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5日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获悉,东西延绵4.5公里之长、反映古代西域游牧民族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大量岩画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被发现。 5日,研究该领域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文保员赛依吉尔格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岩画凿刻技法简单,线条粗犷有力,内容生动,对研究古代居于甘肃西部的西戎、羌族、月氏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民俗生活、音乐舞蹈具有重要价值。 他告诉记者,现在,肃北县很...
云南民族博物馆经过精挑细选,推出的263件(组)极富民族韵味的传统服饰、宗教用品、生产生活工具以及民族乐器等文物26日亮相“丝绸之路”名城兰州。 这场以“彩云之南——云南民族民俗展”为名的展览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后,就以独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视觉魅力,让以多民族聚居的甘肃民众“感到惊艳”。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裕昌说,此次展览...
云南民族博物馆经过精挑细选,推出的263件(组)极富民族韵味的传统服饰、宗教用品、生产生活工具以及民族乐器等文物26日亮相“丝绸之路”名城兰州。 这场以“彩云之南——云南民族民俗展”为名的展览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后,就以独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视觉魅力,让以多民族聚居的甘肃民众“感到惊艳”。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裕昌说,此次展览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大大促进了陇滇两地的文化交流。这是一次增进地域间...
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朝鲜夫妻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服饰艺术的宝库。 朝鲜族长期生活在我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人主要聚居区,其它主要集中在吉...
他留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以黑白两色为主,间以其它颜色。面料是用采撷自大山深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火草”和家种的苎麻织成的,叫做“火草衣、麻布裙”。 每年的农历六七月间,火草勃发时,他留人将火草的叶片采来,洗净稍焐,将叶片背面白色的绒层撕下搓成线,连同苎麻纺成的线一起用原始的木制织布机织成“火草麻布”。火草麻布一般用来做上装...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
12月27日晚,伴随着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云裳华彩·玉溪之夜》的缤纷乐章,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玉溪圆满落幕。 为期3天的文化节,以“七彩云南·生态玉溪”为主题,通过举办全国民族服装摄影大赛、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民族服装服饰展以及玉溪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和花腰傣文化学术研讨等一系列丰富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云南民族服饰文化。 R...
昨晚,伴随着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云裳华彩·玉溪之夜》的缤纷乐章,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玉溪圆满落幕。 为期3天的文化节,以“七彩云南·生态玉溪”为主题,通过举办全国民族服装摄影大赛、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民族服装服饰展以及玉溪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和花腰傣文化学术研讨等一系列丰富活动,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云南民族服饰文化。记者 黄华 蒋贵友(云南日报 禹江宁 摄)
新浪收藏讯 近日,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国家民委对1984年以来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收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25个单位和47名个人予以表彰。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文献部主任杨莉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杨莉从事古籍工作20年间,独立承担汉文古籍库的清扫、除尘、通风、防水、防蛀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馆藏古籍的清点、核...
“云南省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是一部‘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是文化的缩影”,云南省文产办主任尹欣25日在此间开幕的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上表示,通过充分展示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服饰文化,扩大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5日晚间,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大剧院座无虚席。头戴白色花巾的回族姑娘、身挎筒帕的傣族小伙......云南各少数民族演员身着传统服饰,为现场观众上演...
12月中旬,文化部在贵阳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培训班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记者采访获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成为全省共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 多民族聚居,缔造了贵州省绚烂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吊脚楼、侗族风雨桥、布依族石板房独具特色,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蜡染、刺绣、银饰等民族手工技艺...
近日,文学大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花垣县边城镇隘门村,花垣边城民族博物馆在这里隆重开馆。 博物馆主要展示、展览、陈列边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工艺美术产品、民俗系列丛书等。据悉,该馆的成立得到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及省民委的大力支持,目前该馆已列为“湖南省民委系统特色村寨建设示范项目”。
本报12月23日讯(通讯员 张耀成 洪维忠)近日,文学大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花垣县边城镇隘门村,花垣边城民族博物馆在这里隆重开馆。 博物馆主要展示、展览、陈列边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工艺美术产品、民俗系列丛书等。据悉,该馆的成立得到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及省民委的大力支持,目前该馆已列为“湖南省民委系统特色村寨建设示范项目”。
近年来,我国画坛争奇斗艳,满园春色,一部分中青年书画家像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为灿烂绚丽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光彩,从内蒙古草原大山深处走出的蒙古族旅京画家敖特,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敖特,字成佛,号菩提斋主,内蒙古赤峰市人,现定居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实力派画家,曾多次参加海内外美术大展并获奖,入选“中国画虎10家”,现为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历史与艺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香港展在香港开幕。(图/ 陈晓伟)在18日开幕的“历史与艺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香港展”上,50年代自内地移居香港的老人苗茵,凝望着一副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国画,不禁哼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