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代被公认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陪都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其在艺术和技术上均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的注目。 唐代瓷器的发展有三个社会因素:一是由于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增,造成铜料不足,使政府禁止百姓用铜铸造生活用品,铜器也被禁用,因此陶瓷逐渐代替了铜器;二是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三是由于官方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官府专门设置了“...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壶 广东河源 胡茂全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瓷壶,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高2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8厘米。该壶为大口,圆唇外卷,短直颈,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双系,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系下饰模印椰枣纹贴花,上涂褐色斑块;胎色米红,外施白色化妆土,没上化妆土的部分颜色青黄,形成鲜明对比;通体罩...
新华网西安10月3日电(记者冯国)祆教(俗称拜火教)的石棺床什么样?陕西省凤翔县博物馆今年新收藏的一座石棺床经专家考证为唐朝祆教石棺床,其明显的波斯绘画风格,不仅反映了古代粟特商人的活动轨迹,也表明凤翔是关中西部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凤翔县博物馆馆员孙宗贤说,这座石棺床由14个部件构成,经拼对复原可推测出其长约2.6米,宽1.33米,高0.65米,属于三面围帘形状、如同一张床般的石棺床。其画像...
唐代晚期出现了一种瓷器,对中国瓷器影响非常大,叫秘色瓷。秘色,意为秘密之色,充满神秘感。实际上,秘色瓷算是越窑的改进版。今天很多商品都是一代代地改进,历史上的越窑也是这样不停地改进。最早的越窑颜色叫糖黄色,有点儿像红糖的黄色。黄色肯定不如绿色好看,于是它就向绿色慢慢过渡,要追求这个绿色。秘色瓷的颜色就非常青绿了。 目前为止,明确发现秘色瓷的就是陕西法门寺。法门寺的物品入库有单,上面写着"...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
近日,记者接到热线电话称,位于河北省邢台桥西泉西街道办事处贾庄村村西的建筑工地发现了墓葬文物,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挖掘。 当日下午记者赶到电话里所称的建筑工地,在工地的一处地槽内有几个人正在墓坑内小心翼翼地清理,旁边还放着十几个出土的陶器,其中的一侧墓室已经清理完毕,工作人员正在对相邻的墓室进行挖掘。墓坑距离地面大概有六米多深,四壁是挖掘机留下的痕迹,在墓坑的四周随处可见大青砖。 清理...
唐代月宫镜的内容,表现了唐人对月宫仙境的理解。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一面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径19.7厘米。内切圆形,龟钮。钮左上方为凌空升腾的嫦娥,嫦娥身段修长,舞态蹁跹,著紧身衣衫,背后帔带飘举,左手擎有“大吉”二字铭文的方牌,右手托一果盘。盘内盛桂子三粒,桂叶二片。钮右上方为一株枝叶繁茂的桂树,桂树下蟾蜍跳跃。嫦娥脚下白兔杵臼捣药。钮下正中为一不规则形水池,池中水波粼粼。...
图片资料 藏 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的盛唐,那些宽袍大袖、衣带生风的飘洒高逸,那些锦心绣口、直入心脾的盛唐诗词,还有那些惹人沉醉、南柯梦随的美酒与传奇,以及这些曾经窑变无双、晶莹剔透的盛唐名瓷,每一个盛唐符号都能诱引心中无数的狂想。 我的狂想源于一支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此杯高约11厘米,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把柄,或许有人因此之故称其...
记者昨从文物部门获悉,我市考古研究所在对一批近年来陆续发现的珍贵文物进行后期整理时,发现了两片罕见的唐代模印贴花青瓷。据介绍,瓷片上独特的 异域模印纹饰,蕴含着外来文化影响因素,它们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工艺品在唐代已进行了外来艺术形式本土化的转变。本报记者 王蓉 文/图 珍贵青花瓷片,藏有五种风格各异的图案 一条沟渠内,两片青瓷片被泥土深埋地下,在敲铲的深入清理下,遗迹渐渐显露。与大多数出土的...
记者昨从文物部门获悉,我市考古研究所在对一批近年来陆续发现的珍贵文物进行后期整理时,发现了两片罕见的唐代模印贴花青瓷。据介绍,瓷片上独特的异域模印纹饰,蕴含着外来文化影响因素,它们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工艺品在唐代已进行了外来艺术形式本土化的转变。本报记者 王蓉 文/图 珍贵青花瓷片,藏有五种风格各异的图案 一条沟渠内,两片青瓷片被泥土深埋地下,在敲铲的深入清理下,遗迹渐渐显露。与大多数出土的青...
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张喜才 摄 智英豪在观察国宝级唐代瓷器。张喜才 摄 9月1日,在县城创办邢窑文化博览馆二年来又添一镇馆之宝——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 此宝是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农民邢窑研究会副会长智英豪,在西街邢窑遗址垃圾土堆中惊奇的发现拣出的,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晶莹透明薄如纸、白如雪,...
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张喜才 摄 9月1日,在县城创办邢窑文化博览馆二年来又添一镇馆之宝——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 此宝是内丘县金店镇大辛庄农民邢窑研究会副会长智英豪,在西街邢窑遗址垃圾土堆中惊奇的发现拣出的,唐代透影细白瓷葵花碗晶莹透明薄如纸、白如雪,在我国是极为罕见文物,价值连城。 智英豪在观察国宝级唐代瓷器。张喜才 摄 这一宝物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市区一建设工地内探明的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道路、水井、渠沟、大小灰坑等遗迹28处,出土小件文物32件(套),以及大量陶片、瓦片。从遗迹、遗物出土情况来看,本区域出土汉代及唐宋时期遗物比较丰富,说明当时这一带是人们不断繁衍、长期定居的生活区域,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及文化遗物。此次清理出土的唐代水井,以往多见于永年等县区,在邯郸市主城区内尚属首次发现,填...
【解读】 王维(701-761),字摩诘(名字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祖籍山西祁县,后居于陕西蓝田辋川。唐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连坐而贬为济州(今山东省长清县)司库参军。开元二十一年(733),被任为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天宝(742-756)初以后,为官期间,常居辋川。安史之乱(755-762)时被限制自由,后被迫出任伪职,乱息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