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渭桥遗址地处陕西西安北郊汉长安城北侧,自2012年4月发现以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的渭桥考古队,先后对位于厨城门之外的厨城门桥群(一号桥、三号桥、四号桥、五号桥)、洛城门之外的洛城门桥等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考古学资料,相关发现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社会各界引起持续关注。 2014年的渭桥考古工作继续集中在厨城门...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重大决策。同年8月,成立大遗址保护特区,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从2012年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并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特区建设的启动项目。 2015年汉长安城已投资2500万元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
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是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层面看,它都是大智慧策划、大手笔制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国家背景、城市行动”的典型工程、示范工程。汉长安作为汉民族文化形成的策源地和文化中心的象征,也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保护汉长安城遗址就是彰显华夏文明。依托类型多样的文化遗址,西安市委、市政府承古开新,保护与利用并举,在五项重点工作中启动并实施了汉长安城遗...
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和五洲投资集团成功签约 在本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上,未央区、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特区引进了包括《映像·汉长安》在内的七个有利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文化保护、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项目,为大遗址保护注入新动力,可谓收获颇丰。再加上编制《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实施方案》,未央宫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
长安区郭辛庄韩休墓壁画 清涧商代建筑遗址俯瞰图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3月9日揭晓,清涧县辛庄商代建筑遗址和长安区郭辛庄唐韩休墓两个陕西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分别位列第7和第20。 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传统考古大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河南省以四项入围名居榜首,陕西、山西、湖北各有两项入围,北京也有两项入围。 2014年2月...
佛教发端于印度,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古代长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佛教及其造像艺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中枢。魏晋时期,道安、鸠摩罗什等名僧云集长安弘传佛教,长安成为北方佛教传播中心之一。 南北朝时期,长安佛教造像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北魏前期更多地借鉴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风格,佛像以面颊丰腴、躯体壮实、着通肩大衣为特征;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迁都...
由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罗宏才教授主编的“西部美术考古丛书”——《从中亚到长安》,以其科学严谨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力拔头筹,获得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九届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 罗宏才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发掘、文物调查、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文物考古工作实践经验,在美术考古、考古学史等领域有着长期的理论研究与深厚积淀,成绩卓著,其研究视角独特,研究方法新颖,研究功底扎实,近年...
陕西省考古专家16日透露,西安市长安城遗址北侧的渭桥遗址又有新发现。中新社记者16日在现场看到,该遗址还出现罕见古船,现正在清理中。 渭桥遗址位于西安北郊汉长安城北侧,自2012年4月发现以来,考古队先后对位于厨城门之外的厨城门桥群、洛城门之外的洛城门桥进行抢救性发掘,获得丰富考古学资料,相关发现入选“201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 文献记载,汉长安城北侧的渭桥为通往京师大道上的...
昨日,记者从全省重大文化项目推进会上了解到,我省30个重大文化项目规划已全部完成,丝绸之路风情街、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陕西省新图书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据悉,2013年全省确定了30个重大文化项目,按“唯一性、至高性、标志性”遴选原则,着重全方位释放陕西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其中,按唯一性原则,确定了商于古道文化景区、汉唐帝陵旅游项目、文安驿文化园区等项目,主要加大对特...
媒体近日报道了长安区明秦王墓墓冢附近的一排翁仲、麒麟、马等文物被垃圾覆盖的痛心景象。昨日上午,长安区韦曲街办组织村民清理文物周边的垃圾和废品。 昨日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覆盖在翁仲、麒麟、马等文物周边的树叶、酒瓶、砖头、塑料袋、彩条布等垃圾基本清理完毕。
盛唐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城区面积有83平方公里,城内百业兴旺,人口近百万,其中长住的外国人有数万人之多。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和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市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他们充塞着长安的街道,从事着商贸、宗教、文化、饮食各业,这其中尤以胡人为多。大量异邦客人的涌入,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一时间长安胡气...
11月23日,有网友在华商巷议发帖称,位于西安市新北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侧的千年汉长安城城墙遭到破坏,批发市场的大棚紧临城墙而建,每逢雨水天气时大棚上的雨水直接淋到城墙上。 从该网友所发照片可以看到,批发市场大棚与城墙紧邻,中间相距约三四米。在这个三四米的窄道中,堆放有不少木板、水泥、石棉瓦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环境十分恶劣。 帖子中,西安市未央区相关部门回复称,经国土未央分局调查...
大清门 大明门 城头变换大王旗 按照明朝人的理论,这座皇城一共有六座城门。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以国号为名。后来到了清朝,这里被改称为“大清门”,延续了自己国门的地位。而后来的中华民国,则将其改称为“中华门”,同样是利用了国号。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1917年的张勋复辟...
专门从外地请来盗墓“高手”,还找人负责望风,长安区一男子预谋盗墓,不料正作案时被当场抓获,庭审时男子却极力狡辩自己是被胁迫的。昨日记者获悉,9月28日长安区法院审理一起盗掘古墓葬案,该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5万元。 西安周边有着大量的古墓,这些古墓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45岁的袁某是长安区农民,他就做着盗墓的“发财梦”。由于盗墓是个技术活儿,袁某便到外地请了两个盗墓“高手”,...
如果在百度上检索一下“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长安画派”的条文多达20多万条,而且绝大多数是“论长安画派”“长安画派的历史意义”“论长安画派对现代绘画史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等长篇大论的论文,“黄土画派”的条文却只有3万多条,许多还是“刘文西谈黄土画派”、“黄土画派画家采风”等短小的新闻。由此可见,同为陕西画坛的两朵艺术奇葩所受到的关注度的差异。差异的原因固然是因为两个画派产生的时间一前一后而造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