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明一代帖学大盛,大师辈出。秉承古代书法专业优势和市场号召力,北京匡时将于2011春拍隆重推出“明代书法”专场。专场面貌齐整,精品迭现,不仅包罗王铎、傅山、黄道周、文徵明和“邢、张、董、米”等诸多明代大师的精品力作,更集得一批珍贵“五柳堂藏明人书札”,可谓对名家辈出的明代书坛的一次梳理和展示。 王铎(1592-1652...
中新网广州3月23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一百多件明清官窑陶瓷和清代铜器珍品23日在广州亮相。这批珍品由香港古玩百年老字号“广昌号”珍藏,其中一批保存完好的清铜器由广昌号从日本回购而来。据悉,广昌号创始人曾子中颇得孙中山先生赏识,孙中山曾在民国元年为其颁发亲笔所书的“为国宣劳”牌匾,广昌号现任掌门人曾莉娜于去年在广州沙面新张了广昌号文化艺术馆。记者在现...
郭黛姮(速写)罗雪村绘 前一阵子听说郭黛姮先生偶有微恙,刚想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却先接到郭先生打过来的电话,声音略显疲倦,说她的新作《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房图》已经完成,想把电子版发给我,让我帮着看看,挑挑错。问起她的身体,简短回答说这两天吃了药,没事了,无需再问。挂了电话,打开电脑,先生的书稿已经寄到邮箱了。这般干脆利落,正是郭先生一贯的风格。这本书应该是郭先生主创的第...
摘自《世界性文化图考》,作者:刘达临,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有关性爱的艺术作品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音乐是一种美。热恋的男女常常是自然而然地去欣赏音乐。音乐给他们带来同他们的修养水平相适应的审美满足。海涅在《佛罗伦萨之夜》中描写了迷人的意大利女子,“当音乐使她们容光焕发时,她们是这么美……”托尔斯泰则认为,音乐具有可怕的...
为庆祝中印两国建交60周年,两国从去年起互办“中国节”和“印度节”。近日,作为在中国举办的“印度节”重要组成项目之一——“印度现代艺术展”巡展到了杭州,在孤山南麓的浙江西湖美术馆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深圳博物馆共同承办,共展出97...
“民国瓷器”有了明确界定日前,由天津博物馆主办的“《一世朗润》民国瓷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莉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华莎、穆青、云希正,景德镇陶瓷馆副馆长徐桃生,南开大学刘毅等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北省文物局、南开大学、北京艺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天津博物馆的几十位陶瓷专家...
新浪收藏讯 3月23日下午,中国拍卖协会通过新浪收藏发布了拍协就3·15晚会曝光虚假鉴定的官方声明,内容如下: 日前,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聚宝斋鉴定中心、北京鸿骞文物收藏品鉴定中心、北京古雅阁文物鉴定中心等机构收取鉴定费用,开具虚假鉴定证书的行为。金坤拍卖公司的行为经晚会播出后对拍卖行业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针对这一事件,3月16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立即启...
如今的关冢,分明就是一座废弃的砖窑。 厚葬关羽为洛阳? 关林,因安葬关羽首级蜚声中外,其知名度甚至盖过汉魏洛阳城。 但实际上,关林是因汉魏洛阳城而来,关羽首级之所以被送到洛阳,是因为曹操当时在汉魏洛阳城。 三角关系往往产生复杂而微妙的情形。天下三分之时,关羽之死,成为撬动三方格局的大事,孙权、曹操为此大斗心眼,孙权挖了坑,曹操却不往里跳,反而让孙权自己落在了坑里。他厚葬关羽,为曹丕顺利接班...
3月22日,昆明官渡古镇的碳烤饵块是著名的地方小吃。日前,“官渡饵块传习馆”在云南昆明的官渡古镇揭牌,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饵块再现昆明官渡古镇。吃饵块是昆明人的一种传统风俗,近年来,饵块手工制作技艺近乎绝迹。但随着“官渡饵块传习馆”的揭牌,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得以继续传承,老昆明“人工舂饵块,几里外闻香”的胜景也重现官渡古镇...
阮富春 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普涨行情,也带动了民窑瓷器价格攀升,一件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价格竟然能拍到千万元高价! 2010年12月5日,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的“天启年米石隐制”款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北京保利被拍卖,600万至800万元的估价,对一件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而言,堪称高价。令人更意外的是,花觚拍到了1232万元,创造了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交易的最高价格。 在这次拍卖的...
中新社昆明3月22日电 (记者 张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2日在昆明市官渡古镇开展,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年画、苗族银器、乌铜走银、徐州香包、黄杨木雕、马勺脸谱等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亮相,吸引着海内外艺术家和游客。 据了解,此展以25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年画项目为主要展示内容,5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展。展览为期一周,免费向市民开放,并通过现场制作、...
明代胄甲,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本图为将官胄甲穿戴展示图。 ...
明代妇女的常服与便服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背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袍服是由背子演变而来,特点为低领、对襟、宽袖,领、袖花边较少或不用,衣长及足。左图为盛妆、穿礼服的贵...
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有用织锦缎制作的。袍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意为“五蝠捧寿”。这种形式的图案在明末清初特别流行,不仅在服装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装饰上也大量反映。用实相花纹作便服的装饰,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个特点...
儒巾及高筒毡靴(出土实物) 明代士人的冠帽,以四方平定巾为主,也有戴“皂条软巾”的,后垂双带,俗称“襦巾”。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这是从江苏扬州明墓出土的一套士人服饰。在当时被称为“直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