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古墓 “古代汉墓群挖出了两具 汉代尸骨的遗迹!这是挖掘以来最重要的发现。”昨日,从胶州赵家庄汉墓群挖掘现场再次传来喜讯。 “有牙齿和头发!这是尸骨的痕迹!”昨日下午4时许,一名在侧面挖掘的考古工作人员突然高喊着,他发现了几颗牙齿及几缕发丝,但尸骨的全身骨骼已经腐烂,只有泥土呈现出黑色的痕迹,考古人员发现这是成年人尸骨的痕迹。半...
据省考古的工作人员述,此次考古发掘最大亮点就是发掘出丘浚墓始建时的享亭(祭拜亭)遗址,为日后的重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月19日早晨,来自国内外70多名专家、学者一同走进大窑枫洞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参观考察。揭开神秘的面纱,尘封已久的龙泉明窑辉煌向世界重新亮相。 经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我市博物馆联合对大窑龙泉窑遗址的枫洞岩窑址4个多月的挖掘考古工作,共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共揭露房屋遗迹6处,至少有7次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1处,辘轳坑2处,素烧炉1处,储泥池2处,及与房子配套的卵石铺的...
梁带村考古挖掘现场 挖掘现场 考古工作人员紧张工作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发掘 梁带村考古挖掘现场纵图 刚刚出土的青铜器物 梁带村两周古墓遗址的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根据之前挖掘出土的文物和设备探测的结果,考古专家预计,今天的发掘很有可能获得重大发现。 今日直播的是梁带村28号大墓和502号大墓,文物保存效果相当理想,在28号大墓中已发现众多的青...
鼎足台基北部全景 安徽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遗址,代表了江淮之间地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尤其是通过2008年春季的大面积发掘,呈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特殊的文化面貌,特别是具有祭祀性质的大型堆筑台迹和烧坑、器物坑的出现,在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对于区域性文明化进展的探索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堆筑台基剖面 禹会村,作为淮河流域龙山文化阶段典型遗址的代表,在中华文明探源...
“现在的活可跟以前不同。以前的活,一个字‘累!’。现在每当我认真、精确地绘完一张图,就算两眼发黑,我也会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在南越王宫挖掘现场,一个负责绘图的技术工人如此感慨近年来工作发生的变化。 南越王宫御苑,位于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北京路东侧一百米处。这里的考古挖掘工作从1997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大半。整个古王宫遗址的南面目前已可...
昨天下午,SMG艺术人文频道和东方卫视共同直播上海广富林考古,观众不但直击考古发掘现场,更在嘉宾的引导下,进行了一番充满科学智慧和想像力的遨游。 由于是上海地区第一次在田野大规模直播考古发掘现场,直播方进行了详尽的准备。节目中,观众看到了从周朝灰坑中发掘出青铜小刀、鹿角、黑陶罐、青瓷碗,广富林远古湖边的干栏木桩遗迹、红烧土等,通过嘉宾的解说,人们了解了远古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还原了上海先民的生活场...
5月7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张柏副局长一行在陕西省文物局郭宪曾副局长及省考古研究院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到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视察。 张柏副局长一行听取了关于泾渭基地基本情况的汇报,重点视察了文保修复室、中心控制室、标本陈列室及杨官寨等重要遗址出土的文物,对陕西“三普”文物标本库及数据库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富有创新,值得推广。在视察结束后,张局长指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
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黍稷类作物很可能是最早在中国培育种植,然后逐渐传播到西方的。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考古证据还显示,农业耕作的概念,过去一直以为是西方自己的发明,可能也是从亚洲传播到西方的。从野地里采集食物到耕种农作物生产粮食,是人类生态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史前史学家曾一直认为,这场变革是在12000至7000年前,从近东的两河流域(Fertile Cresce...
近日扬州晚报报道了考古部门对宝应县夏集镇双琚村一商周古文化遗址进行再勘察的消息,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久海昨告诉记者,此次考古调查已于前天结束。根据实地勘察,此处文化遗址是春秋晚期的。 据介绍,经缜密测量,此处文化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约2米。考古人员此次对文化层钻探后发现,该文化遗址为春秋晚期一般居民居住场所,可能是宝应最早的祖先居住处。从遗存来看,这里没有古代城址的迹象。 该处文化遗...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对“古代高速路”秦直道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发现。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大遗址项目秦直道考古队日前在陕西省富县对秦直道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发现。 据悉,此次发掘于2009年3月2日开始,地点在坡根底南300米的桦树沟口,共钻探约6000平方米,开5×5米探方66个,探沟6条...
敲开麦英豪的家门,到处都是书,沙发上、桌子上、墙角箱子上……在这个考古之家,有一种场景是经常出现的:麦老站在书橱前,拿着放大镜,大声读出石碑拓本上的文字,而夫人黎金则端坐书桌前,对照简体文本一字字校阅。这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这对年届80岁高龄的考古界夫妇,一生相携相伴只做一件事情:希望与同仁一起,把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活历史一页页地掀开——— 左眼失明右眼模糊 ...
埃及考古部门4月21日宣布,考古人员在西奈半岛新发现了4座神庙,它们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约4公里的坎塔拉,是3500年前塞罗军事要塞的一部分。图为新发现神庙中浮雕的照片。
由于史书记载不祥和考古资料缺失,长期以来,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北的戎人及其历史文化,认识上一直比较模糊,正在进行的甘肃张家川重大考古发掘,为之提供了丰富且罕见的考古资料。 “今年发现的车辆很完整,出土的其他文物也十分重要和精美,对于戎人的历史文化,我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负责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现场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广济说。 2006年7月,张家...
经过中日双方三年的共同努力,西藏艺术与考古展于4月11日在日本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隆重开幕。 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甲热副主席在其热情洋溢的开幕式致辞中,代表中国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对展览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甲热·洛桑丹增强调:这个展览,以充分的实物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