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唐西市三期佳郡”项目,未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就开工建设,致使商肆、作坊遗迹密集的西市西南部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随着数次城市扩建,特别是近30年来西安市的急剧扩张,唐长安城遗址正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及一栋栋高楼的拔地而起日渐消失。” 在最新一期的《瞭望》杂志上,刊登了张建林和龚国强的署名文章。二人从事隋唐考古多年,此番发文,除了痛陈隋唐长安城日渐消亡的现状,同时呼吁政府能够尽早建立隋唐长安城遗址...
昨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就“河北遵化清东陵景陵妃园寝被盗案”,约谈唐山市、遵化市人民政府及清东陵管委会。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10月31日凌晨,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景陵妃园寝被盗。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追回12件被盗文物。 据媒体昨日报道,位于清东陵景陵东侧的东沟村的多名村民称,2015年10月31日凌晨4时许,景陵妃园寝被多人组成的盗墓团队盗挖,陵墓内的陪葬衣物及首饰等被盗。...
隋唐长安城,是中古时代东方规模最大的城市,其遗址的发掘考古价值极为重要。近日,我国两位权威考古专家撰文称: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告急,已是最后机会!他们还列举了部分西安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违反文物法的一些现象。 记者昨日了解到,这篇文章已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目前西安有关部门已在进行梳理调查。 “大唐西市三期佳郡” 未经考古勘探发掘 这两名专家在对长安城的研究方面,在学术界可谓泰斗级别,一位...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富平桑园窑址进行的又一次考古发掘中,新发现了两组东西向分布的窑炉组,共发掘窑炉 48座,同时还发现了窑场两次使用的证据。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小蒙介绍,此次新发现的两组窑炉位于整个窑场的中心部位,呈东西向分布,通过钻探,得知这一区域共分布窑炉48座。新发现的两组窑炉大部分是全部由生土掏挖而成,窑顶也是生土掏成,不用人工砌筑窑顶。通过发掘,考...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 唐代沉香文化展 珍稀沉香样本 馆藏唐代香器 珍稀沉香样本 自古以来,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就是连接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习近平主席以史为鉴,提出“一带一路”,倡导联通世界,共同发展的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物质、文化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香文...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6日对外透露,该所考古人员日前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发现一处唐代巨姓望族家族墓群,考证为陈行斌为代表的颍川陈氏家族墓群。该墓群为研究颍川陈氏和河东薛氏的流布,唐代胜州榆林县的历史沿革和周边区域民族构成及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群7座唐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遗物38件组,包括陶壶、陶碗、铁剪、铜钱、骨簪、墓志、蚌壳及漆器残片等。 此次发掘的墓...
日前,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在滦南县莲台寺遗址、小贾庄汉代古战场遗址和倴城古城遗址展开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此次调查和勘探工作,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实际踏查和勘探等方法相结合,基本摸清了莲台寺等3处遗址保存现状、平面布局、文化堆积和文化内涵。 莲台寺遗址位于滦南县小贾庄村东,现存约4000平方米,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50米,较周边地面高约3.5米至4.5米。在地表采集有鬲足和鼎足等,纹饰有细...
我家里老人留下几面古铜镜,以前一直被当做破铜烂铁存放,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我想起了家里的这面铜镜,因为自我有记忆起,它就存放在家里。根据老人介绍,这面铜镜应该有些年头了,所以带着这面铜镜来参加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就是希望专家帮我鉴定一下它的年代,看有无收藏价值,品相怎么样?今后该如何保存? 专家鉴评:根据这面镜子上的题材,以及镜子的制作工艺特点来看,我认为这是一面金元仿唐代“跑兽镜”。目前铜镜...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最近的热播电影《寻龙诀》中,古墓里的种种防盗机关让人看得是眼花缭乱、惊心动魄。其实,在古代达官显贵的墓葬里,确实也会布置各种防盗措施。最近,唐朝一位秋官尚书的墓葬被陕西考古研究所发掘。墓中的一个特殊结构设置,让暗藏密室的百余件文物最终被保存下来。 在汉阳陵考古陈列馆,记者见到了这些被保存下来的唐三彩。文物专家说,这些文物都是从唐朝前期一位秋官尚书李晦的墓里发掘的。墓...
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助推陕西建设发展,弘扬丝路精神;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凝聚细部设计力量,繁荣中国文化。2015年12月19日上午,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承办的“丝路精神——首届西部国际设计双年展”启动仪式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一层遗址大厅成功举办。原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姜信真,陕...
萧后冠饰里的唐代棉花(资料图片) 昨天下午,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等共同策划的“扬博大讲堂”在扬州双博馆报告厅举办第12讲,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讲解“隋炀帝墓的发掘与初步研究”。 曾有两个水塘 可能与隋炀帝夫妇有关 对于隋炀帝墓和萧后墓在扬州曹庄被发现,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称,这是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发掘。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位于邗江西湖镇司徒村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今年9月对武深高速韶关仁化县城口镇一处施工现场附近古墓葬群,启动抢救性发掘。12月9日,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共清理墓葬21座,多为南朝至唐代墓葬,以及零星东晋和宋代墓葬。 古墓葬群遗址位于城口镇锦江河附近一处山坡。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坡上的植被和表层土壤均已被完全清理,十几座长方形墓葬分散在山坡和坡底平地位置。由于天降小雨,工...
今年,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考古人员初步确定石雕系汉白玉石质,均带四方底座,内容有狮身人面像、铠甲武士俑、马俑、狮兽、骆驼俑等,石材光泽圆润温纯,雕刻工艺精巧细腻,线条简洁流畅而不失生动,造型高...
今年,为配合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原州区南郊水厂及总管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备案,宁夏考古人员对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验证有汉代墓葬6座、北朝—隋唐墓7座、明清墓16座,并出土了狮身人面石雕像和武士俑等一批珍贵随葬品。 其中,编号为M3的唐代墓葬为坐北朝南竖穴土坑墓,整体平面格局近似于春秋时期的“刀币”形,该墓出土了一组精美绝伦的石刻雕像,共9件。 考古人员初步...
90余万平方米的东市,目前只剩下东北一角没有被高楼占据,这也是还原东市遗址最后的机会。 繁荣的商业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兴旺的标志之一,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最为著名的城市,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也没有例外。当年城市的设计者,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的修建了两座“CBD”——东市和西市,作为国内外商贸活动的核心区域。 如今坐落在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上的大唐西市,已成为西安市知名的文化商业符号。12月11日,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