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博物馆展示用光及微区褪色检测技术(Microfading and Light Management in Museums)”国际研讨会及培训班于5月26-27日在北京耶鲁中心召开。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及培训班是由耶鲁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一次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研讨了...
6月25日,位于烟袋斜街的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馆首届老酒古玉推介展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的酒文化和玉文化都是源远流长,在老酒博物馆内,每一瓶老酒旁边都放置了一块儿价值连城的古玉,可谓相得益彰。过往游客可以免费进馆,品老酒、赏古玉。 据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的老酒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二锅头、湖北五粮液、河北沙城大曲、河南杜康酒等稀缺老酒。而古玉有十分罕见的西周和田玉双沁色飞燕配饰、战国和...
6月19日,为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广州博物馆召开新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咨询会,12位顾问获颁发聘书。与会专家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在会上踊跃发言。有专家指出,新馆建设应注重“经济、实用、美观”,特别强调要不断充实展品,突出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有专家建议,新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规划、科学安排各功能区,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中要充分考虑新馆日后运营和未来发展需求。
“本次展览集中了内蒙古全区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和同时期国内的良渚、凌家滩、齐家文化玉器精品共200余件……”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付宁,一边看着价值连城的玉器一边对记者说,这样的展览在中国国内尚属首次。 25日,由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多家单位承办、协办的《见证文明——红山与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在此间启幕。用付宁的话说,此展览集中了200余件罕见玉器,全面展示了中国史前用玉的辉煌...
6月25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向“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考察团代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记者高洁(右)赠送钱山漾文化遗址全套发掘报告。当日,中国湖州钱山漾遗址获“世界丝绸之源”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钱山漾的两件丝绸精品同日将随“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跨越亚欧万里长路,亮相米兰世博会。记者邢广利摄
“水杉博物馆”“雪景水杉”效果图。 25日,武汉晚报记者采访得知,为了让植物“活化石”、武汉市市树水杉唱主角,本届园博会不仅在园博园内外大量种植水杉,还将在主要建筑国际园林艺术中心的“水杉博物馆”内,用高科技手段永久展示“雪景水杉”景观。 在金银湖金南二路武汉园博园北大门附近的银湖边,有一片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水杉湿地。青翠的杉林,清清的小河,曲折的栈桥,营造出赏心悦目的江南风情。武汉...
6月25日上午,见证文明——红山与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内蒙古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和同时期长江流域和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发现的以凌家滩、良渚和齐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史前玉器精品200余件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我国史前用玉的辉煌。 我国北方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劳动、生息的摇篮和沃土。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孕育了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鲜明的人类早期文明。特别是在今天我区东部和辽宁北部地区发现...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西周时期即是燕国的都城,建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城址遗迹在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在首都博物馆地下M展厅,在“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上,身着古典服装的讲解员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到了3000多年前的北京城。 北京是发展中的国际都市,又是古老的历史名城。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即封召公于北燕,建立了最北方的诸侯国——...
昨天,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明日起至7月28日,该馆将举办“千年窑火、生生不息——邯郸市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器展”,百余件瓷器将带你走进千年磁州窑文化,将让市民耳目一新。 据了解,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磁州窑的文化传承千年,在邯郸彭城当地,至今仍有一批磁州窑工艺大师继续传承着磁州窑古老的工艺,并使之发扬光大。此次展览中,将有北朝晚期初创的青瓷、隋唐时期的普通民瓷、宋金元时期以观台窑为代表的瓷器...
省文物鉴定专家协助鉴定、整理高明区博物馆文物。 记者黄文婷报道:高明究竟有多少“家藏”宝贝?答案很快揭晓。记者昨日了解到,高明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其中,区博物馆目前已对1850件(套)普查完毕,并完成了录入工作。 高明区从2013年10月起,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其中,区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量占全区总量的90%,成为完成此次普查的关键。区博物馆副馆长李佐骐介绍,该...
图为一位男士正借助一款全新智能手机应用,欣赏 Zinsou 现代艺术基金会于2015 年 6 月 11 日在维达展览的照片和艺术作品。图片来源:法新社。 中国文物网 6 月 26 日编译报道:在贝宁,若想亲眼看到非洲著名当代艺术家的绘画或摄影实属不易,因为那里的博物馆资源极为稀缺,而且大多数人都没有充足的资金旅行到更远的地方。 对此,总部设在科托努的 Zinsou 基金会特别开发了一款全新应用...
记者从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纪念活动上获悉,该县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濉溪柳孜运河遗址”这一金字招牌,建设“中国大运河·濉溪柳孜遗址博物馆”和“中国大运河·濉溪柳孜遗址考古公园”。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据介绍,“中国大运河·濉溪柳孜遗址博物馆”在濉溪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区以外选址建设。计划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大运河出土文物展示、隋唐运河文化展示宣传...
6月23日晚,香港迄今最大规模汉代文物展——“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160多件(组)珍贵文物亮相,展示中国历史上王朝维持时间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兴盛国家之一的中华汉代文化发展盛况。“汉武盛世”展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据了解,此次汉代文物大展中,我省汉阳陵博物馆...
图为海外学生正在练习书法、包粽子。 端午包粽子、对窗剪花灯、拿起毛笔练大字……连日来,宁波博物馆里的“国际夏令营”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外学生群体。 近日,宁波博物馆和诺丁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当东方遇见西方”海外学生志愿者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共有28位不同国籍的海外学生参加,宁波博物馆在展厅内“开课”,通过剪花灯、包粽子、学写毛笔字等活动,向学生们展示中国深厚而富有魅力的文化遗产。...
黑龙江省博物馆《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展品。 6月24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览第七十期《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特展,展出金代精美服饰。 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十大镇馆之宝。金代齐国王墓遗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松花江南岸。1988年5月,黑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有“北方马王堆”之称的金代齐国王墓。齐国王墓,为男女合葬竖穴土坑石椁木棺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