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肯尼亚项目点局域图,自下而上的沿海3个地区名称分别是蒙巴萨、马林迪和拉穆群岛。 传说中的郑和船队宝船,载重可达数千吨甚至万吨。图为陈列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宝船同比例复原模型。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为肯尼亚培训两名水下专业人员。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经历过“西沙水下考古”的历练、抢救“碗...
肯尼亚项目点局域图,自下而上的沿海3个地区名称分别是蒙巴萨、马林迪和拉穆群岛。 传说中的郑和船队宝船,载重可达数千吨甚至万吨。图为陈列于南京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宝船同比例复原模型。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为肯尼亚培训两名水下专业人员。 2007年,国博水下考古队在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调查。 经历过“西沙水下考古”的历练、抢救“碗礁一号...
巢湖水下古城啥样?太平湖底村落啥样? 有望在明年的水下考古中揭开面纱 近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启动水下考古,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类似“百慕大”,沉船谜底有望揭开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昨天,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明年下半年,我省将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正式对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等水域进行水下考古。 1.我省水下遗存达40多处 昨天,省文物...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大汶口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 大汶口遗址发现于1959年,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也是迄今发现的所有大汶口文化类型遗址中最重要的一个遗址。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之一。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初,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汶口...
兰州至新疆铁路复线已开工建设,青海境内260公里建设沿线考古工作也加紧进行,并有不少发现。 为配合兰新铁路复线青海段建设工程,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建设现场及保护控制区域内的民和、平安、乐都三个县6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对个别重点考古保护区域进行了发掘。在对乐都县碾伯镇七里店东村发掘的汉墓群中,出土随葬品36件,极为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一枚汉代官印。印文为阴文篆刻“诏假司马”,属汉代领军武职...
央视为曹操高陵重新开挖作了现场实况转播,客观上使得这一考古事件备受海内外瞩目,而其中最吸人眼球的则是在曹操墓扰土中发现的那颗“口含宝珠”。某媒体6月12日的报道称,这是一颗“翡翠珠”,并称:“从曹操墓出土的珠子都带有穿孔,只有这个翡翠珠没有任何穿孔,由此推断其他珠子为配饰物上所用,翡翠珠为曹操下葬时口含。”不仅如此,报道还援引...
据外电报道,埃及考古专家19日对外界表示发现了一座埃及法老祭司的古墓,而这个发现可能会为在著名的吉萨金字塔附近发掘出另外一座金字塔提供帮助。 考古学家称,这座古墓距今已经4300年,大小相当于一节火车车厢。古墓墙壁上有象形文字和一些图案,其中一些图画仍栩栩如生。 考古学家还表示,这座古墓可能在19世纪就遭入侵并被洗劫,但古墓的结构仍保持良好。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正在与谷歌合作,计划联手在互联网上建立“死海古卷”数字图书馆,届时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全部“死海古卷”。 美联社10月19日报道称,“死海古卷”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网络版的“死海古卷”数字图书馆刚呈现众多的高分辨率图片,预计首张照片将会在数月之内上线。同时,...
据美联社10月20日消息,考古学家于近日在瑞士苏黎世挖掘出了一扇5000年前的古门。据信,这是欧洲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门之一。 考古学家尼尔斯·布莱谢尔20日向媒体介绍说,这扇用杨木制作的门“坚实且美观”,门的折页部门保存完好,“独具匠心的”设计将门板连接在一起。从树木的年轮推算,这扇门很可能是于公元前3063年制作,相当于英国巨石...
2010年10月20日,秘鲁考古学家在古老的瓦里文化聚集地发现一墓穴,墓穴内有四具长达1160年之久的木乃伊。
汉阳陵博物馆 新华网西安10月19日电 记者18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通过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会议评议,最终依据专家投票结果,国家文物局近日批准占地面积2890多亩的汉阳陵博物馆入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裸体陶俑出土代表西汉最高陪葬级别 汉阳陵是开创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前“文景之治”盛世的皇帝之一汉景帝刘彻的陵园,地跨今陕西省的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和高陵县三县区,...
10月15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承办的良渚论坛·2010大遗址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会在良渚开幕。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前提下考古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和具体途径,科学地开展大遗址保护和大遗址考古工作,妥善处理大遗址保护和大遗址考古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主持开幕式,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内陆水域将于今年11月开始进行首次水下考古,水战遗址成此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难度高、风险大,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日前,国家文物局选定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安徽省(长江、淮河内陆水域)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 据了解,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达到1.8万...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园之际,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又有一系列重要发现。这些“重宝”包括彩绘漆鼓、完整弩韬的织物遗迹。 漆鼓遗迹在俑坑中虽多有发现,但鼓面却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本次发掘广泛开展小面积解剖的“精工细作”,意外地找到了两处彩绘鼓面遗留。因受淤土叠压,上层鼓面下陷低于鼓壁,又与下层粘结在一起,可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弩韬形似蚌,曾数次发现,但一般都是和弓弩遗迹混杂,可瞻性稍逊。本次...
中新社记者10月17日了解到,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内陆水域将于今年11月开始进行首次水下考古,水战遗址成此次水下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难度高、风险大,江西至今尚未真正开展水下文物的普查和考古。日前,国家文物局选定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安徽省(长江、淮河内陆水域)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两个内陆试点省份。 据了解,江西省江河湖泊众多,全境有大小河流24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