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蓬莱城内出土 清朝著名古桥 近日,蓬莱市文物局接到报告,在原驻军木器厂十字路口处的工地上,发现蓬莱城内的著名古桥——草桥。 据蓬莱市文物考古人员现场勘查,古桥位于地下1米处,南北走向,长6.4米、宽4.6米、高2.1米,单拱横跨密汾河故道,发现时保存完好,东部中间券石上刻有“草桥”二字。另外,在桥头券石上还刻有“光绪丙申草桥宋宫保捐修”文字。 ...
在德清县新安镇孙家桥村东南约500米的一片桑树地中,散落着一些残破的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物。这是明代遗留下的一处古墓——吴江墓,是德清县级文保单位。近日,德清县有关方面决定对其进行修缮。 距今460余年的吴江墓,于1991年发现,1996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江墓现存有墓室及神道,神道自南而北,保存有石牌坊、石羊、石马、石碑趺等遗物,呈一条轴线规律有序排列。其中有一石碑为&...
近日,在对乡土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时,调查人员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发现了一处至今保存较好的清代护陵营房建筑,也是清乾隆时期陵寝护陵营房中的孤品。 该营房位于梁各庄镇岭东村,多罗果恭郡王弘曕园寝的东侧,与王爷园寝一河之隔,有石桥相通。过桥为一青石铺就的斜坡,营房大门的遗址在位于斜坡上,青条石墁地,存有柱础四个。大门南侧的南倒座三间尚存,但已破败不堪。据当地老人介绍,进大门后,曾有两处相同的院落南北...
近日,宜黄县中港乡发现保存完整的我国明清古建筑精品——州司马宅院。该古建筑的发现,引起了专家的考察和重视,湖北古城保护专家李立公在考察后赞道:“宜黄县州司马宅院的建造工艺属江西众多明清古建筑群中之精品,其级别远远超过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棠阴古建筑。”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对该州司马宅院的评价非常高,他说:“宜黄州司马宅院工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为我国建筑史罕见...
江西省考古人员在瑞赣高速公路开工前进行考古调查时,在赣州市会昌县发现了明清时期大型客家墓葬群。10日,这一客家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初步完成,专家认为这是江西省内发现的最完整、最能科学揭示客家丧葬习俗的客家墓葬群。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军介绍,这个明清大型客家墓葬群位于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马尾湾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大小墓穴20个,大...
47.04万元人民币成交。共有5件拍品价格在10万元以上,36件拍品的成交价在1万至7万元之间。可以看到,铜镜的价格这些年一路稳步上升。对于这段时间受股市震荡而担惊受怕的散户来说,若有意转战收藏品市场,作长线投资的话,收藏铜镜不失为一投资良机。 铜镜拍卖的成交情况,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嘉德自2004年秋在国内首推铜镜拍卖专场后,这些年来,铜镜的成交价格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2004年嘉德秋拍的...
河北省涞水县石亭镇东营房村在经历了日前的几场暴雨之后, 村中不同程度的出现地陷、地裂缝现象,大大小小有数十处之多。这对座落在该村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怡贤亲王陵寝造成了一定威胁,且部分地陷带距陵寝不足百米。 在村民的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东营房村村南,只见该处的河道中有许多大坑和裂缝,地面沉陷现象十分明显。大坑最大的直径约为五米、深约三米,一棵直径二十五厘米的杨树也随之下陷、倾倒。而有的裂缝有五十...
本报蓬莱讯(通讯员 晓春 建萍 惠泉 记者 新书)10日,蓬莱市文物局接到报告,在原驻军木器厂十字路口处的工地上,发现蓬莱城内的著名古桥——草桥。 据蓬莱市文物考古人员现场勘查,古桥位于地下1米处,南北走向,长6.4米、宽4.6米、高2.1米,单拱横跨密汾河故道,发现时保存完好,东部中间券石上刻有“草桥”二字。另外,在桥头券石上还刻有“光绪丙申 草桥 宋宫保捐...
《东京梦清明上河图》出版本报讯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富庶,引动一书一画的创作。一书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一画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至今日,仍能掀起人们的观画热潮。新书《东京梦清明上河图》以书解画,以画配书,带引读者观赏全画,体会一千年前开封的繁华和命脉所在。 作者杭侃、宋峰沿着那条带挈东京百载繁华的河流,带着此书作一次美妙的清明上河图导览,节日活动、娱乐活动、社会风尚,让历史活起来。 ...
新华网南昌7月11日电(记者沈洋)江西省考古人员在赣州市会昌县发现了明清时期大型客家墓葬群。日前,这座客家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初步完成。专家认为这是江西省内发现的最完整、最能科学揭示客家丧葬习俗的客家墓葬群。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军介绍,这个明清大型客 家墓葬群位于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大田村马尾湾瑞金-赣州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大小墓穴20...
4000元淘回的瓷器,如今已经价值10万元。近日,一件清代的“秋葵绿釉”出现在泰宁古玩城,它是武汉市文化产业商会执行会长黄国强进行民间藏品征集中征集到的宝贝之一。 据介绍,该件“秋葵绿釉”的主人梁先生是一名资深收藏家,收藏已经20多年了。2001年,梁先生偶然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了这件瓷器。经过研究,他认定这件瓷器具有收藏价值,于是花4000元买下了这...
“像不像人样,看看张家骧。”这是一句宁波老话,但可见宁波人对这位100多年前“郎官”的评价。 前些天,因为一场大雨,位于鄞州龙观乡大路村的张家骧墓葬被“曝光”。文保专家称,虽然墓内可能没有什么宝贝,但占地3.5亩的墓葬却堪称宁波之最,对研究明清时期浙东丧葬习俗文化,有一定历史价值。 墓主是清代两个皇帝的老师 最早发现墓葬...
在不久前落槌的嘉德四季拍卖会上,清雍正“仿官釉羽觞”,估价18000至28000元,成交价却达到了24.64万元。陌生的名字为这件瓷器添加了一份神秘,其实综观目前的拍卖市场,明清时期羽觞的投资价值已日益显现出来。 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考古界亦称其为耳杯。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
昨天下午,婺城区雅畈镇村民何小勇,携带一袋重达三四十公斤碑铭碎块来到报社,想通过本报捐献给文物局,并呼吁广大市民共同保护文物古迹。 据何小勇介绍,他家住婺城区雅畈镇雅畈三村上街,他是一位瓷器收藏爱好者,对收藏文物有很高的兴致。十几天前,他在丈母娘家金东区东孝街道下于村探亲时,得知附近高带山西侧的一座古墓在修路时被推掉了。而且据村里的老人讲,这座古墓的主人曾在朝廷做过大官,村里干部已经将坟墓内的骸...
7月2日,考古专家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今年“1号”关注项目的靖安东周墓葬群47号主棺进行开启清理,在主棺中发现质地极好的玉龙形玉璜等珍贵文物,并在第8号棺木中发现保存完好的侧卧状的人骨。 2日开启的主棺位于墓室东南角一个单独小区内,主棺全长3.5米、宽1.1米,其墓穴单独挖建,建有棺床。主棺和其他46具棺木的下葬方式类似,也是在棺外涂上白膏泥后用黄土硬层包裹。由于主棺单体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