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3日记者回访寺庙时看到,从正殿盗出被追回的藻井石石刻,至今被丢弃在台阶下。 本报曾两次率先报道的房山环秀禅寺石刻被盗一案有了最新进展,两名年初盗窃文物的80后上午受审。今年初,韩某、梅某等人看中了环秀禅寺的石刻,趁着无人看管,韩某等人分两天将石刻上的花纹撬下,并欲盗走,被赶来的群众抓获。 日前记者对该寺庙回访时发现,被盗文物追回后仍被丢弃在寺庙大殿前的地上,因寺庙无人驻守看管...
在民族众多的云南,自古以来,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奉佛教,佛寺、佛塔遍于各州各县。佛寺里、佛塔上的诸佛菩萨的金身妙像各现异彩,有金、银、铜、锡铸造的,有彩塑、木雕、石刻、绘画的,众多的造像均严格遵照佛经中的记述严肃认真地塑造,因而各寺庙中的造像大都标准规范。它们在艺术上,也堪称精品佳作,其中部份雕塑及绘画,历来就被叹为珍宝,如昆明西郊玉案山中筇竹寺的彩塑五百罗汉,白族地区剑川石宝山中的诸佛菩萨、天王护...
据《春城晚报》报道15日上午,云南滇池东岸盘龙寺闭门谢客,僧人在寺门张贴告示称,因晋宁县及晋城镇政府要将盘龙寺商业化、公司化,扰乱了盘龙寺的正常秩序,寺院决定暂关山门。游客只能在盘龙寺大门口烧香。(8月17日《京华时报》) 这回,素以宽容大度著称的寺庙僧人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云南滇池东岸盘龙寺张贴告示、闭门谢客,再次为地方政府的寺庙商业化运作方式敲响了警钟:整治寺庙商业化开发利用之乱,政府要尽快...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全国展开。在西藏等边远地区,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如何?面对普查的难点之一宗教场所的文物,文物普查又该如何开展、有何经验?7月下旬,本报记者走进了西藏拉萨、山南、林芝等地,实地采访了西藏的可移动文物普查现场。 零起点 首次实现电子化、藏品数据标准化 7月的西藏迎来了雨季,每到傍晚,就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布达拉宫也在细雨中增添了一份柔美。记者随着西藏自治区可移动文...
细雨中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可移动文物普查 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全国展开。在西藏等边远地区,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如何?面对普查的难点之一宗教场所的文物,文物普查又该如何开展、有何经验?7月下旬,本报记者走进了西藏拉萨、山南、林芝等地,实地采访了西藏的可移动文物普查现场。 零起点 首次实现电子化、藏品数据标准化 7月的西藏迎来了雨季,每到傍晚,...
重达四五百斤的青石石墩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已有近五百年历史的一对石鼓至今下落不明!今年以来,莆田市仙游县一些寺庙、祠堂等场所,频频发生石墩、石鼓等文物被盗案件。近日,仙游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依法批准逮捕了多次盗窃文物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芳等8人。 三人结伙 偷走四五百斤重祠堂石墩 仙游县榜头镇泉山村的一个祠堂,建成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门前垫石柱的是一对雕花青石石墩,中间椭圆形,直径...
得荣采取四项措施 深入推进藏传寺庙社会化管理 近日,得荣县统战宗教采取四项措施,强力推进藏传佛教寺庙社会化规范管理。 抓学习、下基层、重宣讲、推工作 为了使全体统战宗教干部全面无误地掌握好党宗教政策,经统战宗教部门领导研究决定,不仅对文件材料的学习,特别是邀请长期在宗教领域工作的老领导、老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善于用藏汉双语宣讲的工作人员,专门给统战宗教干部进行授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近日向公众透露了有关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在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首次发现一处兴建于唐末的寺庙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晋阳古城整体布局的导向,以及下一步的发掘有着重要作用。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此次发现的寺庙...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晋阳古城遗址发掘。 韦亮 摄 晋阳古城遗址发掘现场。 韦亮 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4日向公众透露了有关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在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首次发现一处兴建于唐末的寺庙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晋阳古城整体布局的导向,以及下一步的发掘有着重要作用。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对晋阳古城进行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处唐末至宋初的寺庙遗址,不仅对研究晋阳古城城市布局、唐代建筑等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证明晋阳城被火烧水灌后依旧有很多居民频繁活动。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始建于春秋晚期,毁于宋太平兴国四年,连续使用近1500年。晋阳古城大遗址总面积200余平方公里,由城池区遗址、墓葬区遗址和宗教祭祀区遗址三部分组成。2001年晋阳古...
3月19日,工人在承德避暑山庄松鹤斋施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自2010年起正式启动,分为古建筑本体保护、安全消防能力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古建筑遗址保护、文物基础工作和避暑山庄水环境综合治理等6大类,目前累计到位专项资金4.8亿元,完工58项。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3月19日,工人在对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的屋顶瓦片进行清理。 3月19日,工人在清理承德避暑山庄松鹤...
近日,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九龙坡区联合进行的慈云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并清理石碑、石雕、瓦当、柱础、铜钱、佛像、佛座、陶瓷碗盆等文物(标本)100余件。 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到明清时期香火旺盛,禅宗汇集,寺庙建筑现已毁损,但庙基残垣犹存,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一带。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以寺庙基址为主体而进行...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概况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座落于...
记者今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近期对九龙坡区慈云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慈云寺遗址是重庆地区目前已知的保存最好的古代寺庙基址。 慈云寺遗址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中,东南距走马镇约2公里。日前,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出寺庙主体及附属建筑遗迹33处,包括殿基址4处、房址2处、院1处、排水沟8条、道路4条、焚烧坑6...
一支国际考古队最近在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挖掘到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木结构佛教寺庙遗迹,为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古佛教建筑。研究人员认为,这是首次有考古证据证明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 一份发表于12月号英国《文物》杂志上的报告显示,美国、英国与尼泊尔等国人员组成的国际考古队在释迦牟尼出生地摩耶夫人庙挖掘,发现一座此前未知的木结构寺庙遗迹。放射性碳技术等测试表明这是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建筑。 摩耶夫人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