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窑紫砂花卉竹石纹茶叶罐,清雍正,高9.5cm,口径2.5cm,底径5.7×5.7cm。 罐呈四方形,方肩,方足,子母双套盖。罐身四面开光内以泥浆堆绘竹石、兰草、梅花、菊花纹。砂泥呈浅赭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灰鼠皮”色,素雅纯净。 雍正皇帝特别欣赏紫砂泥色的天然之美。这时期首创了本色泥浆堆绘技法,绘画用的泥浆必须研磨得与墨汁一样细润,浓稠度要恰到好处,这是一种技艺性极高的装饰手法,也是雍正朝...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清康熙,高7cm,口径14.8cm,足径5.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在涩胎上以胭脂红彩作地,设三个花形开光,开光之间隔以折枝花纹。三个开光内均以黄料彩作地,各绘牡丹花一朵。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胭脂红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方款,外围双方框,框线外粗内细。牡丹花以工笔技法绘就,极具写实感。 采用开光技法装饰是康熙珐琅彩瓷器的特点之一,这种技...
黄地开光珐琅彩花卉纹碗,清康熙,高6cm,口径10.8cm,足径4.4cm。 碗撇口,弧腹,腹部略下垂,圈足。碗里光素无纹饰。外壁黄地开光珐琅彩装饰。黄釉地上有4个花瓣形开光,开光内以松石绿釉为地,彩绘牡丹与菊花。开光外绘折枝莲花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红料彩楷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款,外围红料彩双方栏。 此碗所绘纹饰工整细腻,画面色彩鲜艳夺目。珐琅彩瓷器为名贵的宫中御用瓷器,因烧造数量有限,...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清康熙,每件高5.5cm,口径6.6cm,足径2.7cm。 杯12件一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其上分别绘有代表12个月的花卉,并且配有与之相对应的诗句。分别是: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书 ,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玉兰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牡丹花,“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清康熙,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盖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盖顶以描金绘朵花纹,盖之折沿及器口沿处皆绘卷草纹一周,且对应留一凹槽,器颈部饰如意头及点珠纹,腹部绘4组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 糊斗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盖以防鼠窃。此器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 桃花 风...
青花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通高12.8cm,花盆高11.4cm,口径17.2cm,足径11.5cm;奁高3.4cm,口径17.4cm,足径13.6cm。 花盆折沿,深腹,圈足。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沿上以青花料书写篆体“寿”字一周,“寿”字之间绘青花蝙蝠,寓意“福寿双全”。 腹部绘苍松、芭蕉、芍药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青花篆体“体和殿制”4字双行款。 奁折沿、浅壁、...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清光绪,通高17.2cm,口径30.0cm,足径17.3cm。 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外壁藕荷地粉彩花卉纹装饰。盒盖顶部中心绘一正面五爪龙,四周环以桃树、水仙、牵牛花、冬青等纹饰。口沿绘变形回纹。盒体外壁描绘与盒盖相同的花卉纹,口沿及圈足外墙绘变形回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矾红彩篆体“体和殿制”四字双行款。 此捧盒 “体和殿制”款,表明它系光绪...
宜兴窑紫砂泥绘花卉方花盆,清,高29.2cm,口径22×22cm ,足径16.5×16.5cm。 花盆四方形,深腹,下承四折角条形足。栗褐色掺黄色粗砂泥。花盆外壁四面均有泥绘花卉装饰,优雅美观。 此花盆是宫中栽培兰花的常见盆式之一,由于要考虑其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砂泥的颗粒通常要比茗壶的砂泥粗糙许多,也因此而具有素朴自然的美感。
仿宣德款青花三友花卉玉兔纹盘,明隆庆,口径14.5cm,底径8.7cm,高3.2cm。 盘外壁素白无纹饰,内壁一周以青花描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盘心绘一青花圆形留白玉兔纹,恰似玉兔卧于一轮满月之中。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字体显得潦草,与宣德本朝年款写法相去甚远。此盘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浓郁艳丽,款识书体瘦长,这些都是隆庆朝瓷器的显著特征。 杜甫《月》诗有“入河蟾不没,捣药...
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高21.7cm,口径15.3cm,足径10.6cm。 尊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两侧分别出戟。内口沿绘蕉叶纹,外颈及腹部绘缠枝牡丹,足部上饰变形蝠纹,中间饰如意云头纹,底层为缠枝花瓣纹。 出戟尊仿铜器式样烧制,宋代钧、官二窑均有此类制品,明代青花承袭这一传统造型,自明中期至万历时期烧造数量大为增多,造型变化也最明显。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通高11.3cm,口径7.9cm,足径10.3cm。 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附直口、平顶、无纽圆盖。造型圆润秀美,胎体轻薄,釉色洁白,青花颜色淡雅匀净。外壁饰蓼花、蒲公英、野菊纹,上部点缀蝴蝶2只,下饰坡坨浅草,配以洞石蕉叶,呈现出“九秋花蝶”的美妙情趣,活泼自然。罐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此罐是成化青花器的代表作,胎轻釉润,光洁无瑕,如脂似玉。纹饰线...
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明成化,高35cm,面径22.3cm,底径23.5cm。 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鼓。墩面中心镂刻牡丹纹。腹上下各饰凸起鼓钉纹,腹中部镂雕有凤来仪图,朵朵牡丹竞相怒放,枝叶纵横交错,洞石交叠,山影重重,祥凤翩翩起舞。腹两侧各贴塑一兽面耳。通体所施釉色为白、蓝、紫及孔雀蓝四种。 绣墩又称坐墩、凉墩,为一种古代坐具,多置于庭前院落,既实用又美观。河南安阳隋墓中曾出土有青釉小瓷...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高53.1cm,口径8cm,足径16.5cm。 梅瓶小口,圆唇外卷,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肩及足部饰上覆下仰的莲瓣纹各一周,莲瓣纹为青花地上绘饰白色轮廓线及圈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菊花、茶花等花卉图案。肩部自右向左横书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时期50cm以上的琢器传世较少,此件梅瓶形体高大,端庄规整,纹饰精美,堪称明宣德时期大件器物中之精品,体...
青花锦地花卉纹壮罐,明永乐,高22.7cm,口径12.5cm,足径10.8cm。清宫旧藏。 罐唇口,直颈,窄肩,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饰海浪纹,肩、腹及近足处饰缠枝花纹,腹饰锦纹,足上饰几何纹。 此器因上下粗壮,故称“壮罐”。其造型浑厚,纹饰密集饱满,是永乐瓷器中的佳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