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推荐申报、专家初评、读者投票等阶段,10种图书被评选为2008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6种图书分别被评选为最佳论著、最佳文集、最佳图录、最佳考古发掘报告、最佳普及类图书、最佳文物鉴赏图书,最佳翻译作品空缺。 2008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评选活动,从2008年12月5日《中国文物报》发布有关通知后启动。 根据评选活动要求,2008年1月至12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日前,中国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原中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研究员、河北省文物局局长、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张立方高级工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汉唐室主任朱岩石研究员,考察了磁县北朝39号墓考古工地,专家们仔细考察了已揭露出的小部分壁画保护情况,详细询问了业务进展,之后又到考古队员的驻地参观了出土文物的保护情况,并与考古队员进行了座谈。专家们对考古工作...
如果你看过电影《赤壁》,一定会记得电影中诸葛亮发明的连弩,火烧连营之后,孙刘联军从东南西三面攻破曹操大营时,这种可以十箭连发的连弩果然派上了用场。它强大的攻击力使得曹兵溃不成军。 其实,三国时期,弩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兵器,诸葛亮发明的连弩,也被称为诸葛弩或元戎弩。目前,正在湖北博物馆展出的《大三国志展》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在楚国都城出土的三国时期吴国弩机“黄武元年弩”。这是...
6月13日,陕西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举行了第三次挖掘的启动仪式。1974年,袁仲一在这里发掘兵马俑,亲历了第一次、第二次挖掘工作;兵马俑考古中生代的领头人是43岁的许卫红,她是第三次挖掘的执行领队;30岁、北大毕业的邵文斌也因为头次参与挖掘,进入考古事业真正入门的转折点。这天,袁仲一、许卫红、邵文斌,三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以不同的身份,见证了中国兵马俑考古事业35年的完整历程。 6月13日,中国第...
考古学家近日表示,对西班牙发掘的“最早欧洲人”化石的研究证实,这些史前人类是食人一族。 据法国媒体6月23日报道,这些被认为最早来到欧洲的“先驱人”的化石是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卡考古遗址圈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化石可追溯到80万年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阿塔普埃卡研究项目”对这些化石进行了研究分析。...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考古学家近日表示,对西班牙发掘的“最早欧洲人”化石的研究证实,这些史前人类是食人一族,而且他们尤其喜欢吃儿童的肉。 据法国媒体6月23日报道,这些被认为最早来到欧洲的“先驱人”(Homoantecessor)的化石是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卡(Atapuerca)考古遗址圈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化石可追溯到80...
“周亨铜鼓”造型 “周亨铜鼓”鼓面 为广东现今发现的最大铜鼓 有望被安置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比邻“南海一号” 一场大雨,刚刚改道的河床在雨水的冲刷下坍塌,而一小块裸露在外的金属,在放牛老农的不经意发现中,却掘出广东考古上的一大“奇迹”。4月13日,在阳江市阳东县一个小山村,掩埋了1700...
4月11日至6月14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协会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福冈县、西日本新闻社、TNC电视西日本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西藏艺术与考古展”首站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功举办,两个月观众高达14万2千余人。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里,“西藏艺术与考古展” 的举办,具有积极...
以色列考古学家今天指出,他们已发现圣地(Holy Land)最大的地下采石场,其石壁上刻有基督教的符号,存在时间可以回溯至耶稣时期。 考古学家泽塔尔(Zertal)指出,这处地下石场邻近约旦河西岸古城耶利戈(Jericho),占地面积有4000平方公尺、深入沙漠地底10公尺处。该处在2000年前就被开挖,使用约有500年。 洞穴内的主厅高3公尺,由近20根石柱撑起,且在石壁上刻有不同的符号,包...
仅仅是15分钟的时间,执行队长许卫红手中的小铲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就在这时,她看到潮湿的土壤里若隐若现着一支长10厘米、呈三棱形的布满绿锈的青铜箭镞。 6月13日下午1时,沉寂24年后,在发掘编号为“T23”的区域,10名发掘人员手持小铲、毛刷、医用手术刀、喷壶再次靠近了2000多年前的地下神秘、庞大的军阵。 这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6月13日至17日,边开放边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平均每天吸引近8600人参观,相对于前一周平均每天6600多人的游客量增加了30%。全国媒体的深入关注、网民们的热帖回复,时隔23年,秦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不仅使考古人员振奋,充满期待,更是撩动了公众心底有关秦俑、秦陵猜想的文化神经。有专家预言,秦俑即将迎来考古和旅游的双重兴奋期。 真相:正一步步验证猜想 “考虑到这是1986年第...
原标题——学者:考古学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忧虑 ———陈淳教授在复旦大学“复兴论坛”上的演讲——— 我们常常自豪地宣称,在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其他的早期文明与其后来的历史进程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大都是一些断了源头的文明。而世界上止步于酋邦阶段的远古文明更是不计其数,比如中国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与红山文化,中美洲的奥尔梅克、英国的巨石阵、太平洋...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工程继续进行。据介绍,第三次发掘工作将持续到今年年底。与开掘首日的热闹相比,昨天的考古现场显得特别寂静。 秦兵马俑馆考古部主任刘占成坦言,兵马俑的发掘只是数字上的递增,且发掘工作至少要在两三个月以上才能见成果,出土陶俑、兵器等。 考古现场静悄悄 6月14日下午3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5名工作人员静静地做着手头的工作。一天前,是沉寂了24年的兵马俑第三次...
由于一号坑展馆建于1979年,没有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工作人员只能根据监控仪器的指示,以这种相对原始的方式进行调整。 一号坑的第三次大规模发掘落下第一锄 考古人员认真记录发掘的每一个细节 仔细剥离残存的油漆痕迹
商代贵族墓发掘现场(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6月10日,近50名来自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人、学生、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公众代表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正在发掘的一座商代贵族墓发掘现场。公众代表们在专家的讲解中,现场观摩了商代贵族墓葬的形制、规模以及精美的铜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出土。此项公众考古活动,是河南省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迎接我国第4个“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