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双元村战国早中期“蜻蜓眼”(钾钙玻璃)。钟欣摄 中新网成都7月12日电 (岳依桐)记者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杨颖东介绍,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
11日从湖南邵阳邵东县文物管理局获悉,该县火厂坪镇高山村村民近日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一处古代墓葬,该局经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属中型汉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 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 该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整个古墓长5米、宽2.1米,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室全部由汉砖堆砌构成,墓砖墙上有几何纹图案。经过两天发掘,该墓陆续出土文物23件,其中陶...
图1 图2 中国陶器的烧造史可追溯到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无疑与先民们学会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陶技术不断进步,到了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了印纹硬陶器。本文介绍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罐。 印纹硬陶罐(图1),高5.7、口径9、底径9.6厘米,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飞机场三号墓出土。罐作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实足,器型小巧,器身密布拍...
历时3个多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与义马市联合进行考古发掘 上石河村古墓葬群已出土近五百件春秋时期文物 历经数千年,马坑中的马匹遗骸仍清晰可见。 近日,河南省义马市上石河村古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初步进展。据河南省考古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现已清理出春秋时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21座、马坑6座,出土铜、陶、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 去年7月,为配合义马开...
战国银虎战国银虎 战国银双虎战国银双虎 战国银卧鹿战国银卧鹿 华夏至迟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即可制作出具有一定工艺的黄金饰品。但是在春秋战国以前,金银器的制造由王室贵族所垄断,一直附属于青铜工艺,尚未独立成行业。至战国时期,源于青铜工艺的金银器制造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出现了金银器皿。而1957年陕西神木纳林高兔村战国晚期的匈奴墓中,其出土的大量圆雕银虎、鹿和金虎等动物饰品,就是...
章丘发现汉代古墓群,出土了铜镜、陶罐等50多件文物。 出土的“大泉五十”铜钱。 12月5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通报了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一考古工地的发掘成果,在为期约一个月的发掘中,不仅发现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而且出土文字清晰的“王莽币”,证实该墓或为少有的有文字证据的王莽时期墓葬群。 几亩地范围 发现15座汉墓 这片古墓群位于于家埠村一电力施工工地内,自11月份起,文...
近日,邵东县火厂坪镇高山村一村民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文物部门得到线索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专家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在古墓发掘现场,墓室内,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对一些文物进行发掘、清理。墓主究竟是什么人呢? 邵东县文物局副局长 李玉明:经过这两天紧张有序的发掘与施工,目前已经处于收尾的阶段。这座汉墓前面有墓道,长度大约有...
罗苑全景图(1930年),中间两层建筑物的二楼为当时图书馆的所在。 前言:90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历经诸多颠沛流离,聚散分合,书与人的命运的交汇,谱就一曲绵长而悠远的岁月之歌,让艺术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些幸存下来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图书馆的馆藏旧籍和图谱,他们大多泛黄而脆弱,却包蕴着这个学校前辈们的胸次、雄心和求索的意志和理想主义精神的余泽…… 罗苑...
锁片是民间饰物中的一种,它以银铜质居多,锁片在旧时多由长辈送给幼儿佩戴,相传佩戴锁片可消灾避难,从而“锁”住孩童性命。 笔者要介绍的这件民国时期银质锁片,通长6.8厘米,重12.2克。锁片正面是“长命百岁”四个露白字,字体为行楷书,周边有花草点缀,风格端庄而不失潇洒,洋溢着质朴的民间气息。锁片背面为花卉装饰纹,花叶刻工流畅生动,中间以写意的技法表现了花儿盛开的景象,九瓣的花瓣、饱满的花蕊、支...
高足器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如陶高足豆、陶高足盘、陶高足碗等。西周春秋有原始青釉瓷高足盘、高足豆等。汉代高足盘直径较大,器型与原始青釉瓷高足盘相似。六朝隋唐时期,瓷高足盘、高足碗、高足杯等为常见品种之一,如高足盘有大、中、小之分,一般为浅盘式,口沿外撇,下承空心喇叭状高足,此种形制一直延续至清代。今以镇江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清康乾时期高足器为例介绍如下,以期较为直观地感受这类题材的匠人精神和...
近日,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址的确认,将醴陵窑烧造瓷器的历史由宋元时期推前至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据悉,这是株洲地区发现的首座五代时期瓷窑。 ▲ 毛家岭五代时期古窑址 在现场可以看到,该窑为龙窑,大体朝南依山势而建,窑头和窑尾均已破坏,残长7.2米,窑壁残断不全...
据外媒报道,埃及文物部4日宣布,亚历山大港一家博物馆在进行整修时,在馆内一处“隐蔽空间”发现了数百件古陶器。埃及文物部称,这些陶器极有可能是在二战期间被藏在那里的。 2018年7月4日讯,埃及文物部发布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城发现的希腊罗马、科普特和伊斯兰时代的陶器碎片。 据报道,埃及文物部发布声明称,被发现的这些古陶器可追溯至希腊、罗马、科普特和伊斯兰时期,相关人员在亚历山...
在义马市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原上石河村)发掘春秋时期 河南省考古团队6月30日宣布,在义马市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原上石河村)发掘春秋时期土坑墓葬21座、马坑6座,出土铜、陶、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 21座墓葬均呈长方形,其中20座发现有椁有棺,方向基本为南北向,墓葬底部四周有熟土二层台。6座马坑共清理出28具马骸,其中4座马坑分别埋有6匹马,2座马坑埋有2匹马。马头向北,侧躺...
2017年9月,淮北市重点局建设项目的新湖路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位于烈山镇烈山村东侧发现一处宋金时期瓷器烧造窑址。经过前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之后,野外发掘工作从2018年3月初开始实施。 Y1 发掘分为两个区域进行,通过发掘获得三座保存良好的窑炉本体。北区目前发现一处窑址,为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应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出土产品主要是白瓷、绿釉瓷、黄釉瓷、琉璃器...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发端于佛罗伦萨,迅速扩展,开始于15世纪早期,延续到16世纪末。在艺术领域,一项重大创新和发现便是运用数学方法在二维平面上展现空间关系,画家对真实世界高度关注,要求用科学的方式再现人们所见。从15世纪开始,绘画艺术便与中世纪决裂。 文艺复兴时期的高科技:线性透视 佛罗伦萨的天才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不仅为教堂建造了巨型穹顶,还发明了全新的线性透视法,这无疑是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