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存世800余年的元代古琴“万壑松”、明末清初的二十五弦古瑟……这些馆藏于闵行区博物馆里的民族乐器珍品将会有一个新家。记者获悉,与闵行体育公园“相望”的七宝文化公园目前已开始着手规划,闵行博物馆也将在公园建成后变迁至新址。同时,为了突出古乐器等馆藏,相关方面还将在新馆内规划出一个面积可能达到2000多平米的民族乐器陈列馆。 ...
专家乐得手舞足蹈 在发掘曾侯乙墓时,在其墓内东室喜讯频出,作为宴乐场所的中室则一直没有曝出惊人消息。 当中室水位下降的时候,盗洞渗漏下去的淤泥把一坑积水搅得浑浊不清,能见度很差,给中室的清理小组带来不快。 “水已降20厘米了!30厘米了!怎么还不见精彩的东西露头呢?”一名小伙子急了,“换个大的水泵来抽水吧!” “不行!最先出水冒尖...
7月23日,宁静的百竹海飘出花号优美的声音:“务嘟嘟--嘟嘟务--务嘟务嘟嘟嘟务”,悦耳的号声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江安县仁和乡石仓村63多岁的老农民吴正才拿着一根呈喇叭形的竹制乐器忘情地吹奏着。今天,江安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队到百竹海整理发掘面临失传的音乐奇葩。百竹海花号是仁和乡民间的竹制乐器,山区居民与竹相依相伴,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处处...
福州市福飞路一个普通的居民社区,一个传出孩子们咿咿呀呀喧闹声的幼儿园对面的居民楼,一个门面没有任何显赫装潢的4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家,这就是陈恭的宜天乐器博物馆。记者日前走访这家民间乐器博物馆时发现,除了那些陈列的乐器古董给人以深刻印象之外,馆主老陈虽然看上去像个童心未泯的“玩家”,但对待乐器文化却有着严肃的认识和独到的想法。 我是‘律师’ 研究、...
6月24日,在德国南部城市蒂宾根,考古学家尼古拉·科纳尔展示新出土的骨笛。由蒂宾根大学尼古拉·科纳尔领导的考古团队去年9月在德国南部阿赫谷中的“霍勒·费尔”山洞里出土一件大约3.5万年前的骨笛,它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乐器。这支骨笛由秃鹫中空翅骨制成,长约22厘米,直径2.2厘米,上面有V字形吹孔和多个音孔。新华社/法新 这是...
二月四日晚,二名女性观众在福建首家私人乐器博物馆——福州宜天乐器博物馆即兴演奏“中古佳丽”民族大鼓。由福建一著名乐器收藏家创办的福建首家私人乐器博物馆共收纳古今中西乐器逾千件,惹人流连。中新社发刘可耕摄
一把珍贵的1729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经过短暂的4分钟的叫价后以24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起始价为70万美元。最终的成交价包括克里斯蒂的佣金共计270万美元。 这把名叫“索罗门-朗伯特”的琴,1922年被一名姓朗伯特的英国女小提琴家以5000美元的价格购得。之后琴的拥有者是Vanguard唱片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收购价为4.9万美元。它是斯特拉迪瓦里晚期...
一匿名收藏家前天以270万美元(约400万新元),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买下一把由意大利名师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制造的小提琴,成为拍卖史上成价第二高的乐器。 这把名为“所罗门,前兰伯特”(Solomon,ex-Lambert)的小提琴是1729年制造的。虽然收藏家选择匿名,但他的代理强调,会把小提琴租给好的音乐家。 小提琴270万美元的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