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歌唱家需要天赋的好嗓音,更需要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处理,而这个处理便是“控制”。无论多么激昂的作品,歌唱家都不能使呼吸失控,应该用感情与技巧把气息控制好,以使每个音符、每句歌词都饱满而圆润。“控制”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符号,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中国画用笔与书法用笔有着相同的要领,而书法里“逆入平出...
2010年的时候,中国美院的童中焘教授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画的文集,书名叫《中国画画什么》。中国画到底画什么呢?在书里,童老的回答是“理法”的问题,“理是画理,属理论。法是方法与技法。”他又说,“中国画,合心目而成”。所谓不二。 我第一次见到程艳的作品,就感觉她的作品是一直在努力做到心目合一的。情致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其...
老报纸 连环画 收藏纸杂、文献多年的行家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老报纸和连环画等老物件记录了历史、反映了当时的人文风貌,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中越来越吃香,特别是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报刊和当年由名家亲笔绘制的连环画及手稿,如今均身价不菲,可谓旧貌换“新钱”。 老报纸: 特殊刊号日期最受捧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中国人民...
画院体制的建立,首先为继承和保护中国画传统,支持中国画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画面对社会现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最初进入画院的老一代画家们,正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与新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描绘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好河山和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形成了中国画的新面貌,从而实现了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可以说,当年决定在北京和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是周恩来总理在当时...
“文革”结束后,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成立中国画创作组,华君武为组长,丁井文等为副组长。在此基础上,于1980年成立了以朱丹为组长,成员包括蔡若虹、黄胄、安靖、苏立功、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在内的中国画研究院筹备组。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李可染,副院长蔡若虹、叶浅予、黄胄。 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在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发言时说:̶...
经过一年时间筹备,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国画院宣告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文化部礼堂召开,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及300多位文化界、美术界知名人士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周恩来总理亲临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谈到“北京中国画院”的名称问题:“记得几年前,我们在庆祝齐白石先生的生日吃饭时,我就说过‘国画’的说法有些不合适,好像形成‘只...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对于年画、版画、连环画、油画这些反映现实生活比较直接的画种而言,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遇到了许多难题,尤其是传统的山水、花鸟画,怎样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成为一个难题,人物画如何从描绘古装人物转变为表现新社会的现实生活也是一个难题。从旧社会沿袭下来的传统中国画能否为新社会服务,在当时产生了很多疑问,甚至不少美术界人士也滋生了轻视民族绘画传统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画的生存与发展遭到质疑。...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国画的争论是非常热烈的。从1949年4月《人民日报》开展国画讨论,“改造中国画”、“中国画的写生问题”、“面向生活”及国画创作的遗产接受、传统继承等问题一直在持续争论。1955年5月召开的美协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国画继承传统的问题。蔡若虹在发言中说:重新提倡写生,就是让画家们退出死胡同走...
北京画院(原名北京中国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 1956 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上,著名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共同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同年 6 月 1 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文化部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经过一...
中国文物网7月23日编译报道:澳大利亚著名画家西德尼·诺兰(SidneyNolan)作品《沙漠之鸟》(DesertBird)将于2013年8月27日现身墨尔本苏富比,拍前估价为40万至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5.5万至368.2万元)。 据悉,该作品自1948年由诺兰出手之后,一直被藏家妥善保管,品相完整。澳大利亚苏富比主席杰弗里·史密斯(GeoffreySmith)认为:...
草书《临阁帖》24cm×2220cm水墨纸本北京荣宝供图 草书《李白诗卷》31.5cm×135.5cm西泠拍卖供图 随着近现代书法地位日益提升,近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备受藏家追捧。7月28日,南京经典2013春拍《一代草圣林散之书画》专场将重磅推出林散之书画珍品48件,作品几乎涵盖林散之创作生涯的各个重要阶段。专家指出,林散之晚年作品值得关注,书画结合之作经过精心构思,书画...
1980年8月的一个清晨,金城(辽宁的一个镇)小子刘小东身背画夹,第一次来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画家梦的追逐之旅。 为了创作,他不断地行走,从三峡到北川,从太湖到新疆。从关心日常生活展现个体的精神生存状态,到关注重大社会事件,刘小东将绘画与中国现实纠缠在一起。 2006年,他的《三峡新移民》以 2200万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最高纪录。2008年,他的另一幅“三峡”作品《温...
麦迪和他的作品。信息时报记者 周月 摄 为学中国画,4年前麦迪只身一人从伊朗来到中国。现在,他的国画作品已逐渐崭露头角。“很神奇,很有韵味”谈起国画之美,他如此评价道。 麦迪现在是华师国画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画工笔画、彩笔画等,此前和不少留学生一起开过画展。麦迪表示,打算下个学期开办一次个人画展,展出这几年的作品。来中国之前,他在伊朗读的也是美术专业,主要学习...
吴冠中版画作品《高粱》,曾以1.15万元在拍卖会上成交。 省美协主席许钦松、版画制作家李全民皆认为有些复制版画只是衍生品,收藏意义不大 “复制版画”在市场的持续走好,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不但在成交量方面超过原创版画,甚至有时候在价格上也比原创版画要高。一时间原创版画与复制版画哪个更值得收藏,业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如何辨别显得非常重要。 “现在...
“选画,选择标的很重要。收藏要收有历史价值的,经得起考验的书画作品。”这是有着20多年字画收藏历史的宁波藏家文献斋主人的经验之谈。 选画就像选股 要找书画中的“潜力股” 文献斋主人在1995、1996年间一场拍卖会同时买下两幅价格相似的作品,一把是赖少其的扇子,花3500元买的,还有一把王个簃的书画,拍价在4000元左右。后者的书画到现在最多估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