发现。 该大型墓地位于黄河西岸一处高台上,东距黄河河道400多米。百余座墓葬中,有“中”字型大...
考古人员在距今2500年前的新疆吐鲁番洋海古墓中发现了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专家称,这将吐鲁番地区葡萄种植的历史向前推了半个世纪。 这根古葡萄藤深褐色,长115厘米。专家认为,这根葡萄藤的具体年代应在公元前500年前,这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博士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最早的实物见证。” 李肖说:“而且当时的人们已经...
日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元代安西王府遗址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遗址钻探面积达17万平方米,初步发现了王府宫城高等级大型中央宫殿夯土台基和宫城的独特角台形制,此次考古勘探对元代城池规制等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元代安西王府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元初这一地区的政治、军事地位异常重要。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的避暑府邸,毁于成宗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开成路大地震。2001年,开城安...
国家对遗址遗迹的挖掘、保护有明确规定,至少要经省一级的文物管理部门批准才可挖掘,可16日,在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附属公路上的一处重要的金代文化遗址,只因项目经理曹立波的一句话,就遭到了彻底破坏。19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施工前,必须由文物部门进行发掘,留存后方可施工。我省对于考古发掘也是非常重视,如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省...
记者从河北省有关部门获悉,泥河湾考古又有重大发现。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之下,又发现了第四、第五和第六文化层,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年代向前推进了10万年。 马圈沟遗址发现于1992年,其第三文化层的年代,专家根据地磁学研究结论认为,应距今166万年。去年7月至1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重点组织了对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的调查,同时对马圈沟遗址第三文化层之下进行了发掘。发...
继2004年发现“周公”甲骨文、陵坡墓地与水沟周城之后,考古专家在去年的周公庙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中又取得重大进展,不仅发现2组大型建筑基址,还试掘验证了数处周代家族墓地。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月9日举行的“2005年考古汇报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公庙考古队专家种建荣介绍了周公庙的考古情况:在大量勘探的基础上,考古人员分别在陵坡墓地...
考古专家在香港西贡发现一个有近4万年历史的远古人类活动遗址。专程前来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森水1月11日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一新的重大考古发现,不仅改写了香港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也给考古专家提出一个全新的课题。 这个遗址位于西贡黄地峒,是一个距今3.5—3.9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造场,面积达8000平方米,迄今已出土了6000多件器物。 ...
西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汉长安城最大的宫殿长乐宫遗址内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遗址,发掘成果表明该建筑遗址是迄今发现的长乐宫规模最大的一座建筑遗址。有关专家称,从目前出现的一百余个柱础点来看,其建筑布局有序、结构精巧,展现出了大汉皇宫的巍峨壮丽。 据了解,长乐宫是在秦离宫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位于长安城内东南隅,为皇太后居住生活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继二00...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对陕西阿房宫前殿遗址西面至沣河东岸的大面积调查、勘探基础上,发掘了上林苑1、2号建筑遗址,取得了重要收获。 上林苑1号建筑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该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南部为宫殿区,其夯土台基已毁坏,现存东西最大长度250米、南北最大宽度45米,面积为11250平方米;北部为园林区,因毁坏严重,其范围已无法确定。考古工作者在对遗址南部宫殿区的西部边缘进...
文物考古部门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获得重大发现,数座烧制唐三彩的窑炉露出地面,窑址内发现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据专家推测,这里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 2005年7月,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唐代窑炉六个,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余件。 一大批完整和较完整的白釉、黑釉、黄釉、...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2002年7—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之际,于台地南部断崖边缘的出露墓葬,发现出土陶器与人骨。陶器形制与塔克拉玛干南部迄今所发现陶器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古朴,而其独特的刻划纹饰,实为新疆考古未见。随后对采集人骨所作的14C测年结果为2950±...
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二零零五年度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年度先期开工的荥阳市薛村遗址等十一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的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绩,发掘实际面积达四万四千一百平方米,并取得了重大收获。 有关专家称,这为深入了解当地古代历史文化面貌提供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 据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介绍,去年四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正式启动,经过河南省文物局和各考古发掘工作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