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8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暨“留住乡愁记忆”老物件展开幕式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讲述运河故事,为“运河沿岸名区”建设注入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著名的国家文化名片。拱墅是杭州段运河古迹保存最完整、底蕴最深厚、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建成开放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5大国家级博物馆,保护修缮了小河直街等3大历史街区,打造了“运河文化...
昨天是腊月的第一天。进入腊月,农历新年就倒计时了。 在你还没有头绪如何过新年的时候,运河边最有民俗味道的两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手工活态馆,已经早早热身,替你张罗好了一切,“春喜”、“年韵”、“祈福”……各种主题活动已经正式预热啦,为市民游客们奉上一场年味之旅。 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 等你来参加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主题活动是以月份为界的。 一月份,是“春...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月4日下午到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要坚持整体保护、全面展示、科学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大运河在见证悠久历史、维系情感纽带、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 刘延东强调...
如果把大运河比作一条“文脉”,那么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这8个城市群的历史文化传承,就是镶嵌在其中的闪亮珍珠,共同点缀着中华文明的渊源博大。 据了解,随着上塘河、山塘河等5条运河故道以及山塘古街等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仅大运河苏州段沿线,就有国家登记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6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另有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以水路沟通江淮,下令“开邗沟,筑邗城”,从此开启了大运河2500年的航程。 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公里,贯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像一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成为世界独有的活态文化遗产。 图为12月5日拍摄的江苏淮安里运河,淮安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流经江苏省淮安市、高邮市、扬州...
昨天,第九届科学建议奖获奖项目交流会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举行。本次活动共征集了近千名中小学生提出的871项建议,包括城市治理、环境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文化传播、民生保障等方面。其中《关于建立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文化水上博物馆的建议》等10个项目获得科学建议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的建议相比,今年的建议更加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创意。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来自通州区芙蓉小学的孔昕...
5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大运河文化带(沧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是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我市首次独立开展这一调查工作,对于全面摸清大运河(沧州段)非遗资源总量、现状,开展科学研究,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运河(沧州段)南起吴桥县第六屯村南,流经吴桥、东光、泊头、南皮、沧县、运河区、新华区、青县,止于青县李又屯村北,河道全长215公...
旅游和风景园林专家、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原河长张建庭。王远摄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和世界文化遗产。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在运河城市杭州开幕。对于这部中国的“大地史诗”,旅游和风景园林专家、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原河长张建庭认为,近年来,杭州坚持对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早决策、早规划、早行动,完整地展现了运河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貌。 ...
“大运河包容、开放、融合的特性,需要我们大胸怀、大格局、大合力来传承和保护利用,既要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也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既要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也要世界运河城市的互动共享。”12月2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主席朱民阳在于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上如是表示。 图为朱民阳在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上致辞张茵摄 本次论坛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
图为大卫?爱德华兹梅在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上发表讲话王远摄 如何保护运河不仅仅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整个世界都在寻找更加合理的方案。而世界运河的保护开发又应以何种模式促进古运河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有一句西方谚语叫‘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提醒我们在运河的保护传承要坚守‘精神’,这既包括重视运河的历史功能,也包括继承和挖掘运河的人文精神。”12月2日...
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王远摄 12月2日,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杭州出席“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时表示,要重视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协同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形成“合力”,不能各行其是。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保存着中国古代的...
杭州市运河集团党委副书记章维明王远摄 中国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文化,是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成就的主要载体。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论坛上,在北京、杭州、宁波、绍兴以及苏州等城市的倡议下,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产业联盟成立。 据了解,本次论坛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运河研究专家和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代表梳理大运河文化发展脉络,多...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经典案例奖颁发现场。王远摄 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活动上,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经典案例奖正式颁发,杭州、沧州、聊城、无锡等地的运河项目荣获该奖。 本次论坛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为主题,多名国内外运河研究专家和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代表共同梳理了大运河文化发展脉络,全方位探讨了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开发,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作为...
12月1日上午,杭州市运河综保中心美丽运河杭州志愿者服务队的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体育公园校区,给140余名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运河遗产宣讲课。 宣讲课上志愿者们给小朋友们播放了《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宣传动画片,发放了条例宣传册,结合宣传册介绍了运河遗产小知识,条例的重要意义,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运河的方法等。课堂现场气氛热烈,志愿者们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互动小...
在埃及开罗歌剧院,演员在《遇见大运河》中表演 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11月28日晚,由杭州歌剧舞剧院创作的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目《遇见大运河》在开罗歌剧院上演,向在场数百名埃及观众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进行了新的表达和传播。 该剧是被称作“舞蹈剧场”类型的表演,50多名演员以行为艺术和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自然与大爱相结合,展示了中国大运河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