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安家瑶,长期负责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她对唐代政令中枢所在的大明宫有着深入的了解,对这一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充满了敬重和热爱。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方案国际竞赛评审会期间,安家瑶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大明宫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和包容开放的时期,唐长安城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宫则是中心的核心。 ”...
在我省首次发现建筑夯土台基 初步推断大洋洲商墓主人应生活在牛城 1月2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经过一年多努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城遗址进行主动性课题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考古成果为解决牛城遗址的年代、牛城的文化性质和特征、牛城和樟树吴城的关系、牛城和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大墓的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依据。 牛城城址位于新干县大洋州镇东北面2.4公里处,此次考古基...
阿根廷考古学家28日宣布,他们最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蒙特埃莫索地区发现了12块史前巨兽遗骨。 蒙特埃莫索市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维森特·马尔蒂诺说,考古学家本月25日在距离市中心8公里的沿海地区发掘出这12块属于已经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雕齿兽的遗骨,其中一些骨片的长度超过35厘米。 马尔蒂诺说,一次挖掘出12片雕齿兽遗骨在这一地区尚属首次。这些遗骨从28日起开始在蒙特埃莫索市自然科学博物...
28日上午,绵阳晚报原址,解放街21号建筑工地在施工中,挖出多件唐宋时期文物,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唐代文化遗址由此现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称,这批文物的出土及唐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整个四川盛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昨上午,市民税先生给绵阳晚报打来电话称,解放街21号建筑工地在施工中,挖出一块大型石碑,很可能是见证绵阳建城历史的重要文物。绵阳晚报记者立即联系绵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经...
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五龙村爱国9组的“阁老坟”,日前出土了两通清代康熙年武英殿大学士赠少傅谥文恭王顼龄墓志铭。金山区博物馆馆长奚吉平称,此墓志铭体积之大在上海地区实属罕见,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块铭石为清代青石,形制呈正方形,边长80厘米,厚15厘米,是在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铭刻的,距今282年。其中一块铭石为篆体阴文,字迹十分清晰。另一块铭石四边均...
1月21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挂牌仪式在新修复竣工的张凤翼故居举行。 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对张凤翼故居维修工程圆满竣工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的顺利成立表示了祝贺。苏州市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考古研究所在张凤翼故居挂牌,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结合。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将在该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凤翼故居,即文起堂,位于苏州市干将东路712号,江苏省省级文...
古玛雅人建造的金字塔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墨西哥古玛雅活人祭祀使用的很可能是男孩或年轻男子,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处女。 在被西班牙人16世纪初征服之前,玛雅人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的丛林中修建了高耸的寺庙和精美的宫殿。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市的玛雅神职人员用小孩祭祀,向神祈求雨水和肥沃的田地,他们会把小孩扔进神圣的灰岩洞。 对玛雅人来说,这些灰岩洞是他们的...
最早巧克力或距今3100多年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3100多年前,中美洲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可可(巧克力的原料)饮料,而且这种饮料和后来出现的苦味巧克力饮料很不一样,是一种类似啤酒的微甜饮料。 洪都拉斯出土的约公元前1100年的陶器,其中发现有可可碱的化学成分。 向前推了500年 考古学家近日对洪都拉斯出土的一批约公元前1100年的陶器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多个陶器中发现了一...
2007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大渡河畔史前居民的家园——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其中。 麦坪遗址位于汉源县大树镇麦坪村,地处大渡河中游南岸的二、三级台地上,现存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6年至200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约2500平方米。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属新石器时代,发掘揭露出一处史前大型聚落,共发现房址34座、灰坑10...
头盖骨中一块较为完整的顶骨 “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重要一环,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现代人类起源于哪里?我们到底从哪里来?这是长期以来全世界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 1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在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在河南...
亚穆纳河畔的白色泰姬陵 印度泰姬陵是当年莫卧儿王朝帝王沙·贾汉为爱妃泰吉·马哈尔所造。多年来,它像一颗白色的珍珠闪耀在印度城市阿格拉附近的亚穆纳河畔。不过由于长年风吹日晒,这座昔日洁白通透的宫殿式陵园已经开始有点发黄。为了让它恢复原来的光彩,印度人正在对泰姬陵进行“美白”,预计这一项目将持续半年时间。 泰姬陵的白色大理石拱门将被涂上一层特制的粘土,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18日在北京召开的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表示,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目前大遗址保护形势相当严峻,加大对大遗址的保护力度已刻不容缓。 “一条条交通干线的兴建、一座座城镇区域的拓展、一个个工业项目的建立,使一批珍贵的大遗址被蚕食、肢解甚至破坏,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形势令人痛心。”王巍说。 他指出,尽管国家和地方文物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李洲坳古墓发掘现场 1月18日,展示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交流最新考古信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南方青铜文明的新发现——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墓葬;东海之滨的文明曙光——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大渡河畔史前居民的家园——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北国古代先民的安魂之所——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商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河南荥阳市关帝庙商代晚期聚落遗址;北朝贵族的身后世界...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日前证实,1.25亿-1.3亿年前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上曾经生活着一种体型异常巨大的恐龙。专家表示,这种恐龙的体积之大,是以前在英国境内从未发现过的。据悉,仅发掘出的该恐龙一块颈部椎骨化石的长度就有0.75米。 从发现的椎骨化石的长度判断,以朴次茅斯大学古生物学家达兰·纳什为首的考古小组认为,这种古老爬行动物的长度大约有20米,体重在40-50吨之间。现在有关该...
以色列考古刚发现的证实圣经记载的第一圣殿时期的石刻章 以色列一支考古队日前在耶路撒冷老城城墙考古中发现一枚《圣经》中记载的2500年前第一圣殿时期的石刻印章。 这枚石刻章上刻有提迈赫的名字。据《圣经》旧约尼希米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的提迈赫家族是第一圣殿的仆人,巴比伦人公元前586年毁灭圣殿后,把犹太人驱赶到巴比伦,后来他们又返回耶路撒冷。 考古队长马扎尔说,他们在耶路撒冷老城的丹门附近挖掘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