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广西平南县六陈镇登塘西汉冶铁遗址及相关遗迹进行考古调查时,新发现了10处古代炼铁遗址。 这次考古由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专家组成。记者跟随专家组来到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外东岭,在那里看到有两处相对比较集中的炼铁遗址,地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圆形或椭圆形的炼炉痕迹,直径50到85厘米,在炼炉周边还散落着不少铁渣。据介绍,新发现的10处炼铁遗址共有炼炉13个,遗址周边地表植被茂密...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所在居延遗址新发现一座汉代烽燧,该烽燧位于额济纳旗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通道(隔离带)线路11公里处,初步命名为阿德格库秀尔烽燧。 经勘查,阿德格库秀尔烽燧属于甲渠塞列隧北段的一座单体建筑,是汉代边塞军事防御设施。该烽燧由烽火台和坞组成,整体已坍塌损毁,形似土丘,东西14米,南北15米,残高5米。烽火台设在坞的东北角,边长8米,底部1.7米为夯土,上部2.3米为...
为期10天的“云岭遗珍”展正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据悉,此次展览展示了云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被《舌尖上的中国》炒得火热的诺邓盐井等遗址也榜上有名。 据介绍,此次展示的百大新发现是从云南省新发现的10998处文物点精选而出,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文物及其他等类别。除广为人知的茶马古道、滇越铁路、金沙江崖画、哈尼梯田、景迈古茶园外,包括诺邓盐井、...
这就是成吉思汗埋葬之地 成吉思汗陵寝位置的发现将是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宁夏退休地质工作者王景武先生通过四十年的蒙元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近日大胆而自信地做出了“成吉思汗陵寝和元代皇陵就在宁夏贺兰山”的结论。王景武先生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记者跟随前往贺兰山现场探察,并授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全面权威地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报道发布。呼吁有关部门尽快予以保护并进...
入地两米,考古工作者看到了经过煅烧而发红的泥土和灰蓝的炉壁。有谁知道,在1500年前,正是在这些破旧的窑炉遗址里,经过匠人们一次次尝试,精美的邢窑白瓷横空出世,打破了过去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6月9日,在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新发现的八大邢窑窑炉遗址首次公开亮相。完整的窑炉或可追溯至隋代、北朝,有望弥补中国陶瓷史研究空白。如今,一处当年被工匠丢废弃瓷器的“垃圾坑”...
吐屿沟东区新发现中心柱窟壁画之一 6月9日,“《新疆考古新发现》图片展”等三个文化遗产展览将在6月9日在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上的新疆文化艺术中心(原国际博览中心)展出。自治区文物局在6月7日向媒体公布了一批新疆近年来的重要考古新发现图片,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推动考古知识走向公众。 近年来,为配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新疆考古学科研究,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日公布最新考古成果,2011年6月启动的“百戏俑”坑第二次考古发掘,新发现陶俑30多件,从陶俑的色彩、纹样、姿态和手势看,均超出该坑之前出土的陶俑类型。秦陵考古一队研究员张卫星表示,这些陶俑与1999年首次发掘出土的陶俑相仿,与宫廷杂耍、表演有关。 目前,在秦始皇陵附近已发现陪葬坑180多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及各种内涵不同...
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当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和百戏俑坑发掘通过央视和陕西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于2009年6月13日正式开始,截至今年5月,共发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类型,共计310余件(组),其中包括出土数量过百的陶俑,以及陶马3组12匹,战车2乘、弓弩箭箙等,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 首次发...
日前,长城保护宣传暨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显示,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认定长城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昨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本市新发现明代长城遗存共100余处,总长度40多千米,约占明长城总长度的1/20。 汇总分析数据近期公布 据介绍,明长城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
6月9日是我国的第7个“文化遗产日”。据介绍,全国目前不可移动文物的总数为766722处,其中上海4422处。而近现代类不可移动文物上海有 3266处,占总数的73.86%,位居全国第一;保存情况“好”或“比较好”的不可移动文物,上海达到46%,超过全国30.34%的平均线,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北水关遗址(古代)、上海重型...
保定曲阳田庄大墓在发掘中又有新发现,工作人员在大墓中发现了定窑白瓷残片、瓦当、墓门“白字”及大量汉白玉构件等,大墓的十二室结构逐渐显现出来。省文物专家称,初步推断该墓为晚唐时期至宋初,墓主人曾权倾一时。 后室: 200多名考古爱好者观摩发掘工作 古墓至今没有找到墓主人的尸骸,有业内人士推测棺椁很可能最初陈列在后室内。日前,考古工作者已在后室内出土了部分汉白玉建筑构...
近日,记者从丰台区文委获悉,历时五年的丰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日前圆满结束。共复核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登记项目192处,其中新发现15处,移至石刻园集中保管的78处。 据了解,五年来,丰台区共完成15个街乡,35个行政村的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复核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登记项目192处,新发现正阳门关侯庙碑、小清河桥减水坝等15处文物。 据丰...
2011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喜捷公馆坝糟坊头考古在接近尾声时,考古队员在明代酿酒作坊遗址中又有惊人的新发现:在晾堂的西南和东北明代地层各发现一口酒窖。后经省考古院明确结论为明代酒窖。其中晾堂东北一口,底部和四壁均为泥底筑成,这是典型的浓香型大曲酒窖,与当今宜宾浓香型大曲酒窖完全相同。 另一口较大的酒窖,长2.6米,宽2米,高0.72米。从外形来看与现在酒窖相差无几。经专家现场考证,窖的四壁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