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千岛湖分馆——千岛湖鱼博馆在千岛湖秀水街正式开馆。 千岛湖鱼博馆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以千岛湖淳鱼为主线,以中国鱼文化为创意背景,立足千岛湖文化、水下古城文化、民俗文化和千岛湖渔业历史,全方位展示了最古老的鱼、最大的鱼、最全的鱼、最文化的鱼、最萌的鱼和最视角的鱼。馆中展示的寿昌中鲚鱼(Mesoclupea shouchang)化石复制品由我馆地球科学部协助制作,化...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经杭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暨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领导办公室实地考察评估和审核同意,被纳入第六批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名录。场馆中也相应配备了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刷卡机,方便了学生们来馆参观实践记录。 浙江自然博物馆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学校共建,完善长效机制建设,挖掘博物馆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为青少年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创造条件,为促进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
11月9日下午,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安全防范知识讲座与演练活动,杭州市下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和朝晖路派出所受邀派员指导。 讲座根据博物馆所处周边环境特点,讲授了一线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安全防范知识和要领。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下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PTU队员,还给大家现场演示了防范器械的操作和技巧。 培训结束后,浙江自然博物馆还组织了讲解员、保安员、物业服务人员等开放服务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灭...
10月17日至18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灰鲸剧社应乌镇戏剧节主办方的邀请,其精心筹备的儿童剧《小鹅与红房子》参加乌镇戏剧节汇演。 此次参演的儿童剧《小鹅与红房子》,讲述了一只为了提前产蛋脱离群体的小鹅面对狐狸和狼的威胁,从最初的险象环生到用智谋主动出击赶走敌人的故事。按照乌镇戏剧节主办方的要求参演小演员们每天献演4场,2天共完成8场演出任务。这也是灰鲸剧社第二次受乌镇戏剧节的邀演,为观众们呈现出一个...
“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水乡行》展览作品30周年纪念特展”于10月11日起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展出。 1985年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浙江油画研究会(现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等单位联合筹划了一个名为《水乡行》的专题油画展,并作为浙江油画研究会1985年年展,于1986年元月1日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 《水乡行》画展以描绘江南水乡风...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5年年会暨动物艺术研讨会”于9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为了诠释大会主题——“融合与创新——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浙江自然博物馆配合大会特别推出《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和《恐龙蛋·诞恐龙》双展,于9月23日晚上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 “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展览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共...
为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暑期生活,加强与社区共建工作,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科教人员连续两日先后赴杭州华联社区和杭州环北新村社区,为两个社区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一场以“小海龟出生历险记”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首先,社区小朋友聆听了科教人员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PPT讲解,同时观看了小海龟成长的生动视频,对海龟的特性及其一生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手制作环节,现场邀请了数名小朋友参与...
7月24日,浙江自然博物馆2015暑期第一期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在沿袭以往模式基础上,还增设了科普书籍阅读、“走进岩石世界”等内容的体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于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浙江自然博物馆陈水华副馆长一一进行了讲解,并与小学员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互动交谈。本次体验活动,旨在提倡让同学们快乐、自主地学习,对于讲解内容不设限定,辅导学员们对...
7月14日,以收藏和研究恐龙化石见长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捐赠的一件“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复原模型”。李晨韵摄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仅有两件,均产自江西赣州一带,且都是腰带和后肢部分,其中一件早已被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加上本次台方赠送了这一件,今后该馆就可以同时陈列展示这两件全球仅有的“孕妇”窃蛋龙标本了。
7月10日下午,浙江自然博物馆召开防台紧急会议,传达《关于全力以赴做好9号台风“灿鸿”防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馆上下高度重视防台抗灾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检查和应急准备。 会议全面部署防台工作,并成立防台工作小组,要求对全馆再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迅速做好应急准备,关闭门窗,切断部分电源,仔细排查藏品库房、配电房及屋顶露台各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岗值班,加强夜间巡查,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
6月30日是我省第五个生态日,为了向公众宣传环保知识、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环保的积极性,浙江自然博物馆推出了“一瓶一世界——苔藓生态瓶制作”主题活动。 本次生态瓶制作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于一体。同学们在科教人员声情并茂的PPT讲座中初步了解了苔藓这类植物的相关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实践,在玻璃器皿内利用小型蕨类植物、营养土、水苔、装饰石、星星苔藓等,组合出一盆苔藓微景...
6月14日,由民进浙江省委员会和浙江自然博物馆主办,《美术报》社协办,浙江开明画院、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华语之声》传媒承办的“我们在太行山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油画写生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二楼油画厅举办开展仪式。 本次油画写生展是该馆继推出“筑起我们钢铁的长城——抗战老漫画展”后,又一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展品来自浙江开明画院和浙江﹒人类与自然油画院的于...
“小小讲解员”是浙江自然博物馆依托自身教育资源特色和优势,面向小学生,旨在通过普通话、形体、礼仪、陈列讲解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的学习和体验,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锻炼青少年自主学习、语言表达、与人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的体验性活动。 活动自2002年开始举办,目前共开展27期,前后有近千名小学生参与了该项活动,深得家长的好评和孩子们的喜爱。活动教案纳入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编撰的《自然科学博物...
日前,省公安厅、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联合下发《浙江省公安厅等三部门关于对2014年开展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活动成绩突出单位予以表扬的通知》(浙公通字[2015]32号),浙江自然博物馆被评为2014年度“浙江省治安安全优胜单位”。 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浙江自然博物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全年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自博”为工作目标,逐级分解和落实安全责任...
为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化石、了解化石,通过体验参与、亲手翻模复制出自己喜爱的古生物化石。5月17日上午,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都市快报在一楼大厅开展了“化石模型大家陶——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活动开始前,科教人员为在座的同学们讲述了化石的来历,化石的分类,化石的形成及我们身边的化石等一系列化石知识。同学们饶有兴趣的开始欣赏化石,为下一步动手制作化石做好了充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