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古代从战国到东汉的四百余件封泥精品10日于浙江杭州展出,通过“封泥之谜”、“封泥春秋”和“封泥艺术”等方面,再现战国、秦代、汉代的制官、地理、文书、玺印、书法等方面的信息和成果,促进一步了解战国、秦代、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盼回望历史,弘扬文物艺术价值。 封泥是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主要使用形式,当时还没有纸,也没有印泥,为防止非法启封,对需要保存或密封保护的物品或简版文书,用绳捆扎或用笥囊...
观众看展 日前,山东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共同主办《太阳契丹——大辽文明展》,据了解,本次展出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角度全面而立体的展示了大辽文明的盛况,展出了大量古代辽国的珍贵文物,包含马具马饰、金银器、陶瓷器、玻璃器、水晶、服装、饰品等,共计110余组、32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9件(组),包括列入“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的“辽陈国公主墓”,1992、2003年度分别入选“...
5月8日,由山东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太阳契丹——大辽文明展》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现场演出了内蒙古博物院带来的顶碗舞、马头琴演奏和呼麦演示、蒙古族歌伴舞表演《鸿雁》、蒙古族礼仪礼俗展示等精彩节目。 据介绍,这是辽代文物精品第一次在山东集中展示,展览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角度全面而立体的展示了大辽文明的盛况,展出了马具马饰、金银器、陶瓷器等大量古代辽国的珍贵文物...
5月8日,由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主办“久远的记忆——宁夏岩画特展”正式在德清县博物馆展出。 本展览以宁夏岩画为主线,通过遴选不同历史时期、各北方游牧民族所刻制的50余件岩画实物和拓片,多形式、多角度地反映了古代先民们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美学倾向、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展示了宁夏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宁夏境内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宁夏岩画不仅是中华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从古至今,镜子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你知道古代铜镜是如何锻造的吗?你想近距离观赏距今约900年的辽金时代的铜镜吗?今天起到6月26日,可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三楼东侧展厅,去看“水月镜花——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馆藏铜镜精品展”。 桃形仙人故事镜,原来带柄(背面) 铜镜也叫青铜镜,原料是钢、锡、铅合金。从夏朝开始到清朝,几千年使用过程中,镜子的合金配比有...
5月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工作人员对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身进行开箱。 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被盗前的图像。 5月4日,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身在石家庄装车。 5日,原本陈列于河北博物院的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身在北京开箱清点,该佛身与50余件佛造像文物,将被运往台湾,参加5月下旬在佛光山举办的《河北省佛教文物展》。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将实现佛身与佛首完璧,并于2016年春运回...
“五一”小长假期间,有市民到六合旅游时发现,六合区博物馆所在地——万寿宫门口并不对外开放,很想知道何时能一饱眼福。记者了解到,南京历史上曾有三座万寿宫,现仅存此一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却不对外开放。六合区文化部门表示,万寿宫的古建筑无法满足文物展览条件,区博物馆的新馆预计明年建成,此后万寿宫会作为文物古迹正常开放。 常年不开放 博物馆有些“神秘” 据了解,万寿宫不只南京有,在古...
2015年5月5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展出千年赤裸天神壁画,天神裸体的形象堪称大尺度,让人面红耳赤,展厅内几乎无人问津。 据悉,遍观中原地区从古至今的佛教艺术作品,绝少有裸体特别是全裸人物出现。不过在离佛教发源地印度更近的新疆和田地区,就没有中原佛教这般的忌讳。此次展出的这些千年天神画像均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公元8世纪前后绘制的伎乐天神壁画,其奇异夸张的发型,肥硕的躯体,以及...
《寒香》(青花釉里红陶瓷) 4月16日至7月12日,“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唐宋时期国宝级香具66件(组)。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人的繁丽与宋人的雅致相映成趣。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香具形制设计尤为丰富。至宋代,燕居焚香则成为士人的生活方式,情致宛然,别有意蕴,在香料...
在书法界,一些“文墨相融,德艺双馨”的书法大家,人人皆知。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艺术创作之路上,他们如身处闹市中的大隐之士,潜心游弋在艺术的世界里,不断向书画艺术的塔尖攀登。今深圳御宝轩有幸征集到2件名家书画精品,分别为吴昌硕款姑苏繁华图长卷和寿平款蓬莱仙境图长卷。在书画家眼里,尤其注重“骨法用笔”,不管何种形态的书法均采用中锋用笔为主,在速度的作用下,显示出力度、厚度、韧性来。塑造出书法字体里面的“筋...
4月16日至7月12日,“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唐宋时期国宝级香具66件(组)。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唐宋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人的繁丽与宋人的雅致相映成趣。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香具形制设计尤为丰富。至宋代,燕居焚香则成为士人的生活方式,情致宛然,别有意蕴,在香料及香具发展史上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五一”期间,颐和园与沈阳故宫博物院等联合推出大型清前文物展,122件清前文物珍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前往观赏。 据颐和园管理处介绍,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这次展览从满族崛起、清初武备、宫廷生...
昨天,中国扇博物馆联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推出了“外销工艺扇及现代扇艺艺术展”。 此次展览于昨日开展,展品分别来自广州和杭州,展出扇艺精品93件,分为“象牙折扇的盛衰”、“时尚中国风”、“西洋情调”和“现代扇艺”四个陈列单元展出,呈现一道中西合璧的视觉盛宴。 展览期间,专场导览体验,由策展人、文保员进行展览深度解读,玩转指尖上的扇子,周末常设体验活动推出扇骨纹样DIY印章和仿扇面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