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田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发掘现场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举行,会议由吉林省文物局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来自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的考古学界专家学者就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考古新发现、新进展及未来考古学界关注的新趋势等进行了交流。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吉林省文物...
兵马俑考古新发现 秦始皇陵占地共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2009年6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3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遗迹。近日,秦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重大考古成果。 百戏俑的发现 30余件百戏俑出土,秦始皇的“娱乐杂技团”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中...
近日,由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的《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出版发行,位于内江的“梯子岩摩崖石刻”、“关门桥”、“南丰世家大院”被收录其中。 《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二十世纪遗产、文化线路、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占有较大比重。据了解,收录的131...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对外公布一个重要发现,该所8月在广州盘福路西侧发现明清时期小型埠头和一口宋代砖井,并在现场清理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 该工地位于广州盘福路西、东风西路以北。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已挖出一个10米长、10米宽、近4米深的探方,探方底部有黑色淤泥。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这些淤泥均出自明代,而之前,这片工地还挖掘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
(记者 杨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对外公布一个重要发现,该所8月在广州盘福路西侧发现明清时期小型埠头和一口宋代砖井,并在现场清理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 该工地位于广州盘福路西、东风西路以北。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已挖出一个10米长、10米宽、近4米深的探方,探方底部有黑色淤泥。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这些淤泥均出自明代,而之前,这片工地还挖掘...
近日,2012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揭晓,由青岛市文物局编著的《今古和声——青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辑录》荣获专著类一等奖。《今古和声——青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辑录》是青岛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汇编,在文物普查基础上,对全部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科学、详尽的研究论证,按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
图片资料 一幅隐匿于私人收藏中80年的宗教题材作品最近被确认是西班牙绘画大师戈雅的早期创作,9月将在苏黎世“Koller”拍卖行上拍,该作品的估价在390万-520万英镑之间。 戈雅的作品很少亮相拍场,在过去的20年,拍场只出现过10件戈雅的作品。 这件作品是戈雅早期——也就是他三十多岁时完成的,这一时期的戈雅作品几乎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出现过...
甲骨文 甲骨文拓片 7月5日,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旅顺博物馆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中国社科院与旅顺博物馆合作,研究工作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 科院历史研究所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主持。这次“旅顺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2011年筹备,2012年申请国家立项,很快就得到批复。 ...
甲骨文 甲骨文拓片 7月5日,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旅顺博物馆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中国社科院与旅顺博物馆合作,研究工作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主持。这次“旅顺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2011年筹备,2012年申请国家立项,很快就...
经过考古队20多天的考古勘探,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窑址和房址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据悉,这是继1983年龙岗寺遗址考古发掘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古人员标出的房址位置。 勘探情况极似西安半坡遗址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位于南郑县龙岗寺东侧百米外的考古现场,看到5名考古队员正手持刨铲在一块田地里进行考古勘探。据介绍,经多日勘探,田地里已经刨出多个带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