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规范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5月21日至23日,甘肃省兰州市文物局举办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培训班,全市各区县博物馆、文化馆馆长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相关文博单位业务骨干共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省内相关专家讲授了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规范、文物保护单位档案编制、文物安全保卫、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等课程,还特邀市公安消防大队有关人员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兰州...
6月1日至2日,江苏省文物局在徐州组织召开了“江苏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来自8个“江苏大遗址”所在市文化(文物)局分管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处长(文管办主任)、8个“江苏大遗址”所在县(区)文化(文物)局分管领导和“江苏大遗址”具体管理机构的负责人、省考古所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束有春处长主持,省文物局刘谨胜副局长出席并讲话。2011年6月,江苏省文物局公布了首批江苏...
5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2012年度文物保护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布置会。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把握稳中求进、创新提升的总基调,加强管理、加快进度,努力完成今年文物保护经费管理任务。 励小捷指出,目前,由于文物保护项目储备不足、没有形成有效需求、论证和审批周期过长等原因,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不高的情况已经有所显现,这反映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职能定位和制...
曲阜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称“三孔”)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门类中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以及特有的纪念意义而占有特殊地位,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曲阜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逐...
扬州是一座文化古城,众多“非遗”项目,构筑成了扬州文化最丰厚的底蕴。今年3月至5月,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对扬州“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扬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孙建成说,扬州根据《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采取一系列措施,较好保护了扬州“非遗”。通过全面普查,初步掌握了“非遗”资...
端午节临近。文化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分别将于6月21日至24日在嘉兴市、6月10日至25日在宜昌市精彩呈现。 2009年10月初,我国共有22个项目成功进入世界非遗名录,而端午节是唯一的传统节日。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屈...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以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听取自治区相关部门汇报并作讲话,我区的专家学者及非遗文化传承人同与会的领导、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公保扎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加大文物巡查力度,针对巡查中发现的文物保护碑残缺不全等问题及时整改,为辖区内的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换、补立新的文物保护标志碑。 文物保护标志碑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文物保护“四有”建设的重要内容。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自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对辖区内的3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5月30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一行到我市调研文物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市政协主席张社魁,副市长栗社臣陪同。 在许慎文化园,董保华一行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六书石柱广场、汉字大道、叔重堂、字圣殿和许慎墓,详细了解汉字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和许慎的生平。董保华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漯河市作为许慎故里,高度重视许慎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高标准建设了许慎文...
因为商业开发而导致文物破坏,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5月30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目前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存在法律滞后、界定模糊、违法处罚太轻等不完善的地方。如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
本报5月31日讯(记者 苏莉)因为商业开发而导致文物破坏,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5月30日下午,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目前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存在法律滞后、界定模糊、违法处罚太轻等不完善的地方。如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
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其建造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影响力之大,是其它文物不可比拟的。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长城仍然面临着相当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人为破坏有加剧趋势。以法人违法为主体的建设、开发性破坏已成为当前破坏长城的主要形式,具有来势凶猛、破坏力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特点,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保护管理力量薄弱、经费匮乏等因素导致破坏长城的行为不能被及时有效制止。...
据《新疆都市报》报道,少数民族古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间交流、融合、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可再生。但目前,少数民族古籍存在底数不清,保护不力,流失严重等问题,加强保护少数民族古籍迫在眉睫。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多项举措加强我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观成堂待修缮。 自今年5月以来,兰州多处历史文化遗存引发社会关注,先是五泉山险被改名易姓,接着是肃王墓违法建筑霸占多年终被强拆。记者走访发现,兰州市目前仅存的历史文化遗存,无论是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是尚在申报之中的,保护现状并不乐观,有的濒临坍塌令人忧,有的商气煌煌隐患重。保护尚且不力,更遑论开发旅游,许多市民和专家认为。 不容乐观:古遗存屡被折腾 5月3日,有网友发微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中华民族最久远绵长的根不在城市中,而是深深扎根在古村里。中国最大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和总合是古村落。” 然而,由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蕴含的极大商机、政绩,古村落的消亡近年来进入了高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中,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