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9日,为期5天的朝鲜高丽青瓷展在江西南昌展出,这是集合朝鲜人民艺术家及功勋艺术家的40余件精品陶瓷首次亮相南昌。 高丽青瓷(koryǒceladon)是高丽时期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传统生产的瓷器。高丽青瓷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18年至公元1394年高丽时期470余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件件镌刻了牡丹、莲荷、竹节、水禽等图...
近日,一套完整古彝文毕摩经书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被发现。经文描述和记录了彝族创世传说,以及其在彝族先民在文学、历法、医学等方面的丰硕成果。相关专家研究后发现,该经书是西南地区唯一完整古彝文毕摩经书。 据经书持有者李禄清介绍,由于其家族世代从事彝族毕摩一职,故古彝文毕摩经书已经代代相传数百年,当中年代较早经书书写时间为清代中期,经书共有32本,全由古彝文书写在绢布或者纸质上。经文描述了彝...
师宗县宣传部昨日透露,于10月15日开展的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墓地(以下简称新村古墓)考古发掘工作有重要发现,初步判定这是一处战国秦汉时期与“西南夷”有关的土著青铜文化墓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已出土数十件青铜器 今年1月,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工作队局部钻探,结合墓地四周剖面以及村民提供的大量信息,发现位于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师宗境内发现的首处青铜时...
素有春城美誉的昆明,终于在9月3日这天结束了连日的阴雨天气,晴空万里。沐浴着初秋的阳光,记者来到了位于一二一大街上的国立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阳光的映射下,黑底白字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大门显得肃穆庄严,与此同时,北京天安门广场将见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 穿过校园的排球场,在一幢三层小楼前,16位云南师范大学的老校友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他们快步走向...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9月1日起,“英雄不老——浙西南抗日战争人物影像(文物史料)档案展”即将在市摄影博物馆一楼开展。展出时间为一个月,届时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为了抵抗侵略、保卫家园,全国军民英勇抗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浙西南地区既是浙江抗战的大后方,也是烽火前线。如今,参加过当年抗战的老兵大多已经离世,留下来的老人也都已年过耄耋。本次展览共...
“同学们,这就是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的故居。如果不是像我一样专门研究的人,恐怕就得找很久,甚至也找不到了……”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吴宝璋带着首都大学生采访团成员下了公路,沿着大河梗,穿过一条小吃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转了几道弯,一个躲藏在几栋高楼中间的破败院子映入眼帘。 8月24日上午,“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华罗庚、闻一多、潘光旦、梅贻琦、周培源等西...
“同学们,这就是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的故居。如果不是像我一样专门研究的人,恐怕就得找很久,甚至也找不到了……”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吴宝璋带着首都大学生采访团成员下了公路,沿着大河梗,穿过一条小吃街,拐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转了几道弯,一个躲藏在几栋高楼中间的破败院子映入眼帘。 8月24日上午,“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华罗庚、闻一多、潘光旦、梅贻琦、周培...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那时的古道 茶马互市蜿蜒西南 那时的古道 跌踏沧桑尘烟漫漫 那时的古道 栈道险山马踏流年 那时的古道 叫茶马古道西南丝绸之路 速读西藏的路 1 ——茶马古道是什么?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
报纸博物馆正式开馆 “这里有1837年的清代报纸——《京报》。”“这里还有金报、银报和丝绸报!”近日,热爱于报纸收藏的李彬,在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成西南地区首家报纸博物馆。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近日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正式批准成立。 藏品种类多 珍品影响大 据了解,该馆位于华林二路25号的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民间公益性报纸博物馆,也是成华区首家民办博物馆。...
报纸博物馆正式开馆彭戎摄影报道 “这里有1837年的清代报纸——《京报》。”“这里还有金报、银报和丝绸报!”近日,热爱于报纸收藏的李彬,在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成西南地区首家报纸博物馆。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近日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正式批准成立。 藏品种类多珍品影响大 据了解,该馆位于华林二路25号的圣灯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对外开放的民间公益性报纸博物馆,也...
初夏季节,记者从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的专家组得知,在吕梁进行文物验收时发现有一对总高为4.86米的唐代石狮安放在文水县则天庙内,是山西现藏历代石雕狮子中最大最高的一对。6月23日,记者赶赴文水县南徐村,目睹了这对具有千年历史的石雕文物。 现安放在文水则天庙山门前的这两尊石狮为蹲式,底座高1.70米,石狮净高3.16米,总高4.86米,每尊重达数吨,皆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体量宏大,雕刻精美...
在宿迁市泗洪县民间艺术文艺大舞台上,有这么一位身怀绝技、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耀眼明星,他不光是宿迁泗洪锣鼓龙狮领军人物,还是天岗锣鼓代表传承人、吴楚锣鼓龙狮传承人,他就是西南岗非遗的草根“守望者”——吴昌銮。 吴昌銮和他的锣鼓队频频走上艺术之堂,让泗洪的锣鼓响彻八方。作为宿迁市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业余群众文艺团体,吴昌銮率领的锣鼓队赴韩国参加韩中老年文化艺术节,先后获得“最受欢迎团队奖”和“优...
2015年6月5日-6月11日由雅昌艺术网主办的2015“西南力量·雅昌”当代艺术邀请展将在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家傅文俊受邀参加并展出其观念摄影作品《解锁》、《菩提树下》、《穹顶之下》和《升高一万米》。 傅文俊观念摄影作品《解锁》 展览策展人陈默认为,从30年前的“85新潮美术”至今,代表“西南力量”、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艺术家群体凭借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
钩机施工时在路边发现一座墓穴王世杰摄。 在五一路南一里中段路边,记者看到了市民所说的古墓,旁边还停着一辆钩机。市民韦先生说,此处原来是个土坡,这几天钩机正在清理土坡以拓宽路面。当天下午,他去买菜时看到钩机挖出了一个古墓,很多路人都想上前看个究竟,但遭到了工人的驱赶。 韦先生挪开墓穴口的挡板,只见该墓为青砖砌成,墓室内有些积水,因为光线太暗,看不清里面的状况。 一名路人在旁边找来一根长棍伸入墓...
在松阳县城西北2公里的望松街道乌丼村,有一处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成于民国九年的古建筑,那就是由当时松阳首富黄中和、黄绍桂、黄秋光祖孙三代苦心建筑的黄家大院。 置身占地面积近10亩的黄家大院,仿佛徜徉于艺术的殿堂。这里的木雕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观之让人赏心悦目。笔势刚劲有力,以刀代笔,于细微之处可见黄宅木雕的鬼斧神工,不愧是集书、画、雕艺术为一体的杰作。 世代经商积攒丰厚150年前黄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