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西方文献记载,郑和来到东非的一个地点登陆时,遥见的是一座巍峨的清真寺。此次考古的曼布鲁依从各个角度来看,都表明这里很可能是14至16世纪肯尼亚沿海地区的一个较大的聚落,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与东非地区的密切交往。” ——“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负责人秦大树 曼布鲁依A区陶窑遗迹 曼布鲁依柱墓区发掘出的青花...
仿古郑和宝船已经英姿初现。 记者昨天从鼓楼区得知,日前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福船船体“水密隔舱”制造技艺被列入2010年“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朝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即由福船发展而来,南京郑和宝船复建正是采用此项工艺。 水密隔舱技术提高航海安全 据了解,中国水密隔舱及福...
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有力证...
工人在安装“仿明代制作郑和宝船”肋骨 新华社发 多年以前,郑和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如今南京借名城会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昨天记者了解到,一艘等比例、可进行远航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今年6月起正式复建。昨天,鼓楼区在郑和宝船厂举办了郑和宝船复建庆典。目前船体已经完工三分之一,预计2013年开始进行航行试验。 从福建请造船师傅 昨天记者一进郑和宝船厂,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巨大的船体已见雏形。 钧...
复建的郑和宝船 南京郑和宝船厂20日下午举行郑和宝船复建庆典。厂区内,一艘等比例、可进行远洋航行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主体已经复建完成三分之一,现场举行了宝船肋骨安放仪式。 江苏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南京宝船厂遗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详细介绍了仿古宝船的特点,宝船总长71.1米,两柱间长48.42米,型宽14.05米,型深6.1米,满载吃水4.6米,排水量...
资料图:2010年6月25日下午,南京市博物馆对外公布:此前在南京祖堂山发现的明代贵族墓,其墓主人的真实身份是七下西洋的郑和副使——明都知监太监洪保。据出土的墓志记载,洪保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中新社发 唐娟 摄 备受关注的南京祖堂山明代太监洪保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面结束。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获悉,作为今年南京市明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洪保墓将进行原址保护。目前,文物部门已在墓葬遗址及周边区域划出保...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资料图:2010年6月25日下午,南京市博物馆对外公布:此前在南京祖堂山发现的明代贵族墓,其墓主人的真实身份是七下西洋的郑和副使——明都知监太监洪保。据出土的墓志记载,洪保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中新社发 唐娟 摄 备受关注的南京祖堂山明代太监洪保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面结束。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获悉,作为今年南京市明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洪保墓将进行原址保护。目前,文物部门已在墓葬遗址及周边区域划出保护范...
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有力证据。 由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组成的...
核心提示:赶赴非洲肯尼亚打捞600年前郑和沉船的中国首支跨国考古队前日传来好消息。考古专家秦大树表示,自6日正式开始陆上考古工作后,短短几天内就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
左图A处为肯尼亚拉穆群岛。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图为郑和宝船的复原图。 “南澳一号”的水下文物打捞结束后,中国水下考古的下一个焦点在哪里?非洲,肯尼亚!记者昨日获悉,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中肯拉穆群岛考古项目,日前正式启动。未来3年,中...
孟西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 郑和宝船仿真模型(资料图片 CFP供图) 装长明灯油的大缸 工人正在清理洪保墓后室 备受关注的南京祖堂山明代太监洪保墓又有新发现。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如今洪保墓的前后墓室都已经被清理干净,直径1米的大缸、涵洞造型的排水系统、众多的锡器等众多随葬文物浮出水面。鉴于墓志铭所揭示的郑和七下西洋的那段往事,专家呼吁洪保墓应该回填,并竖碑绿化,留下...
中国与非洲密切的经济联系世人皆知。据英国《卫报》7月25日文章报道,中国与肯尼亚组成联合考古队,通过搜寻沉船及其它遗迹,有望将中非的经济来往追溯到600年前的明朝。 11位中国考古学家26日将抵达肯尼亚,开始搜寻一艘古代沉船和其它考古活动。这一耗资200万英镑、历时三年的联合项目将以马林迪和拉穆这两个旅游小镇为中心,意欲清楚呈现出两个国家不为人知的交往历史。 此次考察的主要对象是一艘沉船。它是...
“从目前的发现来看,洪保墓可以揭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很多疑团。”正在对郑和下西洋船队副使洪保墓进行考古发掘的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王志高对记者表示:从洪保墓中出土的墓志的释读来看,证实了史料记载的宝船巨舰的体量之大是真实的。 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44丈4尺、阔18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王志高说:“学术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