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宋文人的生活中有许多闲事,诸如斗茶、挂画、赏花等,增添了生活的文化趣味和艺术情调。承载这些生活方式的器物,诸如茶器、酒器、花器等,也被赋予了格调和寓意。可以说北宋文人的生活与艺术是密切相联的。 北宋文人常将其生活中的事物付诸笔端,或为诗词,或为绘画。如苏轼的《谪居三适》,包括《晨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描写这日常起居的琐事细节,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北宋文人绘画的题材也多从生活中...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不只用于吃、喝、洗涤——零星散落在巷坊里的古井,更是街坊邻里间的纽带,让那些古老的故事得以流传。上周末,钱江晚报170俱乐部主办的“走读杭州”秋季版第二站继续出发,以胡雪岩故居为起点,在太庙一带昔日的皇城脚下,聆听隐藏在幽静小巷里各式水井的趣闻轶事,感受前世今生的岁月变迁。 探访古井,都有趣闻轶事 旧墙屋瓦,宿昔繁华。元和宝街相连接的牛...
从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博物馆等机构获悉,广西梧州元丰钱监遗址被确认为目前所知中国唯一经过系统考古发掘,且地点、年代明确,保存完好的宋代翻砂铸钱遗址。 研究专家认为,翻砂工艺的发明是我国传统铸造业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对世界工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元丰钱监遗址的发掘与保护价值重大。 钱监是古代政府设置的铸币机构。元丰钱监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为北宋时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产量居全国第九位。文...
鸟瞰阿莱皮蒂遗址。上海博物馆供图 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联合考古队,日前对斯里兰卡北方港口城市贾夫纳进行了为期40天的全面调查与重点发掘。这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合作考古项目,也是其丝路考古迈出的第一步。 近日上海博物馆发布了此次联合考古项目阶段性成果:考古队在阿莱皮蒂遗址共发掘92.4平方米,出土陶瓷器总计650多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为认识海上丝绸之路、...
近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浙江日报联合主办的“文澜之夜”暨“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会在浙博孤山馆区文澜阁内举行。来自浙江省内各博物馆的代表、特邀博物馆观众和新闻媒体共同见证《浙江省藏宝图》的发布。其中,丽水市博物馆的南宋龙泉窑粉青象钮盖罐顺利入选。 “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活动自启动以来历时半年,在经过宝物征集、专家初评、大众投票和专家终评等几个阶段后,来自全省30家博物馆的50件宝贝最...
上博考古队赴斯里兰卡进行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日前落下帷幕,上博今天对外召开中斯联合考古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 通过近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中斯联合考古队在当地阿莱皮蒂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北宋晚期中国瓷器碎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初步断定瓷器产地为广州及福建等地区,为古代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贸易找到了最直接的证据,也为认识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文化交流提供翔实的实物资料。上海博物...
《广西梧州元丰钱监翻砂铸钱工艺研究》课题结项今天在京举办。专家们在研讨会上表示,广西梧州元丰钱监是目前所知唯一经过系统考古发掘的且地点、年代明确的宋代翻砂铸钱遗址,应善加保护和利用。 中新社发 卫行智 摄" title="资料图:从运城盐池发现的26牧品相较好、字迹清楚的铸钱模具。中新社发 卫行智 摄" src="http://www.wenbozaixian.com/data/upload...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琴之一道,意义远不止于一种源远流长的乐器门类。琴的精神,兼有儒道,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不断变化、丰富,与文人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瑟”,都体现了古琴对文人的重要性。 9月26日,“太古遗音——龙美术馆藏唐宋古琴与文人清趣特展”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此次展览以“丝桐合为琴”、“但识琴中趣 ”、“天人合为一 ”三个板...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十里铺村村民宋地财家中发现清代《宋氏宗谱》手抄孤本,为唐朝名相宋璟的三十二代孙宋孟鄰于清代光绪甲午(1894年)夏续修,距今已有124年。 《宋氏宗谱》为线装手抄本,谱中墨书清晰,排列工整,楷书字体苍劲有力。封面写有“温阳宋氏家谱”,首页写有“光绪甲午年钞”等。其详细记录了宋氏宗族的渊源谱系。因年代久远,宗谱纸张发黄,封面陈旧,有的地方已经破损。 河北...
涧五村宋墓M1破坏后场景 M1墓前排水沟遗迹 M1墓室结构(由南向北) 西侧墓室出土金质童子装饰(墓主人头部附近) 2018年5月至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临海市桃渚镇涧五村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过程严格按照田野操作规整执行,清理宋代墓葬一座,编号M1。通过考古发掘,了...
9月12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司长闫亚琳,在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等领导陪同下,来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考察了正在施工建设中的耤田文物遗址。 随后召开关于北京先农坛清代耤田(一亩三分地)文物展示专题会。会上副馆长张敏介绍了关于耤田文物展示工程概况及展示利用方案。与会领导审议了文物展示工程方案,并对后期的展示利用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图为蒲江铁溪村冶铁遗址炒钢炉细部。钟欣摄 中新网成都9月13日电 (岳依桐)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抢救性发掘,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一组一处文物点被确认为保存较好的宋代冶铁遗址。 图为蒲江铁溪村冶铁遗址出土铁渣。钟欣 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介绍,遗址位于浅丘东坡,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从发掘情况判断...
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抢救性发掘,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一组一处文物点被确认为保存较好的宋代冶铁遗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介绍,遗址位于浅丘东坡,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从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活动面位于宋代地层之上,各遗迹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结合各遗迹形制,初步判断遗址时代为宋代。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
正在施工中的芳茂山服务区工地,近日发现一处宋代墓葬。经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人员从墓葬中清理出20余件(套)精美银器,包括茶碗、盏托、灯座、筷子、勺子等,同时还有五六十件丝织物,此外还有笔墨纸砚等。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整个江南地区宋代墓葬本就发现得不多,保存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还留存了这么多银器、丝织物,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少见,称得...
近日,汝州的一座宋代仿木砖室墓葬即将被整体搬迁至异地保护,这是近年来河南首例大中型宋代墓葬的整体搬迁。 为什么要给墓葬搬家?具体怎么搬?搬到哪里去?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发现 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墓室 内有彩绘和砖雕 即将进行搬迁的这座宋代墓葬,于今年4月份在汝州万达广场项目建设中被发现,随后开始发掘。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该宋墓造型为仿木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