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价值就像文物一样,如果重新去复制就是一个伪艺术品,会变味也会丢了魂。”贵州省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侯美传1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不要为了政绩而大拆大建,修建一些高大上的钢筋水泥建筑。”贵州省人大代表、桐梓县县长冉贤俊说,在保护传统村落上,扭转各级官员的政绩观很重要。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牛坡洞遗址 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揭晓了“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入选。 据介绍,牛坡洞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发现10余处用火遗迹、2处活动面、7座墓葬等,出土包括细石器制品在内的石器以及骨器、陶器等生活用具。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去年底,贵州省毕节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在野外科考时,在乡村道路边的一处崖壁上意外发现了十多个疑似脚印的坑。近日,经中国地质大学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专家现场勘查,确认这是四只来自侏罗纪的蜥脚类恐龙经过时留下的。 去年11月,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响水乡,毕节市文物局的戴犁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张立召在考察时,意外发现路边岩石上的十几只奇特脚印。这些脚印排列有序...
近期,麻江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高枧村团坡寨发现国民革命军陆军通讯兵学校电报班旧址,该旧址为一栋两层楼木房,至今仍可居住。 据麻江县文物工作人员介绍,国民革命军陆军通信兵学校始建于1936年9月1日。抗战爆发后,北方迅速沦陷,大批军校南迁。1938年冬,通讯兵学校迁至贵州麻江,校总部设在县城北武庙,即现在的麻江二中旁。目前,校总部仅存地基遗址。 此次发现的学校旧址属学兵大队的电报队驻扎地,该...
记者12月20日从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获悉,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近日到贵州省人民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说,通过文物普查,贵州省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14825处。 王红光说,通过文物普查,贵州省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4825处。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00多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
1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主席兼曼谷办事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DuongBichHanh)在贵阳为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奖牌。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三门塘刘氏宗祠修建于清代,是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2013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内部被改造,且年久失修,宗祠外墙开裂、倾斜,部分泥塑风...
记者从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委员会主席兼曼谷办事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日前为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颁发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奖牌。这是贵州以旅游为主导的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奖。 三门塘刘氏宗祠修建于清代,是一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年前,天柱县争取世界银行贷款700多万元,对刘氏宗祠修复。 201...
28日,贵州省从江县高仟宰鹅村侗族村民吴春光和60多位乡亲,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从村里赶到县城,参加正在这里举办的第三届“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 在前两届百村歌唱大赛上,吴春光获得“优秀歌手”荣誉,村里的歌队也进入总决赛,这令村民们十分骄傲。 侗族大歌被称作“天籁之音”。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是侗族文化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
9月26——29日,我所研究一室李意愿参加了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召开的“文脉所系,人文贵安”考古论坛,来自国内外高校、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8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论坛议程包括对贵州贵安新区考古旅游发展建设的研讨和中国南方喀斯特洞穴遗址的学术报告两项内容。在洞穴遗址研讨会上共有11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涉及了史前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近...
近日,来到务川县九天母石寨看到,一头“雄狮”在10多米高的桌台上,上蹿下跳,动作敏捷,引来游人惊叹与阵阵掌声。这是务川仡佬族的高台舞狮,已有200多年历史,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动作危险难度大,又赚不到钱,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出现传承难的问题。 200余年的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高台舞狮至今200多年历史,传统动作有五十余个,如“太公钓鱼”、“黄鹰展翅”、“宝塔冲天”、“猴子捞...
贵州省旅发委日前发布消息,中国贵州省天柱县三门塘村的刘氏宗祠保护与修复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据介绍,刘氏宗祠所在的贵州省天柱县以苗族和侗族为主,这两大少数民族占天柱县人口的98%以上。坐落在清水江畔的三门塘村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侗族村寨之一。 始建于公元1875年的刘氏宗祠,装饰风格为中西合璧,外部的柱饰和窗饰造型均为西式。大门上方雕有一只老鹰展翅欲...
昨日,2016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在贵州贵安新区隆重开幕。在民博会的场馆,参会者可以看到包括贵州文创产业在内的各地、各方面的文创也发展的成果。 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在致辞时说,多彩文化作为我们贵州的一大宝贝,正在有利的助推贵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文创产业被誉为21实际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在经济普遍下行的情况下,文创逆势而上,成...
日前,贵州省文物保护工作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广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何力主持会议,省文化厅厅长徐静作文物保护工作报告。各市 (州) 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文化文物局长、各县(市、区)文化文物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兴义市、习水县、福泉市、独山县作会议发言。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
9月14日,贵州省文物保护工作会在贵阳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广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何力主持会议,省文化厅厅长徐静作文物保护工作报告。各市(州)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文化文物局长、各县(市、区)文化文物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兴义市、习水县、福泉市、独山县作会议发言。 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
龙家民居旧貌 龙家民居遭到彻底毁坏 建于民国元年的龙家民居一夜之间消失了。 国家文物局8月30日下午通报称,龙家民居是位于贵州省独山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19日20时左右被强行拆毁。龙家民居整体为长方形封闭式院落,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主要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二间,二层砖木结构建筑,为当地清末民初民居建筑典范,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文物损失严重,后果触目惊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